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光輝
摘 要: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能為人們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森林又是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可以帶來經濟效益。森林康養是林業產業新業態,是利用森林的天然屏障功能為人們帶來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修身養性場所的一個新舉措,發展康養產業,可以實現經濟領域和環保事業雙重發展。本文對六盤水市的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促進六盤水市森林康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森林康養;六盤水市;林業產業;產業創新
中圖分類號:F3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71
1 森林康養概念及發展趨勢
1.1 森林康養概念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景觀、森林空氣環境、森林食品等為主要資源和載體,配套形成相應的養生、醫療、休閑服務設施,為了達到修身養性、調適技能、延緩衰老的目的而開展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等活動。森林康養產生的“前身”是森林醫學,森林醫學是研究森林與人體保健之間的關系的學科,從醫學的角度來研究森林對人體的作用,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對森林醫學進行研究,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屬于一門邊緣學科。據研究發現,在森林中有多種植物,可以釋放出一種叫做“芬多精”的物質,人們在森林中休閑生活,呼吸“芬多精”,可以達到降低皮質醇濃度、心跳速度、血壓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人體的副交感神經活動,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從而促進人體健康發展。同時,在森林中由于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可以讓人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從而保持一種愉悅的狀態,林中的食物也屬于純天然食物,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所以從多種角度來講,森林都是可以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資源,借助森林資源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是未來林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林業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1.2 康養產業發展趨勢
康養產業發展最初是從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的,截至目前,關于森林康養產業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熟,在19世紀40年代,德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森林浴基地,這也是森林康養理念的雛形。美國的森林資源也十分豐富,美國人十分重視身體健康,將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養消費,在很多發達國家,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都十分迅速,韓國每年有大約1/5的人口參與到森林康養活動中來,日本人幾乎人人都會參與森林浴。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四川、湖南是我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例如四川成都,憑借周邊的森林、山區資源,加強農家樂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森林康養產業的民間自發形態。森林康養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在我國還處在萌芽階段,發展潛力巨大,越來越多地區開始開展康養產業規劃設計。以貴州省為例,貴州擁有豐富的森林、山地資源,在近期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公布的第2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名單中,貴州省有7家單位進入森林康養基地范圍中,貴州也十分重視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將康養產業當做未來林業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大力植樹造林,2016年林業部門管理的自然保護區一共有105個,其中森林公園94個,濕地公園54個,而且擁有大批優質的森林康養資源,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持。
2 六盤水市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可行性分析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西部烏蒙山區,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業城市。當地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19.7℃,具有“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的氣候特點,被稱為“中國涼都”,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氣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盤水市全年涼爽舒適級氣候達223d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空調,夏季避暑勝地。同時,六盤水市的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3.9%,瀑布、溶洞、峽谷、森林、公園比比皆是,目前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杜鵑公園、3個國家級濕地公園、4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市級自然保護區、1個縣級森林公園,是人們消夏避暑、休養生息的絕佳場所,為森林森林康養提供發豐富的資源基礎。
“十三五”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發展期,實現林業建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也是六盤水市提升林業建設質量與效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常態背景下,六盤水市的發展面臨機遇,同時也面臨了挑戰:機遇在于當地的森林資源以及其他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基礎,在當地發展康養產業的可行性很高;挑戰在于森林康養產業對配套設施建設要求較高,同時由于人們對森林康養產業的認識程度還不夠高,對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有一定阻礙。
3 六盤水市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對策
森林康養產業是一個新興業態,我國對于森林康養產業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所以導致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不夠迅速。面對六盤水市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打造康養產業品牌。
3.1 加強整體規劃布局
在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本著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理念,對森林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對林業產業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三池三湖六盤水、千巖萬壑憶涼都”,這不僅是上級部門對六盤水市的希望和重托,也是當地各族群眾的共同愿景。當前六盤水市的森林資源豐富、交通條件也越來越便利,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立足六盤水資源優勢、氣候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要轉變意識和觀念,要對群眾進行教育,引導群眾加強對康養產業的認知,轉變傳統的生產理念,真正發揮森林的作用,實現脫貧致富;在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突出抓好循環經濟、農村改革、山地旅游3件大事,不僅加強產業建設為群眾帶來經濟效益,還加強城市建設,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注重環境保護,康養產業建設雖然是對森林資源的深度開發,但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環境進行保護,以綠色、環保為指導思想,加強康養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森林火災防控、有害生物防治和平安林區建設,加強康養林監測管理,確保康養林綜合環境的生態健康。
3.2 加強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
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是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針對六盤水市的實際情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要本著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質環境、氣候條件、天氣情況等,加強森林公園中的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要建設方便群眾行走的道路,結合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鄉村旅游區等實際情況,按主線、支線、環線和連接線四類結構,線形、環形、網狀3類形狀,統籌規劃建設森林康養步道綜合體系;要為群眾更加全面的服務,康養中最注重的是養生、休閑,在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著重加強養生、休閑、醫療及康體服務設施建設,例如可以利用現有的民房,對其進行適當地修繕,改善住宿條件,根據現有的資源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服務。再比如在康養基地,必須要加強對醫療設施的完善,設置醫療點,招聘專業的醫療人才,一旦出現突發情況,能夠及時對其進行處理。
3.3 森林康養產品與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是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六盤水市的森林旅游資源被深度開發,當地的康養產業發展也越來越迅速,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在全國范圍內集聚一定知名度,六盤水市康養產業建設要注重品牌戰略,充分挖掘和融合當地食療、藥療、水療、芳香療等傳統養生文化,積極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浴、森林休閑、森林養生、森林療養、芳香療養、森林溫泉療養等特色森林康養產品及套餐系列。同時,還可以加強森林康養食品、飲品、化妝品和紀念品的研發;加強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森林食品的開發與認證建設。
3.4 大力培養森林康養業技術人才
森林康養是一個復雜的學科,與生態學、醫學、養生學等都有關系,在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培養更多專業化人才,當前我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關于森林康養產業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但是在該行業中依舊缺乏人才,缺乏懂管理、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對此,在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加強六盤水市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加強與國家林業局對外合作項目中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療養國際合作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的合作,對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再教育,同時還要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提高康養產業管理隊伍水平,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的快速發展。
3.5 森林康養市場主體培育
為了將森林康養產業做大做強,六盤水市還積極培育新的市場主體,通過PPP等方式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森林康養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拓展。大力招引理念先進、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大集團投資森林康養產業,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組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聯盟;鼓勵本地的企業積極參與到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當地農戶進行培養教育,發展一批從事森林康養產業服務的專業合作組織、森林康養人家,培育壯大一批帶動能力強的森林康養龍頭企業,產生帶動以及輻射作用。
4 結語
森林康養產業是未來林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趨勢,在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整合當地的優勢資源,對森林、湖泊、濕地等自然景觀進行利用,同時要加強森林康養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抱樸.森林康養是新常態下的新業態、新引擎[J].商業文化月刊,2015(19).
[2]雷繪玻.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思考[J].林業與生態,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