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清
2017年9月15日,應紹興市柯橋區文化發展中心之邀,有幸陪同德高望重的馬來法先生在柯橋蓮花書場觀看施金裕長篇蓮花落《一夜夫妻》。只見施金裕身著一襲旗袍,服飾搭配清新淡雅,相得益彰,白底青花,儒雅逸致,一縷粉色佩帶拉長了人體線條的比例,彰顯出書場女子特有的超凡脫俗之魅力。別樣的熱場語言,帶著濃重的江南水鄉女子的聰慧機敏,靈動閃現,秀外慧中,親昵可人,一下子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她的開場白是這樣的:尊敬的各位領導、師長,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觀眾朋友前面我為什么要加“親愛的”三個字,因為我們演員好比是魚,觀眾朋友好比是水,魚是靠水養的,你們是我們的上帝。我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有了二胎,為了這個二胎我和你們分別長達有一年多,真是想死你們了!為了今天這場“相會”,我從154斤半猛減44斤。不知道我現在這個樣子還能不能跟你們見面?很久沒唱了有什么不到之處還請你們多多包涵!接下來我為大家送上一段長篇蓮花落《一夜夫妻》。
《一夜夫妻》的故事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杭州紈绔子弟夏伯樹在嘉興南湖鎮與農家姑娘施紅菱邂逅相遇,見紅菱貌若天仙,垂涎欲滴,因此煞費心機,想方設法誘騙姑娘入圈套。夏伯樹始亂終棄,喪盡天良,使紅菱家破人亡,流落異鄉,備受煎熬。此冤何處訴?此恨何時雪?絕望中,紅菱終于盼來了大救星,但也給后人留下了難忘的教訓。故事中主要角色有:夏伯樹、施紅菱、施金寶(紅菱爹)、張文斌、杜德珍、四外婆、唐智清、王老頭、張老頭、海老太師。
通過施金裕表白說唱,活靈活現的聲音造型與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把以上每個人物的品貌特征與內在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如果說把長篇蓮花落比作南京云錦織造,那說書人施金裕就是云錦織造的巧娘,所有的織造技巧、技術、技法、技藝都要掌握,必須做到精心精巧,精致精美,來不得半點瑕疵。絲毫不差,絲絲入扣,經緯縱橫,相得益彰,七彩云錦,流光溢彩,光芒四射,令人陶醉,惹人相思。
作為戲曲演員,我認為再好的戲曲演員也只不過是云錦上面的一朵梅花或一個圖騰,沒有曲藝表演藝術家那樣集自編自導自演于一身來得全面。施金裕豐富的肢體語言使唱書人與人物之間跳進跳出的藝術功底自然彰顯,絕非三年五年之功所能。從中可以看出胡兆海老師的藝術風范,沒有老師長年累月手把手親自輔導,不可能有如此精到嫻熟的舞臺表現。
施金裕演唱的《一夜夫妻》恰恰是傳統文化內容與傳統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更是通過藝術家的手與藝術家的眼和藝術家的肢體語言表達,形成一種書場特有的藝術氛圍與魅力。《一夜夫妻》把一段癡男怨女之情演繹得栩栩動人,將江南水鄉之秀美、男女春情、“紹興老酒蘭花豆”的味道“攪和”在一塊,至情至性。表演者如同魔術師一樣將象牙板與小扇子把玩在手掌之中,生發出夢幻般的味道。這樣的自如自信建立在平常的揣摩與苦功之上。
唱書如畫畫,是講究節奏與線條的。完美的線條,純潔清晰;動作簡明扼要,點到為止。施金裕的表演有講究,有線條,有節奏,有變化。我很想讓全世界的人跟我一樣來享受這種醉人的帶著濃郁的紹興老酒味道的藝術。這種書場里的享受就像是碰到很珍貴的親人;就像是下雪的冬天,陌生人送你一束春花;就像暴風雨中忽然出現太陽,很多時候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一些事情、一些表演、一些情節若是全部能清晰地表達出來的話,那么還有什么意義呢?這就是曲藝舞臺上的審美情趣,欲擒故縱,欲拒還迎,欲抑先揚,欲左先右。曲藝演員能掌握這樣的表演技巧,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如魚得水,左右逢源,而這在施金裕身上已初露鋒芒,難能可貴。
