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年創建工作綜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向信任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旨在促進民族關系和諧和順、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戰略任務。近年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措施,始終堅持“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總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以創新機制為突破口,圍繞中心抓創建、抓好創建促中心,上下聯動、多措并舉,不斷創新和豐富創建工作的內涵,走出了一條具有恩施特色的創建之路。2016年8月17日,國家民委命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必須充分發揮黨委和政府的組織推動作用,使創建工作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形成黨政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群眾主體的協同推進工作格局。
恩施州自2013年8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試點以來,舉全州之力抓好示范創建工作。州第七次黨代會將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州作為“一谷兩基地三示范區”重要內容之一,始終將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與黨委和政府各項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實、同考核,確保了示范創建工作始終在高位運行。
領導掛帥,常態研究。5年來,恩施州以創建動員會、現場會、座談會、調研會等多種形式,多次全面部署創建工作,明確具體要求。成立以州委書記為組長、州長任第一副組長、相關州級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建立“四大家”領導定點聯系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基地的工作機制,形成統籌協調、高位推動抓創建的良好格局。恩施州委常委會議、州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聽取民族工作匯報,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和部署。各縣(市)比照恩施州標準,均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各類專題會議等,保障創建工作在縣(市)、鄉鎮層面得到實實在在地深入推進。
細化任務,落實責任。恩施州委、州政府先后出臺《關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推進創建工作的文件,進一步細化、實化目標任務、總體要求和具體措施,明確各創建單位的工作職責,為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提供基本依據和具體指導。各縣(市)在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市)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按照國家、省、州整體部署,出臺相應的創建推進方案、實施意見、考評指標等。各縣(市)將示范創建工作列入對縣(市)直部門、鄉鎮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加大投入,強化保障。近4年來,恩施州獲得中央民族專項資金達2.7億元,年均增幅達22%。恩施州把建強保障機制作為重中之重,各級各部門都不斷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州及各縣(市)財政都單列了創建工作經費,有效保障了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按照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的創建工作“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要求,以創建進機關、企業、鄉鎮、社區、學校、軍(警)營、景區、新型社會組織等為主陣地主渠道,堅持目標導向。目前,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和來鳳縣四縣(市)已創建成功,2017年將咸豐縣申報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縣,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將全州8縣(市)全部打造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活動范縣,逐步實現創建活動全覆蓋。
5年來,恩施州著力打造了一批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和示范教育基地。其中,受到命名的國家級示范單位10個、省級示范單位72個、州級 110個、縣(市)級 293個。建州以來,全州已召開6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先進集體169個、先進個人316名。歷屆國務院、省政府表彰了一大批恩施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典型,州人民政府等81個集體、96名個人被國務院、省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集體和模范、先進個人稱號。
此外,還培育了一大批如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學、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等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創建“示范點”,探索了如建始縣紅巖寺鎮—高坪鎮一線串珠式的創建“示范線”,建成了如“來鳳—龍山”毗鄰地區區域民族團結進步協作共建共享共贏的“示范面”。來鳳縣和湖南省龍山縣連續6次共同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譜寫了“龍鳳呈祥”的民族團結進步佳話,成為新時期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的一面旗幟。
突出宣傳教育和氛圍營造,以政策宣傳教育人,以創建活動凝聚人,以模范典型帶動人,以輿論氛圍感染人。
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和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培訓班的學習內容,在各類干部培訓班開設民族宗教政策知識及法律法規課,民族宗教工作部門負責同志親自赴黨校開展專題講座,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強化民族團結教育。同時,充分發揮民宗委委員制作用,制定《委員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施方案》,印發《恩施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讀本》《恩施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手冊》,廣泛開展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法律法規學習,提高廣大機關干部主動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意識。
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以全州107所民族中小學為重點,開展各具特色的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增強了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在中小學普遍開設 “民族知識”“民族常識”等民族團結教育相關課程。
大力開展好每年8月和9月的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活動,恩施州及其各縣(市)通過開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月活動,弘揚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的主旋律,達到以月促年的效果。
先后出臺《恩施州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關于加強民族文化大州建設的意見》,編纂出版《恩施州民族研究叢書》《民族文化叢書》。積極推進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相繼打造《武陵絕響》《畢茲卡》等大型民族歌舞劇,通過打造民族歌舞劇、特色建筑、特色飲食、特色服飾等,全方位、多層面展示了民族風情。通過大力傳承民族文化,對各族群眾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了對民族團結的認識,增強了主動參與創建工作的行動自覺。
重視經驗宣教,講好恩施故事。恩施州注重總結和推廣基層創建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好經驗和好做法。2017年6月25日至26日,在內蒙古興安盟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上,國網恩施供電公司、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學的創建經驗做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了恩施經驗。在此基礎上,國網恩施供電公司還成立了林麗工作室,通過微電影、宣傳冊等形式立體全面地展示民族團結先進模范典型。宣恩縣公安局民警陳剛幫助新疆維吾爾族女孩找到失散16年家人的感人事跡,傳遍鄂疆兩地,感動天山南北。國家民委門戶網站、《中國民族》雜志、《中國民族報》和《民族大家庭》等媒體多次對恩施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經驗和在其過程中涌現的先進事跡進行報道。
注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將中央民族工作會議關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相關安排部署切實落實到位。恩施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面臨的第一要務是加快發展的問題,核心是如何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的問題。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恩施州注重將創建工作融入州委 “一谷兩基地三示范區”戰略部署,融入到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相協調、相促進,堅持問題導向,做到標本兼治。
依法管理,真情服務,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恩施州、市民宗、公安、教育等工作部門創造條件,幫助長期在恩施務工經商的維吾爾族群眾吾斯曼實現了落戶恩施的愿望。如今,他已是“新恩施人”,和當地居民共享著當地均等化公共服務。
用好用足用活各項民族優惠政策。2017年是“616”工程實施10周年。10年來,湖北省直部門傾情幫扶,2007年至2016年共為恩施州實施項目2251個,落實資金189.85億元,拉動近1000億元的巨大投資,支持力度之大、項目之多、資金之巨,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使全州經濟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
將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黨政主責、群眾主體,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工作格局。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政策向扶貧傾斜、資金向扶貧投入,整合財政資金120余億元,加快實施“五個一批”。3年來,累計減貧59萬人,10個鄉鎮、274個貧困村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4.3%。
恩施州將建立健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長效機制工作申報為湖北省對恩施州目標責任考核的兩項特色工作之一,同時還將其作為全州全面深化改革專項工作之一。將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就是要通過建立健全督查考評機制,實行獎優罰劣,激發各級各部門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比學趕超”氛圍。
恩施州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緊圍繞“六城”同創活動,同步加強督辦檢查,嚴格執紀問責,狠抓工作落實。全州各級把創建工作列入黨委和政府考核目標,建立健全創建考評體系,做到創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同考核。
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組織開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調研活動,確保示范州創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基層、落到實處。恩施州及其縣(市)黨委、政府督察部門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開展督促檢查,著力解決創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薄弱環節,推動創建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