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重,低碳環保型經濟發展戰略也已經步入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就是低碳環保型經濟建設的重要工程,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主要對苗木移栽技術在造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討,旨在更好的推動低碳環保型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苗木移栽;綠化造林;技術應用
1、我國造林綠化工程現狀
在各大部門的配合與人們的努力下,我國的造林綠化發展現狀目前呈現良好趨勢,全國造林綠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不僅國家重點要求建設的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得以快速有效的貫徹落實,一些民營林業與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成長也有目共睹,其中,非公有制經濟造林幾乎占到森林面積的40%,造林綠化發展總體趨勢呈現增長勢頭。在一些傳統林區,舊木材被大量采伐,而新木材的生長還處于起步階段,必然會存在林業資源的枯竭問題,同時,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木材的要求也漸趨提高,對高質量木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傳統的林區,集中生長著一些中等質量木材,直接導致供需不匹配,供需矛盾增加。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著我國林業的發展,同時也對我市華家嶺林業的造林綠化工程造成了不良影響。
2、苗木移栽技術在造林綠化中的應用
苗木移栽技術在造林綠化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術,其技術的應用效果直接影響著造林綠化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所以對其應用進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主要對苗木的選中、移栽、運輸、假植、修剪以及移栽后的相關工作進行系統的研究:
2.1選種起苗和移栽
在選擇苗木是苗木移栽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而又關鍵的一步,如果苗木選擇的不好將直接影響移栽的最終效果和后期的生長。選擇樹苗草苗時范圍相應大些,要生長的健壯,沒有病蟲毒害,這樣抵抗鹽堿的危害力會相應的強些起苗時盡可能的避免損傷根系統盡量保留完好的根,如果要是帶土球移植,使土球盡量大些,在地面上的部分經常修剪掉一些用途不大或者已經干枯的枝椏,這樣能使土地上下的水代謝相對平衡,對換土量較大的地方,在換土前先陰水,這可以讓土壤中的水含量增加并保持,而且還能防止由于換土導致土壤沉降造成的播種深淺不一,栽種后水澆不透,使植物根部土壤密厚而失水風干。
2.2苗木的運輸工作和假植技術
苗木的運輸和假植是苗木移栽技術的重要內容,對于苗木的運輸和假植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苗木運輸量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設計規劃確定。苗木運送到種植現場后需要進行及時的種植。②土球苗木在裝車時需注意,按照車輛的行駛方向,將土球放在前面,樹冠向后進行整齊的放置。③花灌木運輸時,可進行直立裝車。在操作時要注意擺放整齊,帶土球的灌木要將土球包扎好。④苗木在裝卸車時,要保護好苗木不受損傷,以及土球的完整,注意吊起時要輕。在吊起時,將苗木身上繞上一些保護材料。⑤在裝運竹類時,要注意保護好著生點(竹竿與竹編之間位置)⑥棵樹苗木是必須在運達當天進行種植的,因為其從其苗木開始暴露時間最好少于8h,所以如有特殊情況應進行假植操作。
2.3苗木種植前的修剪工作
2.3.1喬木類苗木的修剪工作
對于喬木類的修剪有著以下的規定:如喬木具有明顯的主干且具有高大落葉,那么在保持其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適當進行疏枝,對其保留下的主側枝在其健壯芽上短截,適當修剪枝條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如喬木無明顯主干且枝條茂密,徑在10cm以上,可對其進行疏枝,保持其原樹形。如直徑在5-10cm的苗木,可任選主干上的幾個側枝,在保留其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進行短截。圓頭型樹冠且枝條茂密的常綠喬木可進行適當的修剪,對于枝葉集生于樹干頂部的苗木也可不用修剪。行道樹一般使用的是具有輪生側枝的常綠喬木,可減除其基部的2-3層輪生側枝。且行道樹一般高度要大于3m,其第一分枝點一下的枝條最好全部剪除,其分枝點以上的枝條適當進行疏剪,保留其樹冠原形。常綠針葉樹,可不進行修剪,可對其病蟲枝和下垂枝進行剪除。珍貴樹種的樹冠可以進行少量的疏剪。
2.3.2苗木類的修剪工作
對于苗木類的修剪有著以下的規定:剪口處不得劈裂,應平滑。在對枝條進行短截時,需要留其外芽,且剪口處應在外芽位置1cm的上方。在修剪直徑2cm以上的大枝以及粗根時,截口需要進行削平,同時涂防腐劑或油漆將截口保護起來。
2.3.3灌木類的修剪工作
對于灌木類的修剪有著以下的規定:對于帶土球以及在濕潤地區帶宿土苗木及以上年花芽分化的開花灌木不提倡進行修剪,適當的進行疏枝以及去除病蟲枝即可。對于嫁接木來說,應剪除其接口以下萌生枝條。對于分枝明顯的小灌木,在不改變其樹勢前提下可進行強剪,促使其新枝的成長。對于綠籬的喬灌木,最好在其種植后按照設計進行整體的修剪。苗圃培育成型的綠籬,在種植之后最好加以整修。除此之外,在種植前,應修剪苗木的根系,剪除其病蟲根,過長根等。對樹冠進行修剪,保持其地上地下的平衡。
2.4苗木的栽后工作
栽后要注意第一和第二遍澆水必須水量要足,要保證澆水連續且及時,在第二遍澆水后應當適時松土,這樣能夠抑制蒸發返鹽,防止裂縫風干,保持樹木的水分充足。
2.5綁扎支撐技術
為了輔助新栽培植物的生長,要對其進行適當的綁扎和支撐,例如對直徑在3厘米以上的喬木,可以在樹干上纏繞草繩,為了保持濕度,可以在草繩上定時的灑水。這樣就可以維持樹木內部水分的平衡,在含鹽量較高的沿海地區因為它風力比較大,栽種植物之后,一般要用三腳架來支撐等到樹木,恢復好就可以撤除了。
結束語:
綠化造林工程是適應低碳環保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公益性建設工程,其對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苗木移栽技術是造林綠化工程中應用極為廣泛的施工技術,在綠化造林工程中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通過對苗木移栽技術的應用研究可以更好的推動綠化造林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霍世亮.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的應用分析[J].農林畜牧,2016(4):154-155.
[2]孔東亮.苗木移栽技術在造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JJ].科技向導,2017(9):195-196.
作者簡介:邱玉業(1972年6月-),男,漢族,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人,專科,助理工程師,從事造林綠化方面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