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珺+夏清峰
【摘要】:近年來,我國林木業生產的技術高速發展,衍生出了許多先進的種植技術,在果樹栽培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不過技術不可蠻用,應綜合果樹的生長狀況和周圍環境來合理使用。如此,才能使果園增產,促進果農經濟發展。鑒于此,本文對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果樹栽培;種植技術;管理措施
1、果樹栽培的相關措施在果品安全方面的影響
1.1、土肥管理措施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在果品方面,化肥對于果樹的影響舉足輕重,因此在施肥時,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不可隨意施加化肥。如果運用不當,很容易造成果品污染,同時污染水體。近年來,在對果品檢測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果品中含有不少的金屬元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施入大量的氮肥,使土壤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果實毒副作用增加。因而要嚴加控制化肥的使用,減少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1.2、果樹園址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進行果樹栽培和管理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果樹園的選址問題,在果園選址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針對果樹種植,而且還應該遵循一些客觀的原則。由于果樹的生長環境和生產條件都比較特殊,因此,在果園選址的過程中要防止一些污染源的靠近,并且防止在果園的附近開設工廠等。不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確保果樹在清潔的環境下生長,如果果樹的生長受到的污染源的影響,就會導致果實中產生毒素,如果人們食用了這類果實,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在進行果園地址選址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勘察,分析在果園的附近是否有發電廠、造紙廠等,這些都會對土壤和水資源產生污染。
2、果樹栽培的種植技術要點
2.1、矮化密植技術
該技術主要是利用矮化砧以及其他的矮生品種,實現在體積上緊湊化與矮小化,進而提高果樹的種植密度,達到低成本、高產量的目的。矮化技術的種植特點是產量高、結果早。由于果樹的種植密度增大,在單位空間內果實的產量實現了最大化,并且這一技術還能提高果樹對光能的利用率。
2.2、控長環節
2.2.1控制果樹根部生長
(1)在種植時注意果樹的深淺,避免果樹種植過深,影響根部生長,實現果樹淺種,加大對果樹吸收根的保護。(2)要求做到起壟,在果樹生長期間,適當提高果樹根部,抑制根部的垂直發育,保證果樹吸收根的發展。這有利于果樹形成枝干緊湊、樹冠矮小、易開花結果,非常有利于果樹后期的管理與控制。(3)進行容器控制,把果樹根部放在容器中進行培育,充分抑制果樹根部的水平和垂直發展,保證吸收根的培育。此舉適合在大棚進行果樹的規模種植和專業化、規范化種植。同時,在進行容器培育時注意,要考慮容器的材質和通氣性,材質選用陶瓷或紙箱,注意容器的通透性,如果密閉性過強,容易導致果樹根部發霉腐爛,不利于果樹正常生長。
2.2.2控制果樹枝干生長
(1)直接修剪較長枝干,對于那些不利于果樹花芽增加的枝干,可適當修剪,促進果樹更好地生長。(2)通過涂抹藥物,抑制枝干生長,通過對果樹枝干噴灑生長調節劑,抑制枝干生長。常用藥物是多效唑溶液,其濃度為15%,也可以涂抹枝干,抑制枝干生長,實現果樹保芽促花的效果。
2.3、無毒苗木技術的運用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分析,我國逐漸建立了草莓等果樹的脫毒果園。這項技術有效地防治了病蟲害,使得苗木正常生長,在各個階段避免病蟲害的侵害,實現了果樹培育技術的現代化。
3、果樹栽培管理措施
3.1、防控蟲害與病害
防控蟲害與病害涉及到較多的方式。在傳統模式下,果農通常都會選擇套袋方式來防控病蟲害,這是由于果實套袋的措施有助于阻止鳥獸以及昆蟲對于果實進行啃食。然而如果長期進行套袋處理,那么很多果樹就可能出現爛根的現象。同時,套袋的做法還會造成果實滯留的現象,腐爛后的果實將不再可以食用。由此可見,對于果樹進行套袋并非最佳的防控措施。近些年來,果農與技術人員正在探尋更好地方式,以此來防控果樹遭受病蟲害的傷害與威脅。因此除了套袋措施之外,果農還要在全面對比的前提下選擇質量更好地果樹類型,此種類型的果樹具備更強的抗病性以及抗蟲害特性。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把農藥施加于果樹田間,以此來防控蟲害的迅速蔓延。通常情況下,果農都可以選擇除蟲菊素、殺鈴脲、滅幼脲以及其他類型的殺蟲劑,針對田間常見的生物桿菌、白僵菌以及其他病菌都能進行全方位的防控。相比而言,上述幾種類型的藥劑并不會污染到周邊環境,針對害蟲天敵也進行了有效保護。
3.2、慎重選擇肥料
果品種植的最終目的在于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和無公害的產品,所以,在果樹施肥的環節中,應該采用綠色和無公害的化肥。在果園種植中,盡量選擇農家肥的方式,在確保果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具有充足的養料作為支撐的基礎上,還能確保綠色果實的生產。在進行肥料的選擇過程中,可以采用化學肥料的方式,如尿素和硫酸鉀等,在果品的采摘過程中,每個月可以采用追肥的方式,在果樹種植的后期可以強化果樹的催肥工作。
3.3、完善多元化管理模式
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技術方式,設施果樹栽培技術也要實現多元化的管理與生產,不斷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和培育模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實現我國林果業品種和種植管理模式的新突破,提升我國林果業的種植水平和管理效益,鞏固我國農業大國的地位和形象。
3.4、選取適當的栽培位置
在栽培果樹的過程中,地理位置是一個關鍵因素,適宜的環境是高產栽培的基礎。近年來,由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工業園區不斷擴大規模和數量,其周圍的水環境比較惡劣,果樹培育的進展受到了限制。在果樹栽培的地理位置選擇上,應遠離工廠等污染源,而選取蓄水能力較強、土壤肥沃的地段,這樣有利于栽培安全。
結束語
經過綜合分析可以得知,在栽培果樹的整個過程中,栽培管理都占據了很關鍵的地位。做好全方位的栽培管理,此項舉措有助于優化果樹的綜合質量,同時也避免傷害到周邊的原生態。針對各種類型的種植技術而言,果農應當遵照因地制宜的思路加以選擇,確保在最大限度內實現果園增收以及果農增產,突顯先進果樹栽植技術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勝芝.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4,(22):155-156.
[2]王九芬.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5,35(12):128.
[3]楊靜.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4,(1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