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金達/北京飛機維修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2017年6月,東航一架空客A330飛機在執行航班時,起飛后左發N1轉速和振動值突然上升,機組返航后發現左發進氣道蒙皮和消音板損傷,損傷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進氣道損傷情況
這架A330飛機使用的是羅羅公司湍達700發動機。地面檢查發現左發進氣道蒙皮和消音板大面積撕裂并脫落,風扇葉片有擊傷,無脫落。對損傷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發動機風扇葉片完整,沒有葉片斷裂,發動機進氣道外殼不是被打穿的。根據進氣道損傷的形式和現象,結合以往的經驗,基本可以判定本次事件為進氣道消音板脫落,導致整流罩塌陷、撕裂,殘片被吸入發動機。據考察,此類故障在全球時有發生。
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正向氣流與側向氣流在進氣道匯合,形成無序的湍流,撞擊著發動機進氣道,在力的作用下,進氣道表面結構一旦存在瑕疵,就會承受不住巨大的力量而破損,導致殘片被吸入發動機而破壞內部結構。羅羅公司這款湍達700發動機是專門為A330研發的,為減重大量采用復合材料,但復合材料的探傷、老化檢測都比較困難,如果維護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現隱患。
消音板結構是進氣道的主要承載結構,其功能是減少發動機進氣道區域的噪聲。發動機進氣道內筒為3塊曲面消音板,通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拼接條縱向拼接而成(圖2所示)。每塊消音板的結構組成如圖3所示,最外面一層是耐腐蝕的不銹鋼網,由外到內依次是帶孔的碳纖維板、蜂窩、碳纖維背板,通過粘接劑組合在一起。消音板的前邊緣與進氣道前隔框結構連接,后邊緣與后隔框結構連接。
進氣道消音板的分層一般情況發生在帶孔碳纖維板與蜂窩結構之間。在執行SB71-H205之前,兩側的消音板與底部的消音板使用的蜂窩材質不同,兩側消音板使用SMS35 CL1 TY6 (23 - 24.5 Kg/cubic meter)蜂窩,底部消音板使用SMS35 CL1 TY6 (48 Kg/cubic meter)蜂窩。執行SB71-H205之后,增加了蜂窩密度,3塊消音板使用了相同的蜂窩。
由于這款發動機多次發生進氣道損傷,發動機廠家和局方針對進氣道的檢查和改裝發布了相關的SB和AD。

圖2 進氣道內筒由3塊曲面消音板構成

圖3 消音板結構示意圖
1)局方文件EAD2011-0173R1(2014-8-21)CAD2011-A330-03R1(2014-08-27)要求,對進氣道消音板進行敲擊檢查,每24個月重復檢查。如果航空公司想終止此重復檢查,可以選擇執行SB71-H205(進氣道消音板更換)。廠家推出的新型消音板的蜂格尺寸由3/4in減小到3/8in,蜂窩板厚度由1in減少到3/4in,消音板密度增加,使蒙皮與蜂窩間的粘接強度得到了加強,從而使消音板強度由1.5lb/ft3增加至3lb/ft3。
2)局方文件EAD2016-0086R1(2016-05-13)CAD2011-A330-02R1(2016-05-17),發動機進氣道孔探檢查。要求:進氣道前隔板組件結構(EO-A330-71-1003)的重檢間隔為5000FC,引氣防冰噴環及其安裝連桿的重檢間隔為2500FC。如果航空公司想終止此重復檢查,可以選擇執行SB71-H847(進氣道主結構改裝),通過改變材料和增加厚度,加強前隔板連接角和連接片、前隔板肋板以及防冰噴射環的強度。

表1 進氣道消音板允許損傷標準
國內大部分A330飛機的湍達700發動機進氣道尚未完成SB71-H205和SB71-H847,因此在航線維護中加強了飛機過站、航后對進氣道的檢查。
日常維護中,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進氣道會吸入地面雜物,易造成消音板表面損傷。在飛機過站、航后對進氣道進行檢查時,檢查方法不能僅限于目視檢查。如果發現進氣道消音板表面有損傷,應擴大檢查范圍,使用敲擊檢查方式來確認表面損傷周圍有無分層。敲擊檢查時應注意敲擊進氣道消音板時聲音音調的變化。聲音清脆,說明蒙皮與蜂窩間粘接良好;聲音沉悶,說明蒙皮與蜂窩間出現脫粘。進氣道消音板為蜂窩夾心結構,一旦發生分層,由于進氣道氣流的撞擊,碳纖板與蜂窩之間的脫粘將迅速擴展。脫粘面積發展到一定程度,消音板的強度不足以支撐進氣道,必將重演湍達700進氣道塌陷事故。加強對湍達700進氣道消音板的航線檢查,將缺陷發現在地面且未擴展之時,可避免飛機帶故障飛行。
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熟練掌握A330進氣道消音板的維護標準,在發現進氣道消音板損傷時,能夠依據手冊快速判定損傷情況,可以有效保障飛機的安全,保障航班的可用率。根據N-SRM54-10-01,進氣道消音板屬于區域2,此區域各種損傷類型的允許損傷標準如表1所示。
針對A330飛機湍達700發動機進氣道消音板撕裂故障,分析了進氣道消音板的結構,以及局方和發動機廠家對此故障發布的AD、SB的內容,掌握SRM手冊上關于進氣道消音板損傷的標準,可以快速準確地判定損傷情況,保障飛機的安全和可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