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美篇”圖文,兩天“蜻蜓點水”,竟然撩動了近萬人次心的共振。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作為一名作者,在這個“用點擊投票”的年代,筆者第一次體會到了一種網絡帶來的幸福,體會到了責任,有所思、有所悟。

最近,在上級組織下,筆者有幸先后走訪了兩個礦山,一個儲量接近枯竭,另一個仍然是主力。走訪匆匆,但礦山的變遷、礦山人的微笑以及山的厚重深深地感染了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兩個晚上,寫就了兩篇“美篇”圖文——“走進豐山”和“走過赤馬山”發到了朋友圈。
這個年代變了許多,比如不論是坐車、開會、休閑,不論是同學、同鄉、同事、同好,好像都有朋友圈,人們有時間就在看手機,自媒體盛行、選擇多元化、經濟社會新常態。讓筆者感到意外和感動的是短短時間里兩篇文章有近萬人在瀏覽。礦里的朋友告訴我,退休的、在職的,好多人在轉發,在文章里面“找自己”。
兩天“蜻蜓點水”,竟然撩動了近萬人次心的共振。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作為一名作者,在這個“用點擊投票”的年代,筆者第一次體會到了一種網絡帶來的幸福,體會到了責任,有所思、有所悟。
實現“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導向引領、文化引領”,是中國夢的“翅膀”。在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擔著更加復雜、更加艱巨的任務,面對網絡的沖擊,紙媒在衰退,電視媒體在轉軌;而當今社會,各種聲音千帆競發,觀點表達百舸爭流,多元化的社會構成決定了利益訴求的多元化。我們在加強網絡監管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實現網絡平臺的“主流”引領。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引,任何時候不懷疑、不動搖;必須堅定不移地宣貫“四個自信”,理直氣壯地傳播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不移地頌揚核心價值觀,傳遞感動、感恩、感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現實、最集中的體現,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必須利用網絡平臺,把學習宣傳、貫徹系列講話作為重中之重,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使理論宣傳更加具象化、生動化,使廣大干部群眾真正讀懂、學通、悟透。
改革開放以來,黨對一個好的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要求是“會說、會寫、會做”;那么當今,我們要做到“會網絡、當網紅”,前者是時代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后者則是受眾所反饋的最好評價。
強有力的陣地建設,是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作用的保障,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網絡陣地建設的頂層設計。愚以為,一是要完善企業“新媒體”和“微平臺”工作管理制度,做好頂層設計。按照集團公司、二級廠礦公司、基層黨支部、班組四個層級,落實“一崗雙責”要求,編制新媒體、微平臺操作手冊,實現優勢整合;建立健全“網上”“網下”協同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同頻共振;將網絡陣地的建設、運行納入同級崗位責任制考核。二是積極探索“互聯網+中心組學習”課題研究,引領在線學習,組織互動交流、傳播學習成果。比如有些單位開展的微黨課競賽、微言論征文等,好的作品要得以充分的展示、交流。三是利用網絡優勢,建立起網上解決職工思想問題的管理閉環。對中央大政方針、集團公司重要會議精神、離退休待遇、大病救助等,可以通過組織網絡宣講,解讀重點、展示前景、釋疑解惑、引導參與。四是助力管理提升。利用新媒體開展管理點評、安全曝光、普法宣傳、先進人物事跡投票等,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網絡陣地的運用必須把握時代的節奏和網絡輿論傳播的規律。筆者以為,要在“準、新、微、快”四字上下功夫。“準”,除了真實性外,要把準方向、把好導向;“新”,表達方式要新、方法要新,比如美篇、直播新聞、互動新聞、大數據新聞、網絡評選等等;“微”,短小精悍、微言大義,力戒長篇大論,;“快”要講求時效,過時則無味。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我們每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都承載著提升自我、提升團隊、不負使命的艱巨任務。在這個網絡的年代,我們必須成為網絡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在企業提質增效、克難攻堅中再展新作為,再做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