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經驗速寫"/>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本刊記者 范楊文燦
2017年10月13日,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座談會暨湖北武陵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在恩施州咸豐縣召開。會上,宣讀了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和教育基地命名的決定并授牌。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舉措,對于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湖北全面深入開展,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委關于創建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總目標,豐富創建內涵,提升工作效能,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示范典型,發揮著積極的帶動引領作用。

“謀劃長遠發展,突出創建重點,強化示范引領,深入開展創建?!蔽錆h市民宗委副巡視員陳家良說,“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礎,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前沿?!?/p>
創建之初,武漢市以社區為重點開展創建活動,明確了“123456”的社區創建工作目標,即每個社區建立1個民族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社區干部和志愿者2支工作隊伍;開展民族基本理論政策、各民族文化和風俗常識以及中華民族團結和諧理念等3個方面宣傳教育;建立健全目標責任、信息報送、協調服務和動態管理4項工作制度;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政策咨詢、走訪慰問困難、幫扶糾紛調處、權益保障等5方面服務;建立少數民族人員和民族工作情況臺賬、設立群眾咨詢熱線和少數民族服務窗口、編印少數民族群眾服務聯系卡或服務指南、制作永久性民族宣傳專欄、設立社區“民族之家”活動場所、舉辦各民族群眾廣泛參與有民族特色的主題活動等6項工作措施。
社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有新創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新形式,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各類服務有新成效,防處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有新辦法,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有新舉措,并逐步將創建范圍由社區、學校推廣到“三進”“七進”,乃至以“區”為單位整體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其中江岸區“五抓五促”創建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大城市中心城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新路子。
近年來,在深入開展創建過程中,武漢市不斷總結經驗,提升層次,創建活動呈現出了由民族工作部門推廣到政府各部門和市民共同開展;由注重形式和物質到物質精神并重,尤其重視文化認同和用心交流等適應新時代的新變化。
“恩施州以創新機制為突破口,圍繞中心抓創建、抓好創建促中心?!倍魇┲菝褡谖h組書記、主任向莉萍說。
2016年8月,國家民委命名恩施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進入“后創建”時期的恩施州如何借助創建存量繼續發力?
“高位推進,不斷創新載體和方式?!毕蚶蚱冀榻B,恩施州已在2016年底將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作為“一谷兩基地三示范區”重要內容之一,融入到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在創建過程中,一大批如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學、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等在全國有影響的創建 “示范點”,建始縣紅巖寺鎮—高坪鎮一線串珠式的創建 “示范線”,“來鳳—龍山”毗鄰地區區域民族團結進步協作共建共享共贏“示范面”,織牢了點面結合的創建網。
找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恩施路徑,依法管理,真情服務,幫助更多長期在恩施務工經商的少數民族同胞落戶恩施,成為“新恩施人”,享受當地良好的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
恩施州現已擁有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和來鳳縣等4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縣 (市)和3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向莉萍說,“我們爭取再用幾年時間,將全州8個縣(市)全部打造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縣。”
第二,中層干部要有完成任務的恒心。也許會有中層干部埋怨上級交給任務時條件不齊備,或因為條件苛刻想過放棄。但中層干部作為部門管理者,從上任第一天起,就應該從能做事的人轉為做成事的人了。完成任務不能只靠現有條件,大概走走過場,那只能讓上級認為你沒能力、不會干。而是要冷靜分析任務的具體情況和預期達到的效果,充分發揮自己的辦事能力,抓住完成任務的“關鍵點”,好好利用現有的條件,帶領自己的團隊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堅持到底圓滿完成任務。
“我們通過建立鞏固統籌協調、網格管理、協作共建等社會化機制,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積極性。”宜昌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白華介紹說。
“民族地區全范圍、散居地區有重點。”用這個思路,宜昌市在重點服務窗口、學校、社區、企業等創建活動“六進”載體方面,探索出了創建活動的豐富經驗。
其中,散居地區如秭歸縣九畹溪鎮、西陵區常劉路小學“民族文化+傳統體育+團結教育”創建活動;長陽自治縣資丘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民族文化進校園”典型;高校創建中,三峽大學“少數民族學生聯誼共處+各民族學生結對共建”活動;西陵區環城北路社區“網格服務暖人心、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創建等等。
此外,宜昌市還充分發揮民族特色項目在促進民族地區小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深入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項目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探索出的“特色村寨+農家樂+就業崗位+農業產業”模式深化了創建內涵,在服務全局性中心工作方面展現出了強勁活力。
