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文
1962年,朱德委員長視察云錫時,欣然寫下“以錫為主、綜合利用、重質重量、經濟核算”的題詞,成為激勵云錫人砥礪奮進的座右銘。時至今日,云錫仍然聚焦錫主業,深耕錫行業,致力于做精產品做優服務做強產業,云錫現已成為世界錫行業“歷史最悠久、資源最豐富、產業鏈最長、產業門類最齊全、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
企業的發展與世界經濟形勢、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以錫為主的資源型企業,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錫”)在發展的過程中,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尤為明顯,在需求不振、產品價格下行的情況下,2012~2016年云錫連續4年巨額虧損,長期虧損給公司的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扭轉被動局面,再創錫業輝煌,云錫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翻身、十年創輝煌”的發展目標,按照“創新驅動、改革突破、開放合作、轉型發展”的發展思路,團結帶領云錫干部職工,殫精竭慮,多措并舉,全面創新改革,全力推動發展,企業發展穩步向好,繼1月份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之后,今年上半年一舉扭虧為贏,迎來了發展的轉機,走上了發展的正軌。

云南省委書記陳豪(中)到云錫研發中心調研
今年2月初,云錫1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在眾人的期盼和忐忑中新鮮出爐,1月份,云錫實現利潤7000萬元。盈利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同過去4年中動輒幾億元、十幾億元的虧損相比,經營業績能夠由負轉正無疑已是巨大的進步。利潤翻紅一掃籠罩在云錫人心頭的陰霾,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經濟運行出現了一抹久違的亮色。
今年以來,按照云南省工業經濟攻堅年、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年的安排部署,云錫緊緊圍繞“改革、扭虧、轉型”的工作主線,加大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力度,生產經營指標好于預期,超額完成了扭虧增盈進度目標,改革轉型工作穩步推進,經濟運行企穩向好。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四增一降一減”的特點。
四增: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5.75%;利稅總額同比增長1388.94%;企業增加值同比增加91.09%;一降:6月末資產負債率比年初下降0.49個百分點。一減:經營預算目標未完成單位減少。21家直管單位中,完成預算目標的有18家單位,未完成預算目標的有3家單位,同比減少6家單位。多個主要經濟運行指標的顯著改善,是云錫經濟運行穩步向好的重要表現。
上半年扭虧為盈業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它是云錫人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一是緊緊圍繞全年扭虧為盈的目標,強化生產經營精細化管理各項措施的實施,不斷改善資源優質單位的生產經營條件,以錫業股份為代表的盈利單位進一步提升業績。上半年,錫業股份實現凈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71倍,貢獻了云錫上半年的大部分利潤。在虧損端,千方百計止住房地產這個最大的“出血點”,抓住銷售的有利時機,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困擾云錫多年的房地產巨額虧損得到有效遏制。對于持續虧損的非主營業務,實施整合重組,優化資本結構,促進虧損單位進一步減虧止損,有效控制了虧損面。二是扭住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開源節流舉措,三項費用比預算減少5800萬元,同比減少1.4%;三公經費比預算減少1080萬元,同比減少5.6%。三是強化風險管控,嚴格對外投資項目的論證和決策,有效杜絕投資風險。加強市場研究和價格趨勢預測分析,較好管控價格波動對經營業績的影響。以上措施的大力實施,為云錫實現扭虧為盈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屯錫礦1360運輸平臺

