高世吉++劉旭富
摘 要:介紹溫室盆栽紅掌鮮切花栽培技術,包括栽培前的準備、上盆管理、日常管理、切花采收分級、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為盆栽紅掌切花生產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溫室;盆栽紅掌;切花生產
中圖分類號:S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67
紅掌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肉質根,無明顯莖,葉單生、單花頂生。目前國內紅掌切花生產種植面積已超過30hm2,主要栽植方式包括磚砌槽式苗床種植、花泥W型槽苗床種為主,這2種植方式投資相對小,管理方便,但缺乏靈活性,種植進入后無法移動,一旦發生病害會是大面積發生。本文介紹的盆栽紅掌的切花生產方式具有方便管理,病蟲害發生少,切花行情不好時又可以隨時做為盆栽花卉進行銷售。下面對這一技術進行概述,以供相關生產者參考。
1 種植前準備工作
1.1 基本設施條件
在我國北方地區常用日光溫室進行盆栽紅掌切花生產,需要安裝排風扇等降溫設施,冬季有能夠自動卷放草簾或卷簾被,有能夠加溫的熱風機、暖氣等加溫設備。溫室內頂部再加設一層PVC膜,以保持室內溫度[1]。
1.2 品種類型及選擇
紅掌切花品種豐富,常用的紅色品種有愛福多系列(Evita Line),發達(Valeska),摩登(mohini)等,其它色品種有黃橙(New Royal orange),皇后(Luna),真誠(Elyze),綠光(New Green)等。一般建議選擇進口專業的種公司購買15cm以上的組培苗,性價比較高。
1.3 設施消毒
栽種前1周,清理溫室內及周邊雜草及雜物,用40%辛硫磷乳油10%水溶液噴灑地面、墻面、苗床殺蟲,如廣譜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煙劑密閉熏蒸12~24h,結束后強制通風6~12h。
2 上盆管理
2.1 花盆的選擇
使用直徑為21cm的塑料盆為栽植容器,上盆前花盆用高錳酸鉀3000倍液浸泡20min,可降低病蟲率。
2.2 基質的配置
紅掌為附生性植物根肉質,宜選用疏松通氣,保水保肥有一定固持力不含有毒成分的基質,可用花泥塊,巖棉塊,也可使用椰子殼 、草炭土、蛭石、珠巖等混合使用。無論使用哪種基質,基質的理化性質需要進行調整或控制,pH值在5.5~6.5間,EC值應低于0.5。配置好的基質要進行徹底消毒。可用40%甲醛或常見的殺蟲殺劑混合進行噴灑消毒。
2.3 上盆
每年3、4月和9、10月是最佳的種植時期。每盆種植紅掌苗2~3株,每盆配置1個滴灌滴頭。將花盆擺在高50~70cm,寬60~80cm的架上。上盆后后澆透水并及時噴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并用75%的遮陽網遮光,以利于緩苗及防止疫病和莖腐病的發生。
3 日常管理
3.1 肥水管理
盆栽紅掌切花生產采用專用營養液,一般提前配制營養液母液,成分主要為:100倍母液A:1000L水加入尿酸鈣37.5kg,銷酸鎂5kg和6%的螯合鐵3.75kg。100倍母液B:1000L水加硝酸鉀25kg,磷酸二氫鉀15kg,硫酸鎂20kg,硫酸錳34g,硼砂150g,硫酸鋅115g,硫酸銅24g,和鉬酸鈉24g。盆栽紅掌基質pH5.7左右,EC值1.5mS/cm以下。每15d檢測1次基質中的pH值及EC值,若基質中的EC偏高,可澆大水來沖洗過多的鹽分。
3.2 溫濕度管理
溫度宜控制在18~28℃,溫低溫度不低于15℃,最高溫度不高于30℃;相對濕度控制在70%~80%間,最小相對濕度不低于50%,最大相對濕度不高于90%[3]。
3.3 光照管理
紅掌適喜歡散射光,光照強度在15000~20000Lux左右為宜,光強大于30000Lux會灼傷葉,在夏秋季2季需適量遮陽,避免陽光直射,光照低于5000Lux時,切花品質會受影,這時需要適度增加光照,可用金鹵燈或高壓鈉燈進行。
3.4 整形修剪
盆栽紅掌的整形修剪主要就是老葉的修剪。葉片過密而造成相互遮蓋影響切花產量及質量。一般每株保留3~4片完全成葉,不同品種間有所差異,一般大葉或水平葉較多的品種留葉較少。對葉的修剪要靈活,有時還要考慮植株生長情況和密度,有時還要考慮天氣情況。
4 切花的采收分級
4.1 采收
當肉穗花2/3~3/4變色且看到雄蕊時可以采收,采收時在滿足切花長的基礎上,保留3cm的花莖,以防后期爛莖。采收后紅掌切花應及時放入18~20℃冷庫庫存以去掉田間熱,并用保鮮液浸泡處理。
4.2 分級
合格的切花紅掌應佛焰苞無畸形、完整,顏色鮮亮、光潔,無雜色斑點。根據佛焰苞橫徑寬度的大可分為3級,14cm及以上的為1級,9~13cm的為2級,低于9cm的為3級。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紅掌病害分為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有疫病和枯萎病發病較多。防治方法是用72%的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防治。真菌病害炭疽病、根腐病較多,防治方法是使用72.2%霜霉威鹽酸水劑灌根,也可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防治。
5.2 蟲害防治
紅掌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蛞蝓等危害。蚜蟲可掛黃板或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防治,薊馬可掛藍板或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蛞蝓可用啤酒、馬鈴薯塊誘殺或在栽培地周圍灑食鹽或石灰。
5.3 生理病害防治
佛焰苞粘連,不開展,通常發生在植株快速生長期,可適當增加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間;佛焰苞邊緣開裂并逐漸向內擴展,通過發生在快速生長期,主要原因是空氣濕度太大導致;琉璃化和出現藍斑,通常淺色系出現水漬斑,紅色系植株出現淺藍色斑,主要原因是根壓過高導致,可適當降低基質的濕度;葉和葉柄有棕褐色斑塊,主要原因可能環境溫度低于12℃導致。
參考文獻
[1]巨英慶.盆栽紅掌種植技術[J].中國花卉園藝,2008(12).
[2]殷福.種植紅掌的基質[J].花卉,2010(5).
[3]崔楠楠,楊迎東,王偉東,馮秀麗,吳天宇.日光溫室盆栽紅掌鮮切花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0).
[4]張正偉,王樹忠,曹致富.大型溫室紅掌切花生產技術[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