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棟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曾警告朝鮮,“他們將面臨世界上從未見過的烈焰與怒火”。新年伊始,朝鮮沒面臨“烈焰與怒火”,特朗普總統倒先迎來了《烈焰與怒火》。邁克爾·沃爾夫的這本新書,聲稱揭示了這位總統的“獨家內幕故事”,想證明“特朗普現在竟是以這樣的精神狀況和處事方式來擔綱總統重任”。
書一發布引來巨大關注,但也有著不少質疑和批評。該書作者沃爾夫以發表聳人聽聞或無法被證實的材料出名。這本書也被認為是“小說”,更重解釋和評論而不是準確性。但問題恰恰就在于這本書的“不準確”。
這本書中稱,特朗普始終抱有“玩票”心態,根本沒指望贏得大選。問題在于:就是這個“玩票”的,卻被美國人民選為了總統。這才是最重要的。競選過程已經昭示了美國政治的一些深層問題。特朗普不是通過比拼內外政策主張,而是通過一次次對競爭對手的冷嘲熱諷上臺的。在這一過程中,雖有聯邦調查局“不太謹慎的介入”等因素,但實質上卻體現了美國選民對所謂建制派精英民主政治的厭倦與逆反心理。特朗普“玩票”玩成了總統,就像一個京劇票友玩票玩成了明星,在美國人看來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的。沃爾夫通過“玩票”特朗普,也掙得了名氣和錢,也很正常。但一個大國的政治,能被輕易地以這種“玩票”姿態來對待,這對美國自身和世界,都是一個風險。
美國社會對政治的態度日益輕浮,這不僅是對美國自身安全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民主政治的嘲諷。特朗普是美國人民選出來的總統,但美國的很多精英致力于并非常享受對他的嘲諷。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和思維理性。但事實上,嘲諷特朗普就等于嘲諷特朗普的支持者,就等于宣布美國是由理性和非理性兩個群體組成的。這不僅是對美國社會的不尊重,事實上也動搖了民主政治的基礎:選民具有類似的政治理性和性質,所以才應該有相同的政治權利。
美國政治結構正面臨嚴峻挑戰。在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結構中,立法機構是地方的,也自然是分裂的、多元的。而總統,由于其權力來源和行政權力的集權特征,成為美國政治中統一、聯合的力量來源。一定意義上,今天美國總統的職權,是以美國建國之初漢密爾頓聯邦主義精神為基礎的。但總統的權力是不確定的,經常體現為其利用手中的行政資源,去“說服”其他人和政治勢力的能力。前總統尼克松就曾試圖根據另外一種“瘋人戰略”模式執政。尼克松試圖告訴他的對手,自己是不可預測的,是被恐懼的和應該被尊重的。但這一模式,最終證明不可持續。
不管原因如何,特朗普總統至今沒體現出“說服”其他人的意愿和能力,也沒體現出通過“發瘋”而讓政治對手屈服的能力。在國內,雖然共和黨在兩院中都占多數,但特朗普至今只通過了一部減稅法律。甚至是行政體系內部,美國也沒真正進入“特朗普時代”。在800多個局級以上官員中,特朗普任命的不到百人。根據皮尤公司民調,在特朗普執政第一年里,美國兩黨的黨派差異進一步擴大,美國政治變得更分裂了。在國際上,盡管特朗普稱自己辦公室的“核按鈕更大”,但并沒能讓朝鮮屈服。
這一狀況已經影響到美國的民主形象。盡管有人說,美國民主的成熟就體現在,即使沒有總統,美國政府可以照常運行。但總統是美國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美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最主要象征。一個沒有總統參與和領導的政治模式,還可以被稱為美式民主政治嗎?
過去2年來美國的政治生活,已經昭示了美國社會的一個趨勢: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不惜一切追求勝利和利益,成為一個新的價值指針。美國人本來樂于談論責任和道德。無論是真是假,美國都有一些人樂于在國家利益之上包上一層道德外衣。這一群體,對于維持美國政治的運行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看起來,美國政治和社會運行所依賴的這個群體,正表現出萎縮的趨勢。
在這個意義上,《烈焰與怒火》這本書對特朗普也可能會有利。美國社會已經分裂,特朗普不可能討好所有人,甚至已不能取悅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鞏固自己的支持群體,就比與反對者妥協更加重要。特朗普的支持者們長期認為,美國總統被一群政客和說客包圍著,早就不能本著美國國家利益正常行使自己的職權。特朗普是一名“叛逆型”總統,一直遭受美國建制派政治精英的打壓和詆毀。這本《烈焰與怒火》,會被當成建制派詆毀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又一例證。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的支持者們可能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站在特朗普身邊,繼續給他支持。▲
(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
環球時報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