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海翔/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為確保飛機持續安全適航,提高飛機使用可靠性、經濟性或利用率,飛機及部件制造廠家在飛機或零部件交付后均持續監控其使用狀況,或頒發系列服務通告用于改進飛機或部件的使用性能。這些服務通告涉及安全性、經濟性或者可靠性等方面,但并非均適用于航空公司的每架飛機或其零部件,均具有特定適用范圍,且適用的服務通告執行后將可能直接影響飛機其他系統/部件的操作使用。因此,如果飛機適用服務通告執行狀態不明確,嚴重情況下將影響飛機的持續適航。如何能夠實時準確體現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是當前航空公司面臨的普遍課題。本文提出主動動態管理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精細化飛機維修工程適航管控。
動態監控并顯示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實時提供執行狀態結果至相關使用系統,是服務通告執行動態管理的意義所在。動態監控主要包括服務通告的接收—評估—執行—反饋—狀態顯示等環節,其中,針對接收、狀態顯示兩個環節的管控相對簡單,而關鍵的管控環節是服務通告的評估、執行以及反饋環節。如何通過對這三個環節的控制實現航空公司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執行狀態的實時動態管理成為本文研究重點。

圖1 服務通告評估控制流程

圖2 部件服務通告評估控制

圖3 關聯AD的特殊SB控制
服務通告執行動態管理機制建立的核心是評估、執行及反饋環節,其中,評估控制是動態管理機制建立的源頭,執行是過程控制,反饋則是執行結果展示。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準確的執行過程控制、規范的反饋輸出模式,就能有效地實時監控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最終實現其執行狀態的動態管理。
評估是管控服務通告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因為它是一項基本維修工程管理工作,使業內通常誤認為較為簡單。服務通告評估通常的原則是:強制性服務通告“執行”,非強制性服務通告根據其對安全性或可靠性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后決定是否“執行”。針對評估結論為“執行”的服務通告,評估細節將直接影響其執行效果,評估細節包括確定評估對象、判斷執行條件、選擇執行單位以及確認反饋結果等,這些細節貫穿于服務通告執行的整體過程。對于服務通告管控,航空公司與MRO企業的關鍵區別在于評估對象的不同,航空公司的核心職責是保證航空器適航狀態下的安全運行,其服務通告評估適用范圍應以航空器為中心,部件服務通告執行輔助并行。因此,航空公司首先應明確服務通告適用性評估的總體原則,即對于航空器制造廠家頒發的服務通告,其適用范圍不論是飛機還是部件,均應以飛機為評估基準對象,通過對適用飛機服務通告執行情況的評估及在位部件實時情況的監控來展現服務通告實際執行狀態,確保航空器運行的持續適航。服務通告評估環節控制流程如圖1所示。部件服務通告按照部件適用范圍單獨評估控制,其執行結果僅反饋至該部件狀態。該部件一旦裝機使用,其服務通告執行狀態將直接與該飛機關聯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相關聯,主要控制流程如圖2所示。
當然,一些特殊服務通告還需采取特殊評估流程,如遇到緊急AD/CAD,適用部件應按服務通告進行改裝,且該部件為無序號件時,航空公司應制定專門的控制方案,如采用普查、禁裝、禁購、庫存控制等方式聯合進行有效管控,其流程如圖3所示。

