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芳
摘 要:在長期的教學中,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一直是我們的追求。根據課文的特點,選用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有力保證。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緊扣中心,抓住重點”的方法,收到長文短教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抓住中心句中的“工作勞苦,生活簡樸”兩個內容,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中心;重點;課堂教學
閱讀教學是老師們長期以來不斷探索,絞盡腦計、堅持不懈地尋求有效教學方法去解決的教學難題。我從事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已經二十多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深知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而且方法是靈活多變的,至于選用怎么樣的教學措施,教師要做到因文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特點的文章選取相應的最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你的引導下更容易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總的來說,無論用什么方法,都是為了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內容和整篇內容之間的教學。而如何處理好這種部分與整體之間的教學呢?我以為:緊扣文章中心,抓住文章重點組織的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文質兼美、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課文講了作者何其芳親自陪同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親眼目睹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況,謳歌了敬愛的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抒發了作者對周總理無限崇敬和愛戴的思想感情。文章寫得非常樸實自然,簡明扼要,讓人讀起來好懂易理解,而讀后卻感意味深長。教是為了今后的不教,為了讓學生今后能更好地獨立閱讀課文,摸索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的有效方法,更有效地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各個有關問題,教學時,教師還要緊扣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在敘述內容的過程中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
根據上述分析,我教學本課時著重引導學生從審題入手,緊扣中心,抓住重點,理清思路。特別是要抓住重點詞句,充分讓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品讀,以深刻領會課文的含義,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促悟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審題入手,緊扣中心
新課開始,我出示課題,學生自讀課文,排除字詞的阻礙。接著學生又一次讀課文并且思考:(1)課文寫的是誰?寫了一件什么事?(2)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整夜的工作給作者何其芳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呢?找出文章揭示中心的語句,用筆劃起來,并想想這個句子的意思。
由于本文的中心已通過文中作者的感想揭示出來,所以學生通過讀書,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同學們自由反復誦讀句子,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勞苦”“簡樸”的深刻含義,以使學生初步懂得文章的中心是歌頌了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中心,并初步理解了中心,接下來領會課文的含義就容易多了,為下文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抓住重點,半“扶”半“放”
在學生已抓住課文中心后,我便指導學生認真地細細品讀全文。在找出具體事例時,我主要抓住兩個重點進行指導:一是周總理工作勞苦;二是周總理生活簡樸。
我先指導學生解決第一個重點。在學生通過讀書,初步找出描寫周總理整夜工作情況的重點段(第2—6自然段)的基礎上,讓其自由輕聲誦讀這部分,一邊讀課文一邊討論: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夜的工作,任務如此繁重,課文是從哪些詳細事例能夠看出來?這些事例說明了什么?學生把找到的答案填在相關的表格上。
在填表、互相議論,師生共同訂正的基礎上,我抓住各段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深化理解,進一步領會文章中心。課件顯示:“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公雞叫明”這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懂得:周總理是通宵達旦地工作的。而總理是如何一句一句、一絲不茍地審閱文件的呢?我首先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用波紋線劃出相關的句子,再通過找出“畫”“思索”“想”“問”這些動詞來說明。然后讓學生又一次飽含情感地誦讀:“夜很靜,經過……交給了我。”“喝了……叫明了。”這兩個句子,讓學生加深對句子含義的了解,懂得總理是足足工作了整整一個通宵。工作時間之長,可見總理非常勞累。明白這部分內容作者是從工作量大、工作認真、工作時間長這三方面的具體事例來表現周總理工作勞苦的好品質。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的第一個重點后,啟發學生小結出學習第一個重點的方法:(1)從課文中找出體現周總理工作勞苦的事例;(2)通過聯系上下文,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歸納出課文是從三方面表現了總理的品質;(3)懷著常有的敬愛之情去朗讀有關語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運用上述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學第二個重點:“周總理生活簡樸,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學生很快便能找到了刻畫周總理辦公室擺設極其簡單的句子。抓住“一個”“兩把”“一盞”,闡明這設施簡得不能再簡了。周總理的辦公室只具備辦公用的用具,如此簡單,太想不到了,所以作者用上“極其”來強調。除此外,學生還找到了描寫周總理的夜餐也非常簡單的句子。抓住“兩杯”“一小碟”,說明總理通宵達旦地工作,工作這么勞苦,而夜宵卻如此簡單,生活如此簡樸。從可以數得清顆數的花生米和好像沒有因為當晚多了一個人而增加分量這些詞句來說明實際上已經是增加了分量的,但增加的數量很少,使本來就少的花生米顯得更少了,不是今夜才少,是一貫都只吃這么一點點,有力地說明了總理生活簡樸。
由于讓學生先抓住中心,再學具體事例,這樣來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兩個重點來進行學習,領會課文的含義就容易多了。學生們從課文的兩個重點中感受到了自己總理的偉大,于是敬愛之情油然而生。
三、導讀感悟,深化理解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讀是根本,讀是關鍵,讀是理解課文、感悟文意、領會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引導學生深入徹底地領會了我們新中國的周總理工作不辭勞苦、生活如此簡樸的偉大精神后,我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作者的感想部分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寫了作者因為親自目睹了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況,所以非常激動,產生了不少的感想。作者的兩段感想,是同樣意思的話,那么,為什么要說兩遍?我讓學生從讀中感知作者這樣寫是更能表達出對總理的崇敬,更能突出總理的偉大。說兩遍還由于作者自己親眼見到總理一夜工作的辛苦而被打動。第一遍是作者對自己說的,第二遍是想對全世界說的,作者是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的總理,品質是如此高尚,中國的總理是如此偉大。在學生理解了這兩段話的區別后,我又通過抓重點詞的理解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之間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文章的內容,進一步領會文章的深刻含義。我抓住“多么”“新中國”“一夜”這些詞指導學生朗讀作者對自己說的一段話,啟發學生懂得句子使用兩個“多么”,是充分地反映出作者對總理蘊涵著很深的感情,這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新中國”三個字突出了作者的自豪感。“一夜”強調了周總理工作的辛勞。學生們在領會了課文含義的基礎上再朗誦,當然是讀得飽含深情了。在指導學生朗讀作者想對全世界說的一段話時,我又抓住“每個夜晚”“看啊”“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這些詞語啟發學生理解。因為是作者親自陪同總理審閱稿件,親眼目睹總理一夜辛勤工作的詳細情景, 所以很自然聯想到并深信總理每晚都是這樣工作的,因而強調了“每個夜晚”“看啊”,可見作者心情是多么的激動,迫不及待地想讓全天下都知道我們新中國有這樣的好總理,以至于他情不自禁地、無限自豪地問:“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由于理解得深刻,所以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朗讀時便能讀出敬仰、自豪的感情來。在學生無限深情地朗讀完后,為了把學生的感情進一步推向高潮,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他們更加熱愛我們的周總理,學習總理的精神和作風,最后我充分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
總之,運用緊扣中心,抓住重點的方法對《一夜的工作》進行教學,其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都非常明確,既降低了學生學習課文,習得學習方法的難度,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課文。這樣的教學,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更加充滿了生氣,充滿了活力,收到了長文短教的效果,更有利于發揚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養了學生的發展性思維,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