華聯鋅因公司8000噸∕日選礦廠

錫業股份冶煉分公司成品車間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云錫把創新驅動作為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不斷增加創新創造活力,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動力。
聚焦主業、全面創新、增強驅動,是云錫實施創新驅動的出發點和目標。為了加大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云錫提出了“兩中心、三基地”建設的創新發展思路。所謂“兩中心”,就是按照國家和云南省的產業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打造世界級錫新材料研發中心和云南省級銦新材料中心;所謂“三基地”,就是立足于云錫現有的生產設施,采取自主研發、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合作開發以及產學研結合等方式,建設錫材料生產基地、錫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和銦新材料生產基地。通過“兩中心、三基地”建設,集中配置資源,搭建創新創造的高端平臺,促進云南省由錫銦資源大省向錫銦工業強省轉變,進一步提高云南省在世界錫銦工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經過積極運作和籌備,2017年4月7日,云錫“兩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運行,開啟了錫銦新材料新產品研發平臺建設的大門,標志著云錫實施創新驅動邁出了堅定和堅實的步伐。
同月12日,云南省委書記陳豪率有關部門到云錫“兩中心”調研,對云錫“兩中心”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了研發中心建設的重要性,強調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寄望云錫通過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快創新驅動的步伐。
“兩中心”是云錫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新產品孵化、人才培養、開放合作“五位一體”的創新研發中心,是云錫深加工研發能力的展示窗口、對外科技合作和政策爭取的重要平臺、促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引擎。作為云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三基地”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重點以錫材公司為載體打造錫基新材料生產基地,以錫化工公司為載體打造錫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依托華聯鋅銦公司建設基礎銦及高純銦生產基地,最終達到建設世界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錫基新材料生產基地、錫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和全國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銦基新材料生產基地的目的。
“兩中心”以“立足云南、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為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焊料研發平臺、化工材料研發平臺、銦化合物研發平臺、高純材料研發平臺、靶材研發平臺等五大研發平臺,在錫、銦材料的七大主要應用領域:功能電子焊料、錫化工、錫、銦基合金、高純材料、銦化合物、ITO靶材制備,針對新材料的基礎應用研究、新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等開展工作,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縮小與同行標桿企業的差距。
云錫的目標是,到“十三五”末,努力把“兩中心”建成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平臺,在錫基新材料和銦基新材料兩個研究領域,具備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研發實力。未來一個時期,逐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錫新材料和銦新材料研發中心。