圖4 附件基礎數據列表建立流程
為實現評估標準的統一,在評估初期可以建立兩個基礎數據列表,一個為“機隊飛機基礎數據列表”,另一個為以附件控制計劃為主的“附件基礎數據列表”。航空公司建立“機隊飛機基礎數據列表”較為簡單,可依據飛機交付時提供的基礎信息建立評估需要的“飛機基礎數據列表”,該數據列表信息相對固定。但部件服務通告控制卻是航空公司的難點,這是由于建立“附件基礎數據列表”較難,持續確保數據列表的準確性則更為不易。本文僅闡述如何建立“附件基礎數據列表”,而對于附件全壽命管理則應結合管理功能及數據規范性的整體控制過程,涉及環節較為復雜,此文中不作進一步闡述。
“附件基礎數據列表”的建立流程(見圖4)是航空公司建立并動態管理附件服務通告的主體流程,本文以波音飛機為例,闡述了建立“附件控制列表”的過程管控。通過“飛機基礎數據列表”及“附件基礎數據列表”的建立,航空公司可以實現以飛機基礎數據為核心,附件控制為輔的服務通告管理模式,實時動態展示服務通告執行狀況,實現對服務通告執行全過程管控。
在建立了統一的評估標準及規范的基礎數據列表的前提下,同時也具備了執行條件明確、執行任務清晰、執行對象正確等各項條件后,執行環節控制。基于飛機與部件服務通告評估方式的不同,其執行環節也存在差異,根據飛機或部件服務通告需執行的改裝是由航空公司維修單位實施還是外委維修單位執行,將執行控制環節分為對內和對外兩種流程控制。當然,無論執行改裝采取何種控制流程,后續均應將記錄反饋至航空公司維修工程系統中,這樣,航空公司系統內的改裝數據才能實時動態展示準確的飛機/部件改裝狀態。由于對內和對外環節執行控制存在差異,航空公司需要結合自身管控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執行規范,例如,對外執行控制需建立完善接口,飛機改裝的主要執行單位為維修單位,反饋形式主要為維修執行記錄;部件改裝的主要執行單位為航材部門(外委送修),反饋形式主要為送修修理記錄,具體流程如圖5所示。針對特殊部件改裝,如果在位件為雙向可互換件時,若發生拆換、串件等將直接影響部件改裝狀態,附件監控部門應及時處理部件在位情況,確保部件構型影響清單的準確性(見圖6)。此外,為確保不同執行單位反饋執行環節數據的準確性,航空公司還需制定具體的反饋要求,如記錄填寫規范、附件件號記錄規則等,并確保反饋機制順暢。當發現執行反饋結果與既定標準間產生較大偏差時,或執行環節遇到異常情況時,上述信息均應及時反饋至方案評估部門,以便于及時糾偏、動態管控。

圖5 執行控制管理

圖6 特殊部件改裝執行管理

圖7 反饋環節控制
反饋環節是飛機/部件服務通告動態管理的后端重要環節,數據反饋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服務通告執行狀態的準確度。不同的服務通告執行機構,其反饋方式也不同,因此應提前制定標準的反饋要求,并按既有規范收集反饋數據。同時,在反饋環節可以對采集到的反饋數據,如航線/基地維修記錄、生產執行單、部件構型影響單、部件送修單、工程評估單等進行分析比對,并將需要的數據狀態結果反饋記錄至飛機或部件服務通告狀態記錄中,主要流程如圖7所示。當數據比對分析出現異常或較大偏差時,系統可產生警告信息,并反饋至相應的職能管理單位,進行分析確認糾偏。
當飛機/部件服務通告執行的前續各個環節均按既定軌跡準確運行后,最終執行狀態顯示將是人機對話的重要環節,也直接展示出服務通告整體動態管控的結果。狀態顯示環節控制中強調反饋輸出的準確性、及時性,并且結合飛機構型變化等因素,能夠確保及時顯示出部件服務通告的執行情況以及其關聯飛機服務通告的實時動態狀況。
總之,要精準、實時地掌握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的執行狀態,必須做到科學合理地制定評估標準、嚴格控制執行過程、及時準確進行狀態反饋,才能充分發揮其維修工程管理效能。
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的動態執行控制管理,是精細化飛機維修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飛機及部件服務通告的動態執行控制管理系統的建立和應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航空公司的維修工程管理水平。
[1]Hadley B L, Floyd J F, Kollgaard J R,et 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bulletin data exchange: US, US 8291043 B2[P]. 2012.
[2]Sun C L, Zhi-Wen W U, Wei-Fang F U.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Component Lifetim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rvice Bulletin[J]. 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3]Wilson 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ovision of product service bulletins to retail stations, EP1199662[P]. 2002.
[4]張雁豐. 民航服務通告評估系統開發[D]. 中國民航大學, 2007.
[5]孫春林, 吳志文, 付維方. 部件壽命的參數估計及其在服務通告中的應用[J]. 中國民航大學學報, 2010, 28(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