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君
有意差錯的概念和預防措施各是什么?
概念:有意差錯是指工人有意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
(1)加強質量意識教育,讓全體職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建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的觀念。
(2)建立質量責任制,使產品質量具有可追查性。
(3)定期進行質量審核。
(4)組織勞動競賽,獎勵生產出優良產品的工人,懲罰生產低劣產品的工人。
(5)合理分配工作。應當把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分配給操作水平較高、加工產品質量較好的工人去完成。
引起管理者可控差錯的原因有哪些?
(1)質量意識淡薄。
(2)對質量管理的成本和質量管理方法,生產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的理解不同。
(3)生產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對產品的適用性理解不同。
(4)質量管理部門的人員很少參與產品設計和決策。
60管理人員可控差錯的防止辦法有哪些?
(1)上層管理者要在思想上重視產品質量,切實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2)有明確的質量改進計劃,擺脫“救火式”的工作方式。
(3)建立質量責任制,明確職責,充分發揮各部門執行質量職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建立專職的質量管理部門,做到組織落實。
61統計方法的用途有哪些?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數據。
(2)比較兩事物的差異。
(3)分析影響事物變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5)研究取樣和試驗方法,確定合理的試驗方案。
(6)描述產品質量形成的過程。
62調查表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明確收集資料的目的。
(2)確定為達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資料。
(3)確定對資料的分析方法和負責人。
(4)根據不同目的,設計用于記錄資料的調查表格式,其內容應包括:調查者、調查時間、調查地點和方式等欄目。
(5)對收集和記錄的部分資料進行預先檢查,目的是審查表格設計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應評審和修改調查表格式。調查表的格式多種多樣,可根據需要調查的項目靈活設計。
63缺陷位置調查表調查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畫出產品示意圖,并規定不同外觀質量缺陷的表示符號,然后逐一檢查樣本,把發現的缺陷,按規定的符號在同一張示意圖中的相應位置上標示出來。這樣,這張缺陷位置調查表就記錄了這一階段樣本的所有缺陷的分布位置、數量和集中部位,便于進一步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改進措施。
64質量分布調查表與直方圖的頻數分布表有何不同?
質量分布調查表的區間范圍是根據以往資料,首先劃分區間范圍,然后制成表格,以供現場調查記錄數據;而頻數分布表則是首先收集數據,再適當劃分區間,然后制成圖表,以供分析現場質量分布狀況之用。
65分層法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收集數據和意見。
(2)將采集到的數據或意見根據不同目的選擇分層標志。
(3)分層。
(4)按層歸類。
(5)畫分層歸類圖。
66分層法分層的標志有哪些?
(1)人員。可按年齡、工級和性別等分層。
(2)機器。可按設備類型、新舊程度、不同的生產線和工夾具類型等分層。
(3)材料。可按產地、批號、制造廠、規格、成分等分層。
(4)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藝要求、操作參數、操作方法、生產速度等分層。
(5)測量。可按測量設備、測量方法、測量人員、測量取樣方法和環境條件等分層。
(6)時間。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層。
(7)意見、觀點和想法。可按其性質、內容等分層。
(8)環境。可按照明度、清潔度、溫度、濕度等分層。
(9)其他。可按地區、使用條件、缺陷部位、缺陷內容等分層。
67畫因果圖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畫因果圖時必須開“諸葛亮會”,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把每個人的意見都一一記錄在圖上。
(2)確定要分析的主要質量問題(特征)要具體,不在一張因果圖上分析若干個主要質量問題。
(3)因果關系的層次要分明。最高層次的原因應尋求至可以直接采取具體措施為止。
(4)“要因”一定要確定在末端因素上,而不應確定在中間過程上。
(5)對末端因素,特別是“要因”應科學論證。
(6)論證合格的“要因”一定要在對策表上反映出來。
(7)其他。
68頭腦風暴法有哪些規則?
(1)領導同與會者是平等的,無領導和被領導之分。
(2)明確頭腦風暴會議的目的。
(3)與會的每位成員依次發表一條意見、一個觀點。
(4)成員可以互相補充各自的觀點,但不能評論,更不能批駁別人的觀點。
(5)當面把每個成員的觀點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
(6)會議持續到無人發表意見時為止。
(7)將每個人的觀點重述一遍。
69描述現有過程的流程圖應用程序有哪些?
