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春
2017年1月,國務院取消了棉花加工資格認定行政許可事項,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松對棉花加工企業的質量監管,而是要轉變管理方式,采取事中事后監管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推進棉花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筆者就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談點淺見。
加強收購環節的監管
(一)通過檢查收購站點試軋室、棉檢室、留樣室、籽棉大垛和抽查收購臺賬、票據,判定企業是否按規定要求建立健全棉花收購質量檢查驗收制度并有效運行;是否具備實物標準、合格的檢驗技術人員、棉花檢驗所必備的經檢定合格的設備、工具和場所;是否有排除異性纖維和危害性雜物的措施;是否依據棉花標準確定棉花的類別、等級和數量;是否對超過水分標準棉花進行技術處理;是否分類型和等級置放棉花。
(二)要以縣市為區域,根據當地推廣棉花品種的衣分,制定當地每噸籽棉加工皮棉出品率的合理區間,作為預防“轉圈棉”的重要指標。就是在籽棉收購加工期間,對棉農交售的籽棉小樣和企業籽棉大垛抽取的樣品進行試軋,積累原始數據,確定企業收購籽棉合理的公定衣分率。以此為基準,在棉花收購加工結束期通過加工的皮棉折算企業全年的籽棉收購量。對于公定衣分明顯低于同一地區其他企業的,要提高檢查的頻次,防止企業低開籽棉公定衣分獲得籽棉收購增量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的行為。
加強加工環節的監管
(一)檢查加工車間、生產線,判定加工設備、配套裝置和其他質量保證條件是否符合《棉花加工企業基本技術條件》(GB/T 18353)規定,強制檢定設備是否通過計量檢定;判定在線回潮檢測裝置、自動稱重裝置檢測結果是否準確;檢查棉包是否單面切割樣品。
(二)檢查所有廠房及周邊環境,判定企業是否對生產線進行了非正常改造以及安裝有開松設備或再生棉加工設備,是否使用禁用設備加工棉花,是否將回收棉、棉短絨等物質混入皮棉中。
(三)檢查籽棉大垛和條碼系統,判定同一生產線不同喂花口同時加工的籽棉質量是否一致,條碼系統設置參數與正在加工的籽棉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排除異性纖維及危害性雜物。
(四)檢查棉花加工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查看信息管理系統中棉花打包時間間隔與生產能力是否相符,在線回潮檢測數據是否有連續雷同的數值,是否存在空打條碼的行為。
(五)檢查加工臺賬、生產記錄等,判定企業是否按照規定要求將生產的棉花送入監管倉庫進行公檢,是否對成包皮棉異性纖維含量進行定量檢驗。
(六)檢查成包皮棉,判定每包棉花是否附有條碼;棉包包裝、標識是否符合入庫公檢的要求;條碼、異性纖維含量標識是否與棉包實物相符。
加強監管庫公檢環節的監管
(一)檢查棉包包裝、條形碼、標識是否符合入庫公檢的要求。
(二)在庫公檢機構在進行測水、取樣的同時,核查棉包是否存在取樣痕跡、棉包回包、雙層包布、包頭布切割、有蓋公檢章等異?,F象,并做好核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三)加強出庫管理。檢查棉花銷售或移庫手續,并做好出庫棉花及車輛去向的檢查登記,嚴防“轉圈棉”。
加強棉花加工結束后的監管
企業加工結束后,為更加準確、真實、有效地統計新疆棉花產量,防止虛開籽棉收購發票套取國家棉花補貼資金的行為,確保國家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資金的順利發放,還必須對棉花加工企業棉花收購量、加工量、公檢量進一步核查,堅決打擊虛開籽棉收購發票及“轉圈棉”行為。
加強銷售環節的監管
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摻雜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問題。對各環節發現的質量違法行為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嚴重質量違法行為要依法追究棉花經營加工者的法律責任。
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
(一)要健全棉花加工企業信用分級評價體系,科學評定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對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實行分類監管。
(二)要完善棉花加工企業公示制度,建立“黑灰名單”。每年新上市前,要配合自治區發改委、工商局等部門對符合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要求的棉花加工企業進行聯合公示。未經聯合公示的棉花加工企業不納入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信息平臺,開具的發票不作為兌付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的有效票據。同時,根據上年度棉花加工企業的棉花收購經營情況和誠信記錄向社會公布列入“黑灰名單”的棉花加工企業。對嚴重失信及虛開發票參與操縱“轉圈棉”套取棉花補貼資金和虛打、套打、空打條碼等違法違規的棉花加工企業納入“黑名單”,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對違規行為輕微的棉花加工企業納入“灰名單”,加大對企業的日常監控和檢查頻次,督促其限期整改,對拒不接受整改的企業納入“黑名單”。
(三)對列入“黑名單”的棉花加工企業要暫?;蛉∠髽I公證檢驗條形碼和參與入庫公檢的資格,并在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銀行貸款等方面采取限制或禁入的聯合懲戒,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要充分發揮社會公眾輿論的監督作用,促進棉花加工企業誠實守信。
(作者單位:哈密市纖維檢驗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