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尹碩碩
【摘要】:配網是我國電力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配電網的正常運行過程中,因此技術應用不到位以及管理措施缺乏合理性等問題,而導致了其存在著線損率過高這一問題,并對我國電力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并直接導致了能源損耗過大等問題。為了有效降低配電網的線損率,就需要相關的電氣企業從輸電技術以及配網管理措施這兩方面來對其進行完善,從而達到進一步降低配電網線損率的效果。
【關鍵詞】:電網線損;存在問題;措施
【引言】:電能在我國的能源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工業化的不斷提升,這就意味著我國對電能呈現出越來越大的需求,因此,必須要對電能進行高效利用,并要強化對配電網線損的管理。但就我國目前的配電網線損管理工作而言,還存在諸多不可回避的問題,供電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并著手解決這些問題,確保配電網輸電過程中的穩定、安全、高效。
1配電網線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線損管理的認知
就目前現狀來看,電力企業的有關部門并未擬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條例,在線損管理過程中缺乏有力的監督,所用降損方式的有效性嚴重不足。同時,由于電力企業對配電網線損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明確認知,所以對其并沒有給予足夠的人力、財力和技術支持。盡管電力企業在進行日常工作時經常會涉及到線損管理,但因為每個部門本身就有著規定的任務,并且也沒有明確劃分線損管理的界限,這就導致了電力企業對配電網線損管理工作缺乏應用的重視。
1.2管理方面的原因
(1)配網監管難度過大:在配網線的傳輸過程中,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比較復雜,這也就使得供電企業對于配網的監管難度過大,并難以取得一個良好的監管效果。(2)維護力度不足:供電企業在對配網的運行進行管理時,其并沒有很好的派人進行配網的定期維護工作,這也就導致了對于一些配網線路破損或者老化的問題未能夠進行及時的解決與維護,并進一步增加了配網線路的損耗。(3)電能抄表作業不規范:一些維修管理人員在進行電能抄表過程中,其因為抄表過程不夠認真與復雜,就導致了對配網運行結果有了一個錯誤的預算,從而直接影響到配網線路損耗的增加。(4)偷竊電現象嚴重:在我國一些配網自動化不夠完善的農村地區,其在配電線路運行的監管問題上還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并且存在著諸多的偷竊電現象,這樣也就導致配網線路的損耗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加。
1.3線損設計不準確
在實際的電網線損情況中,產生這種問題的因素很多,那么,在線損的設計中,就需要考慮多方面的線損原因。在實際配電網計算線損中,線損理論不夠全面,導致無法為計算線損提供有利地參考。而電力企業也沒有及時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調整,進而致使供電線損的效果不夠理想。尤其是一些農村等偏遠地區,電力設備使用的時間比較久,并且超負荷工作,因此,很容易出現老化現象,而電力企業卻沒有對老化設備進行及時更換,就會致使線路承壓超負荷,使電線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
2電網線損管理的降損措施
2.1完善線損管控制度
首先要完善線損管控的目標機制,細化線損管控的責任清單,把線損指標細化到一線管理工作者、線路和配電變壓器管理區中,嚴肅目標考評,有功必獎、有過必懲,采用經濟激勵手段做實做細各項降損工作。其次,要定期召開線損分析座談會,定期進行理論線損的計算,以查找線損管控中的突出問題。通過理論計算找準接下來的降損方向。依照既有配電網的接線方式及實際負荷,計算出每個元件的電能耗損狀況,為下一步的配電網改造和線損考評提供詳實的科學參考依據。要在已搜集的理論線損資料的基礎上,精確分析線損變化狀況及成因,為審慎編制降損方案和年度/季度線損規劃提供充足的依據。
2.2進一步優化線路布設
電網結構的不合理是導致電力線損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有效地降低電力線損,首先可以從優化電網結構入手。而且通過優化電網結構,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和控制線損問題,要實現對于電網結構的優化,需要應用科學合理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對于電網的改造。在對電網結構加以優化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于電網的內置電氣資源進行全面分析,通過分析電網內置的電氣資源可以全面地了解電網系統中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而明確電網結構中所存在的缺陷,然后再通過對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來構建起一個新的網絡結構,加強對電網架構的布設,使得電網能夠更加靈活地應用,而且也能夠依據線路負荷的實際情況和線路的負荷適當地進行調整。這樣就可以使電網優化等級得以減少,而且也能夠使線路的耗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所以通過對電網結構的優化,能夠有效地對電力線損進行控制。
2.3全面加強線損管理
想要全面提高線損管理水平,就要制定科學的線損管理制度。首先,在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中,要明確管理人員的具體責任,實行責任制管理制度。其次,定期做好線路檢查工作,根據線路的不同,對線損值進行計算。再次,要認真完成抄表工作,同時,避免漏抄、錯抄現象產生,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最后,要定期舉辦線損分析的會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地解決方案,進而使線損降低。
2.4技術方面的改進措施
供電企業還需要根據自身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來對該區域內負荷的走向趨勢進行預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配網改革方向的規劃。此外在配網的檢修工作中,需要對一些老舊的設備進行及時更換,從而避免迂回線路的出現,此外還需要對導線的截面積進行適當的增大,這樣就可以提升該配網的運行穩定性,并降低其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損耗,從而為該供電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此外供電企業還需要認真完成各項抄表工作,并需要充分落實各種抄表數據的實時性以及準確性,而在進行抄表作業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各個電氣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查,并需要對一些老化與破損現象進行定期的檢查,以及對影響電線的各種障礙物進行合理處理,這樣也能夠通過提高線路絕緣水平的方式來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
結束語
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電能的使用,加強對于電力線損的控制和管理是實現電能高效利用的一個有效措施,因此電力企業必須要在全面分析電力線損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電力線損進行控制,從而確保人們的正常用電。
【參考文獻】:
[1]張強.探究供電企業線損影響因素與降損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22):394.
[2]李翔.降低配電線損率的技術措施探究[J].科技傳播,2016,8(15):228~2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