云錫與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簽訂合作協議

云錫與國際錫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則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指明了目標和方向,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指針和根本遵循。
深化改革是破解發展之困、突破發展瓶頸、增強發展動力的必由之路,作為具有上百年發展歷史的老國企,云錫在所難免地存在著許多制約發展的因素和弊端,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發展的體制機制,必須用改革的手段去除弊端、改變機制、健全體制。云錫把深化改革作為改善企業發展環境的首要選項,認真遵循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公司“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思路和目標,著力從“調、轉、破、立”四個維度加快推進深化改革。
分層級“調”。調整優化控股公司功能定位和組織架構,加快投資控股型公司頂層設計的落地實施。調整扭轉傳統的過度集權貪大的經營管控模式,精簡管理層級,下放管理權限,努力實現扁平化管理。首批選擇6家單位先行先試,全面實施“松綁放權”,激發二級單位獨立自主經營的活力和動力。
有計劃“轉”。轉觀念,總結云錫多元化投資失敗的深刻教訓,切實轉變盲目擴張、冒進投資的發展觀念,將發展重心聚焦錫主業,將錫主業的發展動力鎖定在深加工產業。加快產品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新產品市場推廣,推動云錫產品產業從產業鏈低端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度“破”。打破同類業務管理分散和低效的局面,圍繞集約化協同發展的目標,實施了錫業股份個舊東部礦山采選一體化改革,完成了廣元公司與大酒店的整合。破冰產銷脫節的痼疾,按產購銷一體化格局,推進營銷體系改革。突破體制機制的束縛,加大了三項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推進控股公司總部新一輪的“三定”和薪酬考核體系改革。
下決心“改”。圍繞控股公司產業培育目標,改制成立了物流公司、前海融資租賃公司等并有序開展業務,為云錫貿易金融業務和科技服務產業打下了良好基礎。樹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樣板,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加快推進。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改善資產資本結構。利用錫材、錫化工等優勢產業板塊,積極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促進產業產品優化升級、市場擴張提速發展。
云錫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走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子,不斷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走符合時代特點的發展道路。通過持續推進深化改革,切實把經濟發展的困難期變成轉型升級的加速期,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加快發展,以改革釋放活力,用改革增加動力。
開放是一種胸懷,合作是一種態度。無論是站在世界還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開放合作都是時代潮流、大勢所趨。云錫新一屆領導層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合作,以此作為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優勢互補的重要舉措,作為云錫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擴大開放、廣泛合作”的理念已經成為云錫領導層的共識,成為下屬相關企業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途徑。當前,云錫正以包容的態度積極加大對外開放合作的力度。
在開放合作上,云錫敞開了大門,不斷加大合作的力度,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加強同世界錫行業相關企業的合作。云錫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云南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重大機遇,不斷加大“走出去”“引進來”的力度。去年以來,云錫分別同印尼蒂瑪公司、馬來西亞冶煉公司(MSC)、德國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等加強了錫資源、錫冶煉、錫化工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取得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實質性進展,探索國際產能合作和海外產業布局。
加強同國際錫協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云錫與國際錫協的合作日益密切和加深。去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亞洲錫業周上,云錫與國際錫協(ITRI)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全面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將在焊料技術、PVC穩定劑、燃油催化劑、錫技術平臺打造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拓展錫行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更高端更前沿的發展。
加強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2016年10月,云錫與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簽署《云錫控股建設銀行關于三個具體投資標的的投資意向協議》等相關合作協議,全國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花落云錫,對云錫降低資產負債率,降低財務成本具有重要意義。今后一個時期,云錫市場化債轉股的積極影響將會逐漸凸顯,發展的動力和后勁將持續增強。
此外,云錫還持續加大了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及錫業分會的溝通與交流,積極探索資源整合、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合作。積極尋求行業協會的理解、支持與幫助,推動行業自律和企業融合發展。
今后一個時期,云錫將圍繞錫材錫化工、銦基系列新材料產業發展,加大力度推進并探尋與國內外領先的錫、銦新材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合作,促進主營產品高端化發展、高附加值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活力。圍繞錫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加強與美國銦泰公司的戰略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借助德國巴斯夫公司、荷蘭M&R電子廢料回收公司等企業的技術優勢,快速提升云錫錫化工產業和錫二次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圍繞亞洲新興市場開拓,加強與印尼等國家錫生產企業的技術與市場合作,積極探索利用云錫技術、品牌和市場優勢與合作企業資源優勢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大力度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對標合作,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總的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云錫改革發展過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突出領導核心定位,確保作用發揮。在頂層設計上明確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在運行機制上強化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適當增加進入董事會的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人數,使黨的領導在企業管理各個環節中更加強化。在決策程序上,進一步厘清黨委和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等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形成了各負其責、協調運轉的治理機制。
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理論武裝。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在云錫的貫徹執行;突出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抓好“學做”結合,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實力。
突出強基固本,筑牢戰斗堡壘。認真落實“四個同步”“四個對接”要求,全面解決基層黨組織“應建未建”問題,在各個層面構建起嚴密的黨建網絡。延伸黨建“觸角”,把黨組織建到車間班組,充分發揮黨支部推動生產經營、凝聚職工群眾的戰斗堡壘作用。消除黨建“盲區”,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實現黨組織和黨員組織生活及黨的工作全覆蓋。
突出黨管干部原則,強化隊伍保障。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嚴格執行選人用人程序,堅持好干部標準,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經營、敢擔當、作風正的干部。按照“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強各類人才“引培留用”機制創新,加大市場化、社會化選聘人才力度,著力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為云錫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干部和人才支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改革發展的道路從來都不會是一條坦途,在前進的征程中,困難、挫折甚至失敗隨時可能出現,對于歷經130多年風雨的云錫來說,前行的信心執著而堅定,在砥礪奮進的新征程中,云錫人將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頑強拼搏精神面對前行之路上的艱難險阻,以再創百年云錫新輝煌的豪邁之氣,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企業集團,奮力書寫云錫“振興錫業、產業報國”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