紅花還得綠葉襯?!兑灰狗蚱蕖吩臼呛缀O壬磦鹘y曲本改編演唱的經典之作。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有評語:“胡兆海先生演唱蓮花落,一下子把觀眾帶進這戲里,頗有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的藝術功底與境界,看過一次,讓人終生難以忘懷……”胡老師唱的是男調,聲音渾厚獨特,韻味濃郁醉人,深受觀眾們的喜愛。而施金裕的嗓子略為高亢些,無法男女同調。所以必須重新設計,這就有著相當的難度,音樂唱腔必須按施金裕的嗓子條件重新配曲,施金裕找到了汪家寶老師,汪老師說:“原本大家已經聽慣了的曲調,搞得好是錦上添花,搞不好反而弄巧成拙。”經過反復推敲,排練,終于用女調給施金裕唱出別樣的韻味來?!凹妓嚒笔钱敶囆g中最為基礎的一環,它像地基一般,地基越深,則大廈越高穩。道在技中,“技藝”是不容忽視的。
磨礪是藝術家的必經之路。任何妄圖取巧的方式,都像猛然爆發的火焰一樣,很快就會黯淡下去了。要有支持自己內心的手段,方可萃取生命中最重要的形式。施金裕倔強的性格注定是要為尊嚴而唱蓮花落的。每到有演出任務的時候,她就已經坐臥不安,那不夠味道、不夠熟練的地方,一定讓自己的愛人陪著翻來覆去地練,直到絲絲入扣,心滿意足為止。她同臺獻藝的樂隊組合:司鼓是胡師母(胡兆海的夫人),為她把握全場節奏,張弛有度,快慢有序;主胡是她的先生,為她引領主旋律,相扶相襯,琴瑟和鳴;四胡是她的公公,把式老練,推波助瀾,左右相隨;琵琶是她的閨蜜,秀發飄然,輕攏慢捻抹復挑,指法靈動嫻熟。全場近兩個小時下來,不用譜架,全為背奏,且都沒有出入,緊拉慢唱,板式精準,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低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真是高山流水,情真意切。好幾處的熱烈掌聲,明顯是觀眾發自內心地為樂隊精湛的演技而發的鼓舞與贊賞之表達。
我是第一次進蓮花書場聽書。第一次聽施金裕唱蓮花落,不知為什么,我喜歡看她站在臺上對著所有觀眾那種微笑,她一邊唱一邊微笑,笑容如此溫柔敦厚,正如她已然深刻地了解到了生活的真諦一樣,很安靜,很和美,可以聽到觀眾十分克制的咳嗽聲,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她在唱故事的時候,把每個人物的神情形態、身段造型、言行舉止、身份年齡、性格特征、環境氣候等細節,通過幾個動作表情,瞬間準確無誤地把握與表達出來。她不但描述外貌,還表達出人物的心理狀態,加上作為說書人的旁白解說。可以感受到全場觀眾都十分專注投入,共同參與互動與演繹。臺上演員唱念做表,自說自話,扮演男女,眉目傳情,嬉笑怒罵,形神兼備,聲情并茂,南腔北調,口吐蓮花,無所不能。臺下觀眾在一邊聽故事的轉承啟合,生離死別,替古人擔憂,為古人落淚,一邊在津津有味地欣賞演員的精彩表演,一邊陶醉在蓮花落的水鄉風情神韻里,一邊沉迷于演員多才多藝、精湛的演技中。臺上臺下達到一種曲藝審美情趣上下互動,互相推送的神奇效果,可謂同舟共濟共命運,普天同慶齊歡樂。真是:
牙板聲聲唱蓮花,
扇子一把分里外,
唱做念表皆有戲,
蓮花落時蓮花開。
去年馬來法先生到柯橋調研時建議開辟長篇蓮花落書場,柯橋政府相關部門一致響應。柯橋蓮花書場的設立,可謂是讓蓮花落落地生根了,既是蓮花落演員的家園,更是蓮花落書迷的樂園。
寫到此總覺意猶未盡,唯有借趙孟頫《黃鐘·人月圓 一枝仙桂香》作結尾,以抒情懷:
一枝仙桂香生玉,
消得喚卿卿。
緩歌金縷,
輕敲象板,
傾國傾城。
幾時不見,
紅裙翠袖,
多少閑情。
想應如舊,
春山澹澹,
秋水盈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