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育苗管理是林業工作的核心環節,對森林造林工程的實施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從播前準備技術、操作技術、容器技術以及施肥技術四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林業工作中的育苗技術;其后,圍繞土壤整理、濕度調整、蟲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苗期管理的可行措施。
關鍵詞:育苗容器;樹苗根系;金龜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城市建設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巨大變革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森林資源日益匱乏、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也日益嚴峻。據此,我國林業工作者開展了植樹造林活動,致力于通過樹木栽植擴大我國的森林面積。所以,我們有必要對育苗管理這一樹木栽植的基礎性階段進行分析研究。
一、林業育苗技術
1.林業育苗的播前準備技術
苗床基質的均衡配置,是促進樹苗快速發根、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在配置過程中,應保證水、養分、有機質等元素之間的相互均勻,并保證各單位面積內苗床基質中的養分含量趨于一致,從而實現大量樹苗的同步發育。在配置好苗床基質后,就需要進行苗種的播撒工作。通常來講,人們多采用點播的方式,按照每穴一顆種子的標準進行播種。如要播撒的種子發芽能力較弱,為了保證穴盡其用,可將播種標準適當放寬,但最多不應超過每穴三十顆種子。
2.林業育苗的操作技術
操作技術時林業育苗技術的核心環節,其對樹苗的健康成長具有直接影響。首先,要確保樹苗基質的肥沃濕潤,如有條件應盡量選擇森林土作為基質,以保證土質疏松、透水透氣性好,利于樹苗根系的延伸和舒展;其次,如發現樹苗的根系過長,要及時進行修剪整理,以保證樹苗各分支根系吸收到均勻充足的養分,同時也有利于樹苗主根的茁壯成長;再次,由于樹苗生長初期對水分的需求極為旺盛,所以相關人員要定期進行灑水工作,以保持樹苗的實時濕潤,滿足樹苗的生長要求;最后,對于樹苗自然生長中出現的窩根、折根等情況,相關人員還需進行一定的人工干預,將樹苗的根系修理為豎直狀態,進而強化其根系的生長質量,提高育苗工作的最終成活率。
3.林業育苗的容器技術
容器育苗是當前林業工作普遍應用的先進育苗技術,可為樹苗提供完備、高水平的養分條件和環境條件,有效降低樹苗的根系損傷,并加快樹苗的生長速度。同時,容器育苗技術更有利于苗床的整齊擺放,為相關人員的工作管理提供了極大便利。育苗容器的制作工藝如下:
(1)林業容器育苗技術使用的容器材質主要有無紡布和泥炭、農林炭化物、珍珠巖混合而成的輕型育苗基質兩種,其中無紡布的應用較廣泛。無紡布的制作主要是靠電子數控系統操作完成的,相關工作人員只要在系統內預設好無紡布的長度,數控機械的鋸片裝置便會自動進行切削,從而實現無紡布大小的嚴格一致;(2)育苗容器的成型制作主要由大料斗和成型筒共同完成。其中,大料斗為容器的基質容量提供了形狀保障,成型筒推進螺桿裝置為容器提供了自動化的送料技術支持。在以上兩步制作環節結束后,相關人員便可將制作好的育苗容器按規格進行分揀裝箱,為育苗工作提供容器基礎。
4.林業育苗的施肥技術
在林業育苗當中,施肥技術主要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要嚴格按照樹苗生長情況規劃施肥的量級和次數,做到“按需定量”;(2)要根據樹苗生長所需的養分情況進行合理施肥,以保證樹苗內部的養分情況長期處于均衡狀態。同時,如需進行統一施肥,應盡可能地選擇經過發酵或炭化處理的草木肥作為基肥,并做到均勻施用;(3)當樹苗處于旺盛生長期時,經常會因養分消耗過大而出現內部養分不均或單一元素缺乏的情況。此時,應合理選用鉀肥、磷肥、鉀肥等針對性、差異化的肥料進行追肥,以保證樹苗的健康生長。
二、苗期的管理措施
與育苗技術相比,苗期管理的工作同樣重要。簡單來講,苗期管理即在樹苗生長期內,通過翻土整理、澆水施肥、合理光照、病蟲害防治等方式,為苗木構建出安全、健康的生長環境,為苗木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1.要對苗木生長的土壤進行整理。相關人員應將適量的基肥混入到苗床土當中,并進行多次翻整,一方面有利于肥料與土壤的相互融合,提升土壤的養分含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土質變得松軟,為樹苗發根提供幫助。
2.在苗種破土前,要使用霧化器噴灑的對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進行調整,以75%左右的濕度為宜。這樣以來,土壤中的硬結土塊問題會得到顯著改善,繼而為苗種萌芽提供出較好的環境支持。
3.當苗木出葉時,應按照每月一次的周期進行松土除草工作,并對苗木的葉片進行修正處理,將兩株苗木之間隔開一定距離,以滿足每個葉片的光照需要,增強苗木的光合作用能力,促進苗木內有機質養分的傳輸運轉。
4.還應合理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害蟲幼蟲,因其抗藥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適當的農藥或殺蟲劑噴灑即可實現有效殺滅;對于金龜子、獨角仙等危害性大、抗藥能力強的成蟲,應采用化學防治與物理防治結合的方法:首先可在苗木表面噴灑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西維因200倍液進行化學防治,可有效殺死大部分成蟲;其次,對于一些較為“狡猾”的成蟲,可應用燈光誘殺的辦法進行防治。即利用蟲類的趨光性特點,使用電燈吸引成蟲到燈光下,并在燈光下方設置出水盆、網罩等,每隔2至3天收集一次,統一實現滅殺。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實施科學合理的育苗技術和苗期管理措施,是推動森林造林工作進展、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必由之路。分析可知,通過采用科學的播種方式和施肥技術,應用先進的容器育苗技術,并合理開展翻土、澆水、病蟲害防治等工作,能有效促進樹苗根系的延伸和舒展,滿足樹苗生長所需的養分,避免昆蟲、雜草對樹苗的負面作用,最終實現苗木栽植工作的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史兆鵬. 林業育苗技術與苗期管理策略[J]. 黑龍江科學,2016,7(10):150+152.
[2]方小榮. 林業育苗技術及苗期的管理措施[J]. 現代園藝,2015,(20):58-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