(1)識別過程的開始和結束。
(2)觀察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
(3)規定在該過程中的步驟(輸入、活動、判斷、決定、輸出)。endprint
(4)畫出表示該過程的一張流程圖草圖。
(5)與該過程中所涉及的有關人員共同評審該草圖。
(6)根據評審結果改進流程圖草圖。
(7)與實際過程比較,驗證改進后的流程圖。
(8)注明正式流程圖的形成日期,以備將來使用和參考。
70設計新過程的流程圖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識別該過程的開始和結束。
(2)使此新過程中將要形成的步驟形象化。
(3)確定該過程中的步驟。
(4)畫出表示該過程的流程圖草圖。
(5)與預計該過程將要涉及到的有關人員一起評審該流程圖草圖。
(6)根據評審結果改進流程圖草圖。
(7)注明形成正式流程圖的日期,以備將來使用和參考。
71樹圖的用途有哪些?
(1)企業方針目標實施項目的展開。
(2)在新產品開發中進行質量設計展開。
(3)為確定質量保證活動而進行的質量要素的展開。
(4)對為解決企業內質量、成本、產量等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開。
(5)企業承包責任制項目的展開。
(6)工序分析中對質量特性進行主導因素的展開。
(7)探求明確部門職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8)可以用于因果分析,即可以作為因果圖使用。
(9)其他。
72樹圖的應用程序有哪些?
(1)簡明扼要地闡述要研究的主題。
(2)確定該主題的主要類別,即主要層次,這時可以利用親和圖中的主卡片,亦可用頭腦風暴法確定主要層次。
(3)構造樹圖,把主題放在左框內,把主要類別放在右邊矩形框內。
(4)針對每個主要類別確定其組成要素和子要素。
(5)把針對每個主要類別的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類別的右邊相應的矩形框內。
(6)評審畫出的樹圖,確保無論在順序上或邏輯上均無出錯或空當。
73矩陣圖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1)確定系列產品的研制或改進的著眼點。
(2)原材料的質量展開。
(3)尋找產品的不良現象與原材料、設備、工藝之間的關系。
(4)擬定與示出相關聯的產品戰略方案。
(5)加強戰略審核制度并使之效能化。
(6)明確產品質量特性與負責部門的關系。
(7)明確用戶質量要求與工序管理項目之間的關系等。
74矩陣圖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制作圖形。在圖上畫出縱橫的欄、左下欄,每欄設定一個元素。
(2)分別整理各欄元素的內容,并將其填入各欄。填寫時可按重要程序或發生頻率大小順序填寫。
(3)分析各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
(4)確認關聯關系。
(5)評價重要程度。
75繪制親和圖的程序是什么?
(1)確定活動小組的討論主題。
(2)收集語言資料并使之卡片化。
(3)把卡片集中起來隨機地放在一處。
76直方圖的作用是什么?
(1)顯示質量波動的狀態。
(2)能直觀地傳遞有關過程質量狀況的信息。
(3)研究直方圖的質量波動后,可以確定在什么地方進行質量改進工作。
77直方圖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收集數據。
(2)確定數據的極差。
(3)確定組距。
(4)確定各組的界限值。
(5)編制頻數分布表。
(6)按頻數值比例畫橫坐標。
(7)按頻數值比例畫縱坐標。
(8)畫直方圖。
78控制圖的作用有哪些?
(1)在質量診斷方面,可以用來度量過程的穩定性,即過程是否處于統計控制狀態。
(2)在質量控制方面,可以用來確定什么時候需要對過程加以調整,而什么時候則需要使過程保持相應的穩定狀態。
(3)在質量改進方面,可以用來確認某過程是否得到了改進。
79常見的直方圖的形態有哪些?它們的含義是什么?
(1)正常型直方圖。說明工序處于統計的控制狀態。
(2)偏向型直方圖。可能是由形位公差要求或加工習慣引起的。
(3)雙峰型直方圖。說明數據來自兩個不同的總體。
(4)孤島型直方圖。說明過程中可能發生混雜、操作疏忽、短時間內有不熟悉工人替崗、測量工具有誤差等情況。
(5)平頂型直方圖。說明生產過程可能有緩慢因素的影響,如刀具磨損等。
(6)鋸齒型直方圖。可能是由于分組過多或測量數據不準等原因引起。
80控制圖的應用程序是什么?
(1)選取控制圖擬控制的質量特性。
(2)選用合適的控制圖種類。
(3)確定樣本組、樣本大小和抽樣問題。在樣本組內,假定波動只由偶然原因所引起。
(4)收集并記錄至少20~50個樣本組的數據,或使用以前所記錄的數據。
(5)計算各組樣本的統計量,如樣本平均值、樣本極差和樣本標準偏差等。
(6)計算各統計量的控制界限。
(7)畫控制圖并標出各組的統計量。
(8)研究在控制界限以外的點子和在控制界限內排列有缺陷的點子以及標明異常(特殊)原因的狀態。
(9)決定下一步的行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