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三裂葉豚草在我市中法原因及綜合對比了幾種防治方法,總結出最適合我市實際情況的綜合防治對策。
關鍵詞:三裂葉豚草;重發原因;綜合防治對策
三裂葉豚草又名大破布草,隸屬于菊科( Asteraceae) 向日葵族( Heliantheae) 豚草亞族( Ambrosiae),是我國重要的外來入侵物種。三裂葉豚草花粉能誘發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其葉子中含有精油和苦味的物質,奶牛誤食三裂葉豚草后會有異味,使牛奶的品質變壞。三裂葉豚草可與周圍植物爭奪養分和水,擠占其他植物空間,并且缺乏天敵的有效控制,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單一種群優勢,n導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而依賴其生存的物種也將減少甚至消亡,長期下去會破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一、重發原因分析
1.傳播能力強
三裂葉豚草靠種子繁殖。每株可產種子約5000粒。種子成熟后可隨風擴散,也可隨水流傳播。由于種皮外有尖刺,也可隨人或動物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活動,帶到其他地方形成新的種群。
2.種子生物學特性
(1)種子萌芽特性。豚草種子萌發率一般在21%-46%,最高可達到90%。溫度高低交替有利于三裂葉豚草種子萌發。另外,土表下9cm內種子均可以萌發。土壤含水率15%-60%均可萌發,達到100%時不萌發。此外,土壤肥力低的荒地種子發芽率低,人為干擾的土壤環境更適合種子萌發。
(2)種子休眠特性。三裂葉豚草種子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種子成熟后會隨氣候溫度等原因進入休眠狀態,且緯度越高進入休眠狀態的種子比例越大,解除休眠所需要的低溫層積時間越長。能夠正常發芽的豚草種子遇到不利環境條件時會進入二次休眠,此時即使給予適合的萌發條件也不能萌發,但可以在地下經過30-40年仍保持萌發能力,經過低溫層積可打破休眠。
3.生態適應能力強
三裂葉豚草是一種具有強入侵能力的植物,生命活力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可以在各種不利環境條件下繁殖。還具有遺傳多樣性高,生態位廣,能產生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物質,沒有天敵威脅,可形成單一種群擠占其他植物的生態位。
二、綜合防治方法
目前,遼陽地區三裂葉豚草發生較重,在田間地頭、公園、綠化帶、路邊、壩梗、山坡、溝邊等處廣泛分布,已經嚴重危害到當地的生態環境。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通過多種措施相結合,將三裂葉豚草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
1.人工防除
人工防除三裂葉豚草見效較快,是目前防治的主要手段。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采用人工拔除、割除、鏟除等方法防治。一般在花粉散粉之前進行。而對于發生面積大的區域,可以使用機械,在早春對三裂葉豚草進行防除。人工防除的三裂葉豚草植株不能隨意丟棄,必須要深埋(10cm以下)或者焚燒干凈,防止其種子或者殘余分支繼續生長。
2.化學防治
草甘膦、百草枯、氟磺胺草醚、乙氧氟草醚、滅草松、麥草畏和莠去津對豚草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
化學防治主要用于公路及鐵路兩旁、溝邊等遠離農田等地的大范圍使用。在5月中下旬,普遍出苗時期進行防治。化學防治成本低、見效快,但是由于三裂葉豚草適應性強,極易產生抗藥性,其種子還有休眠特性,環境適宜還會在原地萌發。所以,化學藥劑防治效果有限。
3.生物防治
(1)天敵昆蟲。目前,經過多年篩選出來了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ta)和廣聚螢葉甲兩種天敵昆蟲,已經形成規模化繁殖技術和聯合控制豚草的技術體系,規程簡便,控制效果顯著。
(2)病原菌防治。呂國忠等發現蒼耳柄銹菌三裂葉豚草專化型銹菌(Puccina xanthii schwein f. sp. Ambrosiae-trifidaebatra)。曲波等研究發現三裂葉豚草銹菌冬孢子在沈陽可安全越冬,且萌發力較強,隨著4月份三裂葉豚草出苗,6月份可見零星發病,到7-8月雨季來臨,相對濕度較大,三裂葉豚草銹病植株發病率最高可達100%,病株花序或者生長點受到嚴重侵染,甚至整株死亡。三裂葉豚草銹菌顯著抑制了三裂葉豚草植株的生長和繁殖,有效減少種子產生量和花粉量。
(3)種植替代植物。種植生長勢強的多年生的經濟作物,它能抑制豚草的生長,達到排除替代豚草的目的,是一種科學經濟的防治豚草的方法。鐵路、公路兩側可以種植紫穗槐 、沙棘 、紫丁香、胡枝子等小灌木。河邊、溝旁等地可以種植多年生的草本,如小冠花、百脈根、鷹嘴紫云英、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菊芋等。即能抑制豚草的生長和蔓延,還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田間地頭等小范圍內的三裂葉豚草,可以采用人工在早春4月份三裂葉豚草苗期采取拔除、鏟除措施。對于三裂葉豚草生長面積大的區域,如公路、鐵路及河流溝渠兩旁,可以使用大型機械除草,還可以使用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百草枯等。但是,化學農藥雖然見效快,經濟實惠,省時省力,但是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所以盡量少用或者不用。而天敵昆蟲的引進需要完善的評價機制,銹菌的使用主要還集中在實驗室階段,沒有成熟完善的技術體系。所以效果最好的還是使用植物替代法控制。目前,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及沈陽桃仙機場高速公路兩側,用紫穗槐、沙棘、小冠花、草地早熟禾、菊芋取代了原來路兩側密集繁茂的豚草,保護了路基,綠化了公路;本溪、彰武公路兩側還建立了生態修復示范縣。利用經濟植物替代法是最安全經濟的方法之一。所以人工防除與植物替代是適合我市實際情況的有效的防治手段。
參考文獻:
[1]杜淑梅,姚興舉.黑龍江省豚草發生種類、分布及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植保導刊,2007(4):39-40.
[2]陳國記,李一農,郭臘初,等.湖南省豚草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1992(3):39-40.
[3]鄧貞貞,白加德,趙彩云,李俊生. 外來植物豚草入侵機制.[J].草業科學,2015,32(1):54-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