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許多中學生都有很多的渠道獲得信息,同時,學生思想觀念的更新速度超過了課堂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那么,在學校的日常教學中,應該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層面和心理層面的引導和疏通?一個有效的研究方向就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二者正確地聯系起來。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
(一)思想政治教育抑制了個人的發展
有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愛集體、愛社會,不顧及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條主義教育,只有一些空話和套話,對學生的實際生活起不到指導的作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核心,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經過不斷地發展,理論體系豐富且科學,能夠指導生活實踐。
(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一線教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傳授認識事物的知識,強調認知水平的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更多的關注客體的內心和情感,強調內心真正的認同。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兩者的立論基礎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社會工作范疇,具有政治性,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服務。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學門類下的科目,其主體是受過專門教育和培訓的人員,其目的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
兩者的主要內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等為無產階級服務的理論灌輸。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側重于研究學生的心理形成和發展,主要包括感覺和知覺、需要和動機、能力和人格等內容。
兩者的工作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當堂授課,通過知識的灌輸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主要圍繞學生的思想和認知問題展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測量以及開展調查問卷等形式來觀察和分析心理問題的,主要圍繞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展開。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指導。心理健康教育中獨特的分析以及測量等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是近代以來才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因此,其系統還不夠完善,部分層面存在著缺陷。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指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掌握認識世界的科學的方法論,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后再從心理活動入手,結合學生切實出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疏導。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的策略
(一)培養“雙專”隊伍
為了更好地促進兩者的有效結合,建立一支專業化的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專業化隊伍的建設,主要表現為教育主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咨詢師是保證兩項教育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心理咨詢師的溝通、交流、融合,是保證兩項教育活動有效結合的基礎。
(二)建立系統化體系
現階段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仍然需要加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首先要開設專門的課程,解決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其次要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心理問題具有差異性,心理咨詢室的設置,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明顯的滯后性,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許多陳舊的意識和工作方法并不能解決學生現階段所面臨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緊跟時代的步伐,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同時,只有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才能推動兩者的發展,才能促進兩者的有效結合。
(四)發揮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作用
對學生的教育并不是通過單方面就能夠達成的,而是多個層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不能只把學生的教育全部依賴于學校,社會大環境不僅要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物質基礎,還需要為其營造良好的精神氛圍,同時,家長是孩子行為模仿的重要對象,因此,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把社會、學校、家庭聯系起來,不僅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有利于兩者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徐玉芳,郭小磊,郭彥霞,魯晶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度探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0(09):14-15.
[2]張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J].學理論,2015(3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