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沖
一部云譎波詭的《紅樓夢》,魯迅斷言:“經(jīng)學家看到易,道學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纏綿,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他卻是漏掉了一項,貪杯的人看到各種瓊漿玉露。
有人拿《紅樓夢》120回版本粗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從第一回甄士隱中秋邀賈雨村書房飲酒起,書中出現(xiàn)“酒”字多達580多次,直接描寫喝酒的場景少說也有五六十處,提及酒的品種也繁多,其中被提及最多的酒當數(shù)黃酒,其他還有合歡酒、屠蘇酒、葡萄酒、果子酒等。在這個封建的大家庭中,不僅逢年過節(jié)有飲宴,小姐公子興起賞花吟詩或過生日時也自然少不了一杯“玉瓊”助興。
以酒養(yǎng)生,因人因時而異
《紅樓夢》中上了年紀的劉姥姥,因為多喝了幾杯與她脾氣“不相宜”的烈性黃酒,以致“眼花頭眩,辨不出路徑”找不著“北”;而體質(zhì)偏弱的林黛玉吃了性味寒涼的螃蟹后,覺得心口微痛,寶玉便讓人燙了壺合歡花浸的燒酒給她喝。趙英俠副教授告訴我們,喝酒該因人因時而異。秋天吃螃蟹喝的黃酒,除夕夜飲的屠蘇酒都較辛辣,有助溫腎、壯陽氣,如果再找個暖壺燙酒,喝起來不但更順口,還能散寒祛邪,有益健康,加快代謝。現(xiàn)在即使是冬季,燙酒喝的人也少了,喜歡喝洋酒的人甚至在杯中加冰,怕冷胃寒的人不宜加冰飲酒。另外,啤酒和紅酒在冬季也要少喝,這兩類酒最好是夏天喝,解暑兼消渴。
談及藥酒,趙英俠副教授認為,古人的屠蘇酒配方并不是很理想,其中,烏頭雖能祛風去濕,但有毒不宜用;而大黃、防風、白術(shù)等多種藥味又苦又臭,最好舍棄,改用枸杞子、肉桂等口感較好的藥材。他建議,喜歡喝藥酒的人最好還是找醫(yī)生辨證后再配藥泡酒更有針對性。
釅茶酸湯解酒,不科學
酒是一把“雙刃劍”,即少喝是補,能補腎強身兼通血脈,但多喝易致濕熱而傷身,是為“毒”。書中解酒的招兒也不少,薛姨媽給寶玉喝的是酸筍雞皮湯,而湘云醉眠芍藥叢則以濃茶解酒,探春還給她銜了醒酒石,喝了些酸湯。不過從解酒的角度來看,釅茶、酸湯不一定科學,還不如喝杯果汁、糖水甚至是一碗稀粥來得有效。孫建琴教授對此解釋說: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點淡茶,最好不要喝濃茶。酸湯解酒雖能促進酒精的分解,但對胃黏膜的刺激較大,容易使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損傷加重,甚至誘發(fā)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癥。
孫建琴教授建議,要防止喝醉酒,可在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者吃點東西,千萬不要空腹喝酒,不僅醉得快,而且會刺激胃黏膜。吃東西后喝酒,雖然有一部分會被血液直接吸收,但是體內(nèi)會有相應的食物用來分解酒精,而胃里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會減緩血液吸收酒精的速度。有些高齡老人每天喝酒,但身體還很健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無論喝多少酒,一定要吃一碗飯。因為米飯是解酒的良藥,米飯能幫助人體補充大量的葡萄糖,不僅能解酒,還能護胃。而要促進酒精的排泄,最簡單的方法是喝白開水,可放點糖,有條件的也可喝蜂蜜水、果汁,或者喝點稀粥。
趙英俠副教授也有自己的飲酒妙招,一般來說,肝臟每小時可解30~50克的酒精,也就是二兩左右,不超過這個量,酒前酒后再嚼3~5克花旗參,基本沒問題。當然,酒精過敏者除外。酒醉后用開水沖泡花旗參茶,也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人也會快速變得精神。
時至年關(guān),喝酒還需慢慢飲,細細品。小酌能養(yǎng)生怡情,豪飲多傷肝傷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