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 李玲
摘要:
FZ/T 13040—2016《芳砜綸色織布》的實施豐富了芳砜綸制成品的考核依據。通過與FZ/T 14022—2012 《芳綸1313印染布》進行比較,深入了解標準內容,為實際運用夯實基礎。
關鍵詞:芳砜綸;芳綸1313;標準
芳砜綸是一種有機耐高溫纖維,由我國自主開發,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繼FZ/T 52016—2011《芳砜綸短纖維》之后, FZ/T 13040—2016 《芳砜綸色織布》(以下簡稱色織布標準)于2016年10月22日發布,并于2017年4月1日實施。色織布標準的實施豐富了芳砜綸制成品的考核依據,給后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芳砜綸與美國杜邦Nomex纖維(芳綸1313纖維)性能很相似,但其在抗燃和抗熱氧老化上顯著優于Nomex。為了更好地了解色織布標準,故將FZ/T 14022—2012《芳綸1313印染布》(以下簡稱印染布標準)作為參照對象,以供探討。
1 芳砜綸色織布與芳綸1313印染布
芳砜綸色織布,即由聚苯砜對苯二甲酰胺纖維(簡稱“PSA”)經紡紗、染色、織造、整理的織物。實際生產中采用陽離子染料和加載體助劑在高溫高壓染色機上染紗,再經LL-680 型(車速310 r/min)或GA747 型 (車速180 r/min)劍桿織機織造[1]。
芳綸1313印染布則是由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纖維(簡稱間位芳綸)經織造、印染整理的織物。
2 適用范圍與安全性能
色織布標準適用于服裝、家紡用以芳砜綸為主與其他纖維混紡、交織的色織布。印染布標準適用于服裝、家紡用的各類漂白、染色和印花芳綸1313織物。芳綸1313混紡印染布可參照執行。
兩者安全性能指標都應符合GB 18401的要求。
3 質量要求
3.1 內在質量
雖然芳砜綸色織布與芳綸1313印染布是兩種不同材質不同工藝制造的產品,均屬于功能性紡織品,故內在質量要求內容基本相同,僅在個別項目上略有差別,見表1。
3.1.1 密度偏差
兩標準的織物密度均按GB/T 4668執行。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不同于色織布經緯向指標相同,印染布只考核緯向。不僅如此,印染布的密度需要根據芳綸1313本色布的分類標準,結合標準附錄A制定標準考核。
3.1.2 力學性能
兩標準的力學性能測試方法相同:斷裂強力的測定按GB/T 3923.1條樣法執行,撕破強力的測定按GB/T 3917.3梯形法執行。單位面積質量在150 g/m2以下織物其斷裂強力、撕破強力按客戶協議要求。通過比較可以觀察到,色織布的力學指標整體上比印染布低,這主要是由芳砜綸分子以及超分子結構決定的,所以芳砜綸通常會與其他高性能纖維混紡來改善其力學性能。
3.1.3 阻燃性能
芳砜綸和芳綸1313阻燃性能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反復洗滌而降低或者消失,評價阻燃性能主要有氧指數法、垂直燃燒法、傾斜燃燒法等。
FZ/T 13040和FZ/T 14022中的阻燃性能都需要經過GB/T 17596—1998中第7章的要求進行洗滌,再根據GB/T 5455垂直法測試其燃燒性能。續燃時間、陰燃時間和損毀長度的考核指標兩者均保持一致,不同的是色織布沒有將極限氧指數納入考核范圍。
3.1.4 熱穩定性能
熱穩定性能是材料在受熱與持續升溫條件下各項物理與化學性能穩定性的綜合表述,是耐高溫材料的一項重要性能參數。色織布采用了GB 8965.1—2009《防護服裝 阻燃防護 第1部分:阻燃服》附錄B測試熱穩定性,印染布用的是標準自帶的附錄B方法。兩者測試方法基本相同,只不過GB 8965.1—2009的附錄B 增加了洗滌要求,干燥箱的溫度分為三個等級:A級(260±2)℃、B和C級(180±2)℃,A、B、C對應的是阻燃防護服的三個級別。印染布標準的附錄B則要求溫度為(260±2)℃。
3.1.5 水洗尺寸變化
色織布與印染布的水洗尺寸變化率的測定方法相同,區別在于色織布要求洗滌程序4A,干燥F;印染布要求洗滌程序3A,干燥F。
3.1.6 色牢度
在色牢度測試項目中,色織布與印染布有著明顯的差異。
(1)耐光色牢度
芳砜綸耐光性能較差,但是色織布卻未考核耐光色牢度。印染布的耐光色牢度按照GB/T 8427—2008中方法3執行,且當耐光色牢度按一等品考核時,淺色允許降一級,其中深、淺色程度按GB/T 250標準,5級為深色,2級及以下為淺色,介于兩者之間為中色。
(2)耐皂洗色牢度
色織布與印染布均采用GB/T 3921—2008中A(1)方法,印染布要求使用多纖維貼襯。
(3)耐摩擦色牢度
色織布與印染布均按GB/T 3920執行。在GB 18401—2010中耐干摩擦色牢度A類為4級,B類和C類為3級,所以色織布在耐干摩擦色牢度評級時需要從嚴判定。
(4)耐汗漬色牢度
芳砜綸色織布不考核耐汗漬色牢度,芳綸1313印染布根據GB/T 3922—1995執行,要求使用多纖維貼襯。
(5)耐熱壓色牢度
根據標準GB/T 6152—1997,耐熱壓色牢度分為干壓、潮壓和濕壓。色織布與印染布均采用潮壓法,指定溫度為(150±2.0)℃。
3.2 外在質量
色織布的外觀質量包括幅寬偏差、色差、緯斜和布面疵點,而印染布只考核局部性疵點和散布性疵點兩項。具體的測試方法,彼此有著各自的規定。
4 其他要求
色織布標準在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方面有著明確的描述,而印染布檢驗規則、標志和包裝引用了FZ/T 10005和FZ/T 10010。
在規范性引用文件中,色織布和印染布都直接和間接引用了GB 5296.4。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3月23日,國家標準公告發布,GB 5296.4—2012由強制性標準正式變更為推薦性標準GB/T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并有兩年的過渡期。在這種情況下,色織布和印染布的使用說明仍應符合其要求。
參考文獻:
[1] 周明華.芳砜綸色織面料研發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化[J]. 上海毛麻科技, 2013(4): 22-25.
[2] FZ/T 13040—2016 芳砜綸色織布[S].
[3] FZ/T 14022—2012 芳綸1313印染布[S].
(作者單位:韓非,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纖維檢驗所;李玲,福建省纖維檢驗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