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兵+王薇
電子支付是在傳統支付方式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了滿足社會需要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適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它通過網絡或者先進的移動終端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我國目前處于電子支付發展的初步階段,在電子支付過程中存在著各種風險,會對交易雙方的個人利益造成一定的損害,甚至對電子商務的穩定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電子支付這一新型支付方式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探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具體風險擬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提高電子支付過程的安全性。
一、電子支付概述
1.電子支付概念。電子支付,是指單位或者個人直接或授權他人通過電子終端發出支付指令實現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在一個開放型的大環境中,利用網絡、終端設備等實現資料、貨幣的交流和傳輸,這種支付方式會很高效、經濟,人們選擇這種支付方式大大增加了支付過程的快捷和方便,它在部分程度上更新了過去的傳統支付方式。
2.電子支付特征。①電子支付是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而出現的新型支付方式,它采用先進的技術進行信息的交流、溝通、運輸,以及貨幣的流通、轉讓。不論是網絡支付,還是移動支付等方式,都是通過虛擬化、數字化的方式進行的。②電子支付方式應用于一個開放的系統平臺,也就是互聯網。互聯網作為一個開放、虛擬、資源共享的平臺,其信息的傳播速度比傳統的實體之間傳播得更快,因此更加有助于電子商務交易的進行,它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降低了交易的成本。③電子支付對所需要的軟硬件設備要求高。電子支付需要的是一些較為先進的通信設備,例如互聯網、移動終端等等,可能還需要一些相關的配套設施。而對于傳統支付方式來講,它們更多傾向于傳統的媒介,對軟件和硬件的要求也不會太高。④電子支付具有快捷、便利等優勢。電子支付過程中,用戶的體驗會更加舒適,人們通常不需要出行很遠的地方,或者進行各項繁雜的操作,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支付過程,即在這個支付的過程中,用戶需要花費的時間少。
3.電子支付的主要類型。①網上支付。網上支付是基于互聯網的一種支付方式。在交易的過程中,雙方需要選擇共同的網絡支付結算方式,例如網銀或者第三方支付平臺,并獲得相應授權。相關用戶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和貨物的瀏覽并進行選擇、下單,商家對客戶的訂單進行確認核實,并收付款項。②電話支付。電話支付是一種線下的支付方式。它是指消費者利用電話或類似電話的終端設備,通過銀行系統從個人賬戶直接完成付款的方式。例如日常生活中利用手機進行電話充值服務、游戲充值等等。這種支付方式操作成本低、操作過程簡單方便。③移動支付。移動支付是指利用電子設備,例如智能手機、移動電腦等設備,通過網上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支付申請或生成支付指令,并在通過相關驗證的情況下,實現資金在相關交易用戶之間的轉移。移動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產物,其內容和種類也處于不斷變化和更新中。
二、電子支付過程存在的風險
1.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法律法規是一種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行為規范,具有約束效力。電子商務雖然起步較晚,不過國家已經出臺了部分相關文件,用以約束其交易過程。目前國內已經有《電子簽名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方法》和《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等相關法律文件的出臺。這些文件規定了電子支付的基本規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責任等等,對于規范電子支付行為是有益的。但是這對于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來說,遠遠不夠。如果相應的法律規范不能應運而生,不僅會導致電子商務朝著非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會使得電子支付方式變得畸形。
2.網絡環境的不安全性。網絡畢竟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區域,大多數用戶通過網絡進行并實現交易,在這個網絡交易的過程中,需要用到電子支付這一方式時,用戶的賬號密碼以及交易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各項軟件和硬件技術的不足,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給予黑客、病毒等非法行為以可乘之機。所以,需要保證用戶相關信息在交易過程中的(下轉第42頁)(上接第39頁)安全性。網上交易額的日益增多,網絡技術方面本身存在的不足,都不可避免的影響電子支付過程的安全性。這就給予了不法商家和個人可乘之機。因此有必要保證個人信息不被非法分子竊取和利用。
3.電子支付的信用風險。對于用戶而言,選擇適用某種支付方式,一定是建立在高效、安全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某種支付方式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那么用戶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一種更加安全的替代支付方式。對于商家而言,在網絡交易中,交易雙方是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下進行的,他們對彼此的信任度相應不足,可能會面臨無法按期收到相應款項,或者用戶利用虛假身份進行交易等風險。此外,電子設備故障,系統缺陷等突發性安全事故也會影響交易雙方對電子支付的信任度。由此可見,電子支付的安全性不僅受到商家,同時也備受用戶的關注。
4.電子支付的操作風險。在進行電子支付的過程中,用戶的個人意識和行為也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電子支付風險的增加。用戶安全意識不強,以及對于電子支付的操作不熟悉也會影響電子支付的安全。例如,在進行電子支付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設置較為安全的數據加密,或者在操作過程中無意點擊非法鏈接或進入安全系數較低的網站,都會造成個人利益被侵害的風險。因此,在進行電子支付的過程中,有必要提高個人的防范意識,謹慎個人支付操作,以保證我們在使用電子支付的過程中,不受外來非法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損失。
三、電子支付風險的防范對策
1.完善與電子支付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相對于不斷變化發展的電子商務環境而言,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仍然是不足的,需要不斷去完善。我國出臺的相關法律制度有限,雖然對于銀行機構或者第三方平臺的權利義務做了相應的規范確認,但是,仍然需要在此程度上進一步的完善。需要建立健全適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體系,出臺相應的政策和制度,維護雙方的利益,約束雙方的行為,保障交易雙方的信息以及資金安全和支付過程的效率。
2.電子支付安全技術的革新。信息化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其開放性和共享性不可避免的帶給個人信息安全的威脅。因此,我們需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有必要更新我們的電腦保護技術,防火墻、監控系統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我們網絡終端的安全性。加密技術主要運用于對相關的信息和數據進行保護,它不僅保障信息的完整不丟失,還保證這些機密的信息不會受到外來因素的侵害。這些安全技術應該隨著電子支付環境和支付方式的革新而不斷進步和變革,以適應抵制電子支付過程風險的需要,從而保障電子支付過程的安全。
3.提高用戶信任程度。認為某種支付方式安全可靠,才能夠吸引用戶使用該項支付方式。電子支付依賴于互聯網這一大背景,保證支付環境的安全性是用戶選擇使用電子支付的前提,需要做好支付環境的監督管理工作。此外,提高軟硬件設施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抵制外來非法因素入侵,例如黑客,病毒等等,也可以有效防范因設備故障或者系統缺陷帶來的不穩定因素,避免用戶在支付過程中突發安全性事故。最后,認真審核市場準入,降低市場的風險,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戶在進行電子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感。
4.謹慎個人操作。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很多場合都需要我們提供相關的信息才可以進行使用或者操作。于是,想要獲取個人信息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想要利用信息進行其他不法操作也會變得容易。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在一些公共場合,盡量避免個人信息的公開,以免被他人進行非法的利用。規范個人支付行為,不輕易點開非法行為惡意發送的鏈接,以防止上當受騙。采取更加保密的措施對個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保護,減少非法行為的可竊取機會。
四、結語
電子支付作為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環境而日益呈現出新的姿態,它利用其高效、便利等優勢為大眾所接受并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處于不斷變化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電子支付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相應地,也需要面對一些風險。如何有效的防范電子支付方式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所面對的風險,對電子支付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相信在未來的網絡大環境中,電子支付會以其特有的優勢,健康、合理的發展,不斷為人們更新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從而促進電子商務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