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
摘 要:本文從大學生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入手,論述了系統動力學和英語寫作教學的結合點、寫作訓練系統的內部結構、外部因素、正負反饋,探討構建大學英語寫作訓練系統,旨在啟發和豐富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學。
關鍵詞:系統動力學;英語寫作;訓練系統
二十一世界的大學英語教學面臨新的形式和挑戰: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趨勢加快,世界各國的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英語寫作能力作為高素質人才必備的素養,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很多高校開設了英語寫作課,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母語寫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外語寫作并滿足當前學習和工作的各項要求,就更加艱難。然而,教育實踐證明,英文的寫作能力是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來培養的。寫作訓練是一樣系統的工程,要綜合考慮其內部和外部因素,本文從系統動力學的觀點出發,嘗試建立系統又有效的訓練系統。
一、系統動力學與英語寫作教學的結合點
系統動力學認為:系統是處于相互作用并于環境相互聯系的元素的集合體。系統元素相互作用或相互聯系的規律的具體形式有輸入輸出關系和因果關系。輸入、輸出是系統的基元,因果關系表現為矛盾與矛盾之間的關系,是系統各部分聯系在一起的紐帶。系統外的作用并非是導致系統狀態變動的根源,系統行為的根源在系統內部,尤其是其內部結構。反饋回路是構成系統的基本結構,包括具有發散性特征的正反饋回路和具有收斂性特征的負反饋。
寫作教學亦是包含教學材料的輸入與成果的輸出的循環過程,寫作教學有其內在的特定結構,包括詞法、句法、段落結構、文章結構等,同時正反饋和負反饋可以保證當系統缺乏前進力時有動力,在受到干擾偏離原來狀態時能夠恢復到穩定狀態,寫作教學亦如此。
二、英語寫作訓練系統內部結構
寫作訓練系統可從入門總覽,詞法、句法、段落結構、文體、應用文、學術論文七方面展開。
1.入門總覽
英文寫作的入門包括中英文思維差異、口語和筆語差異、正式用語和非正式用語的差異、英文的措辭、主謂一致、標點、大小寫、書寫格式等。每部分要輔以中英文的對比練習。
2.詞法
詞法主要是從語法角度張開,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構詞知識和各個詞類的語法功能熟練到精通。詞法的學習可以與學生的生詞學的背誦和閱讀材料結合起來,以免因為孤立記憶詞匯而導致因學習的枯燥而放棄。
3.句法
句法,一方面要包括基本句式、句子的統一、句子的連貫性、句子的延伸、句子的變化等基礎內容,指導學生寫出完整、連貫的句子,將長短句變化以使句子不產生視覺疲勞,同時加入適當的連接詞突出句子間的關系和層次性等內容,又要包含提升句子質量的寫作技巧,用不同的手法豐富句子的各種表達。句法部分的練習要將正確句和問題句做對比,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4.段落結構
段落寫作時將詞句組合成文章的必經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段落寫作要囊括段落的構成要素、段落結構、主題句與支撐句和首尾句的特點、連接詞的選用、段落開展的不同方式、paraphrase和summary的改寫等訓練內容。段落的開展部分涉及到英文寫作的核心架構關系,包括主題句和支撐句的各種關系和實現形式,如敘事和流程說明的時間關系、相似點和差異點的對比關系、總分總的類別關系、原因和結構的因果關系、提供事例支撐的例證、話語引用等,此部分要準備充足的閱讀材料和寫作練習,便于學生區分、理解和運用。
5.全文寫作
此部分要向學生講明英文文章的框架結構(譬如話題引入的方式、主題內容的開展、收尾總結的意味深遠等)、結構特點、常見的體裁類型(說明文、議論文、描寫文、敘述文)。這部分是將文章的所有要素組合起來,各個部分之間的連接涉及文章的層次和邏輯關系,因此需要進行outlining的專門訓練。
6.應用文
寫作離不開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興趣促進劑。在生活實踐中尋找靈感,并將書寫內容應用于生活實踐。這是一個學習和應用的良性循環。應用文寫作可以幫助大學生應對實踐性強的寫作任務,包括通知、海報、賀卡、邀請函、申請書、郵件、書信等。生動性、趣味性、靈活性、實用性是應用文寫作訓練的突出優勢。
7.學術論文
科技進步帶動高校科技型人才的成長需求。高校內學術和科技交流日益增多,學術類的科技論文的寫作對培養科技工作者十分必要。英文學術論文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套路,掌握了英文論文寫作的范式為日后學生從事全球范圍內的學術交流提供了語言保障。學術論文寫作要與學生的專業特點相結合,對標題、摘要、前言、導語、正文、結構與討論要按照模塊分別講授。
三、反饋
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離不開來自學生內部的peer review和self-review以及來自外部的教師反饋。正反饋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負反饋能幫助學生查找到自身的問題。正負反饋使大學生在對自我和他人文章的賞析和品評,不斷的更正和自省式的反思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英語寫作訓練系統的外部因素、
任何成果的輸出都離不開足量的輸入。寫作不能孤立地進行,英語寫作亦離不開閱讀、口語、聽力、以及不同語種的翻譯學習的輸入。不同形式的語言材料從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輸入,避免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腦袋空空。
英語寫作教學是有規律可尋的,在師生循序漸進的共同協作下,在理論指導和實踐的應用中,英語寫作訓練系統會越來越完善,帶動師生取得更大進步。
參考文獻:
[1]蔡林. 系統動力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丁往道. 英語寫作手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