2017年以來,宜昌市共培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10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個,各級各類創建活動示范單位不斷涌現,該市民族團結“朋友圈”的關注度、受眾越來越多。
“立足全市各民族群眾實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毕尻柺忻褡诰贮h組書記、局長劉路表示,該市在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劉路介紹,針對襄陽市多民族散雜居的現狀和民族工作特點,該市將全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納入創建范圍,作為工作重點。
以2012年起每年開展的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經營戶創建”活動為例,該活動幫助在襄務工經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誠信守法經營,安心在襄陽生活創業。
再如,前后跨越7個年頭的“三會一站”(襄陽市伊斯蘭教協會、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涉及少數民族領域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新疆工作站)的建立,大大簡化了工作開展的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關乎少數民族群眾切身利益的大小事得以高效解決。
“這些年我們的竭誠努力和服務,是希望在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劉路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融入團社組織,襄陽市成立有拉面行業聯誼會等行業協會,組建有拉面行業、新疆籍經營戶等志愿服務隊參與社會慈善公益事業,這些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p>
“三會一站”工作機制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為在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勾畫出了一幅在襄發展的前景圖,是觸摸得到的團結發展的榮譽和成果。
“我們把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重點創建的內容不斷擴大,創建的措施不斷創新?!鼻G州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國介紹,“在深化社區創建活動的同時,荊州市還開展了援恩和精準扶貧工作,開啟了各民族融情之旅等等。”
進一步擴大創建活動,相關工作由點到面、系統推進、全面鋪開。2017年8月14日至16日,通過“手拉手喜迎十九大,心連心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的“紅領巾感動假日——鄂博·楚星少年手拉手”夏令營活動,126名來自新疆博爾塔拉州的師生同荊州的師生結對子、交朋友,其樂融融。
為了強化服務理念,協調矛盾糾紛,使創建活動的內容更加具有實效,2017年上半年,荊州市為當地新疆籍務工經商人員舉行了兩次法制講座,為50多名新疆群眾答疑解惑、出謀劃策。此舉,進一步暢通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在荊州安居樂業的渠道。
“2017年荊州市在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創建活動方面探索發力,確保全市創建工作提上新水平?!睆埵绹f。
“黃岡同襄陽、荊州等省內城市一樣,都屬于典型的多民族散雜居地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人員來到黃岡求學、務工、經商?!秉S岡市民宗局民族宗教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麗介紹說。
“在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管理體系方面,我們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切實維護各民族的合法權益,做實服務中心的工作?!?/p>
黃岡市建好流出地與流入地聯系協作、信息共享機制,鄂東片區各市(州)間互幫合作機制,市直各相關部門配合協作機制等“三大機制”。做好解決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和困難幫扶、法律援助、子女入學、宗教活動場所問題等“四大服務”。強化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員進行入境、入住、從業、守法、離境情況登記的“五大管理”。開展民族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對執法部門開展有關少數民族生活習俗、宗教信仰、民族風情教育,對流動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法制、政策、城市管理等“三大教育”。
在優化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黃岡市涌現出了浠水縣國稅局、麻城市公安局鼓樓派出所,黃州區城區東門、桐子崗等5個社區,浠水縣清泉鎮,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北黃岡伊利乳業有限公司和黃梅五祖寺等一批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點。
“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各族人民群眾是主體。必須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充分調動各族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咸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兵如是說。目前,該縣正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縣”。
找準路徑,一項項具體舉措正在咸豐有序推進。依托村(社區)黨支部等活動陣地,打通民族團結宣傳的“最后一公里”。將創建工作重點向村寨延伸,形成“六村”同創(特色產業示范村、潔凈衛生示范村、生態宜居示范村、基層黨建示范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文明和諧示范村)的咸豐模式,制定出臺《咸豐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實施方案》《咸豐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創建標準及評分辦法》,并從宣傳教育、創建活動開展、民族文化挖掘傳承、傳統民居保護、民族關系等方面開展工作。
王兵介紹,這幾年該縣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效,利用 “1+6”(民族團結進步加“六城”同創),目前全縣創建了一批省州縣級示范單位、集體和個人,唐崖土司世遺公園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國網咸豐縣供電公司職工林麗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
發展和創建兩相宜,希望老百姓可觸可感可得到變化和收獲。王兵表示,該縣還將立足民族文化的厚土,抓好文化、環境和教育等這些該縣良好資源?!爱斶@些思路、目標和謀劃都可以實現的時候,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效將會勾勒出我們武陵山區‘咸慶豐年’之地的華麗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