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可可
罐用莖用萵苣,主要用于出口生產,對品種和質量要求比較嚴格,根據江蘇李龍食品有限公司在漣水無公害蔬菜基地的生產情況,總結如下:
一、環境選擇
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并遠離污染的壤土地塊,并符合NY 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二、品種選擇出口罐用莖用萵苣實行冬春和秋季兩茬種植
根據不同季節,選擇抗病、優質高產、適合市場要求的品種。冬春萵苣選用:冬萵苣、特耐寒二白皮、雁翎等。秋萵苣選用:特耐熱二白皮、雁翎等。
三、育苗
1.育苗前的準備
根據季節和氣候不同,選擇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育苗設施,備好營養基質和育苗苗床,做好對育苗設施的消毒,對于秋季萵苣育苗還應配有防蟲、遮蔭設施。
(1)營養基質和穴盤:選擇質量好的基質,萵苣育苗一般采用128孔穴盤。
(2)安排育苗床:選擇地勢高燥的田塊做苗床,地面整平,鋪設地膜,寬度以1.2米為宜。
2.播種
(1)播種時間,冬春莖用萵苣一般于10月中下旬—12月上旬進行育苗;秋季莖用萵苣一般于7月上旬—8月上旬。
(2)播種量20g—30g/667m2。
(3)播種方法 播種前將基質澆水至濕度60%左右,鋪裝穴盤,穴盤壓孔,將萵苣種子播于穴盤,一孔1-2粒,播后覆基質至平。秋萵苣種子應進行低溫處理,可先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3h—5h,撈起后用清水沖洗,然后用紗布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2d—3d種子開始露白,取出種子于陰涼處晾2h—3h后播種。
3.苗期管理
秋萵苣播種后應搭防雨或遮陽防雨棚以降溫、防雨水沖刷。育苗期間應盡量使畦面溫度保持20℃—25℃,幼苗2片—3片追施10%的腐熟糞肥一次,一般苗齡25d—40d,具4片—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四、定植
1.定植田塊準備
定植前7d—10d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4000kg,三元復合肥60kg,耕翻使肥土混合均勻,做成土粒稀碎、畦面平直、15cm—20cm的高畦,窄畦栽培。
2.定植密度
莖用萵苣株行距為15cm×30cm。
五、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及時澆水、補苗,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應保持土壤濕潤,切忌忽干忽濕。莖用萵苣生長期間的追肥一般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秧苗成活后,結合中耕,每畝施20%腐熟糞肥1500kg,加尿素6—8kg,以促進葉片生長;第二階段是肉質莖開始膨大時,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5—20kg和鉀肥10—15kg,以促進肉質莖的膨大,在這兩次追肥之間,若植株生長不佳還可適當追肥。生產中要堅決杜絕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業廢渣及未經無公害處理的有機肥。
2.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蟲害。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葉斑病。主要蟲害有:蚜蟲、薊馬、地老虎等。
(2)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防治原則。
(3)農業防治。選用優質抗病品種,創造最適宜的生育條件,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深溝高畦栽培,控制土壤和空氣濕度,嚴防積水,適宜的肥水管理,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病株,降低田間病蟲基數,減少或避免侵染性病害的發生。
(4)物理防治。種植田塊運用黃板誘殺蚜蟲 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或黃色木條,其上涂一層機油,每畝使用30—40塊。
(5)藥劑防治。科學施用農藥 嚴格控制農藥用量,交替使用不同的農藥,嚴格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應符合GB 4258、GB/T 8321的要求。
①霜霉病。用百菌清、安克錳鋅、普力克等藥劑防治。
②菌核病。用多菌靈、撲海因、溶菌靈等藥劑防治。
③灰霉病。用速克靈、灰霉凈、萬霉靈等藥劑防治。
④蚜蟲。用抗蚜威、吡蟲啉等藥劑防治。
⑤薊馬。用辛硫磷、吡蟲啉、溴氰菊酯等藥劑防治。
⑥地老虎。用辛硫磷、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六、適時采收
為防止莖部抽長空心,并按照公司產品生產特點和標準大小,適時進行采收,采收后用無污染的塑料袋包裝運輸,規格為50Kg/袋,采收后田園內的萵苣殘體和雜草及時清理,集中無害化處理。
備注:本課題由江蘇省蘇北科技發展計劃支持,項目編號:BN2014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