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調研不應淪為“走過場”
不同于走秀式調研,體驗式調研強調“角色代入”,旨在置身其中,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力求發現和解決基層百姓的急難愁問題。體驗式調研要具備“深、實、細、準、效”五要素。此外,還應具備“簡”“快”兩大特性,即簡單易行、及時發現問題。通常在體驗式調研前期需要召開座談會,對基層情況有一個總體把握和理解,避免體驗式調研變成漫無目的體驗生活。調研后還需運用科學分析手段做總結論證,以謀求解決問題的合理手段與正確方法。(《解放日報》)
中國政治學需要加強本土性知識生產
今天中國的政治學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學科結構,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從總體上看,中國政治學并不缺乏知識,缺乏的是能夠有效解釋中國現實和中國問題的知識。而真正能夠解釋中國現實和中國問題的知識,應該是在總結和概括中國經驗基礎上形成的,是中國本土的政治學知識。能夠解釋中國現實、中國問題的本土性知識的缺乏,才是今天中國政治學知識體系面臨的根本性問題。這也就決定了今天中國政治學構建的基本取向,必然是加強本土性知識的生產,實現有效的知識供給。(《政治學研究》)
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面臨突出矛盾
在經濟新常態和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面臨的矛盾和挑戰可能更為突出,同時,在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還可能出現一些潛在風險,應當引起我們注意。面對這些矛盾和潛在風險,我們不應在改革上舉步不前、消極等待、無所作為,而是應該考慮系統周全、積極穩妥、注意各項改革的集成推進,繼續在改革試驗區范圍內進行試驗,在充分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成功經驗進行推廣,使改革的成果在更大范圍惠及廣大農民。(《黨政干部參考》)
黃群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然要求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的經濟體系,是國民經濟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協調統一的復雜系統;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是現代化經濟體系運行的基礎保障,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然要求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推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建設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強化市場法治,尤其要不斷完善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的立法和執法工作。(《經濟日報》)
馬亮:雙管齊下強化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認為,近年來,互聯網企業快速崛起,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這實際上是企業缺少社會責任的表現。為增強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除了鼓勵企業自覺和行業自律以外,還可通過加強資本市場約束和政府監督,雙管齊下改善現狀。第一,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評級和監督,讓資本市場約束企業社會責任,使互聯網企業真正感到因社會責任缺失而帶來的“切膚之痛”。第二,應創新和加強政府部門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互聯網技術迭代飛速,這使政府監管的預見性至關重要。此外,政府部門還應從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監管能力,避免能力脫節,遠落后于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步伐。(《財經國家周刊》)
福建省:廈門人行天橋試點立體綠化
廈門的人行天橋試點立體綠化,利用綠化種植槽營造綠色景觀,并配備花壇和下垂植物,打造立體綠化效果。根據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發布的規范,進行立體綠化試點的人行天橋設置綠化種植槽種植綠色植物,并放置花盆或設置栽植土層。人行天橋可采用整體種植、綠色懸掛和擺放花壇等方式布置景觀。此外,在天橋護欄側面,可增設特殊設施進行垂直綠化,進而形成綠色、彩色搭配,盆栽、垂吊等形式多樣的立體綠色景觀。(《中國建設報》)
江蘇省:南京率先試行企業開辦“全鏈通”
江蘇省工商局發布消息,由該局牽頭搭建完成的企業開辦“全鏈通”綜合服務平臺,在南京市鼓樓區和江北新區率先上線試運行,至此邁出從“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向“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改革的第一步。“全鏈通”平臺是一個涉企事項的網上集成辦理平臺,實現了工商注冊、刻制公章、涉稅事項辦理、銀行預約開戶等企業開辦事項的全鏈條通辦,有效推動了辦理涉企“政務+金融+公共事務”事項綜合服務的改革創新。(《新民晚報》)
廣東省:啟動“綠色企業”創建試點
紀念環境日公益宣傳活動上,廣東省正式啟動全省“綠色企業”創建試點工作,重點圍繞“一個手段”“四個細分”推進。固體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是綠色供應鏈的最終末端,有助于形成一個綠色閉環。為此,廣東正式成立環保產業協會固廢分會,開發完成正價值商品和負價值商品的雙向競價系統——廣東危廢交易網,使危廢行業在線交易成為現實。目前,廣東危廢交易網已正式上線運行。(《領導決策信息》)
促進城市安全發展體系建設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了總體目標,到2020年,城市安全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建成一批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到2035年,城市安全發展體系更加完善,安全文明程度顯著提升,建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安全發展城市。持續推進形成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建成以中心城區為基礎,帶動周邊、輻射縣鄉、惠及民生的安全發展型城市。(《財經國家周刊》)
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三年行動
湖北省出臺《全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到2020年,全省將新增返鄉創業15萬人,帶動就業50萬人。加強財政政策支持, 對返鄉創業人員首次創業辦理注冊登記、正常經營6個月及以上、帶動就業3人及以上的,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扶持創業補貼。將返鄉創業企業納入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就業見習基地范圍,按規定落實實習實訓、就業見習補貼,引導大學生到返鄉創業企業實習見習和就業。(《領導決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