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
摘 要: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成果集中表現。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把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抓好,充分尊重小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好小學生的閱讀度習慣,在完成規定的閱讀教學目標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有了很大一部分。作為教師來講,既要幫助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小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一、幫助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所以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對一件事情的熱情度也不會持續太久,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較難的教學內容時,更加難以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培養其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習的熱情度也能得到長時間保持。雖然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如果沒有去做某件事,自己就會覺得不自在,這是自主能動性的典型體現。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小學生閱讀習慣進行培養,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開展教師和學生誦讀課文的環節。因為學生在進行課文誦讀的過程中會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思考,能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有情感的誦讀課文的能力,對作文感情有另一番思考。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文誦讀,促使學生在課文內容誦讀中進行情感體驗。學習是無界限的,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到,閱讀學習不僅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在課堂外的宿舍、食堂等都可以作為閱讀知識的地方,讓學生拓寬眼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體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二、合理設置閱讀場景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閱讀法是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造性相對應的情境,以“引人入勝”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閱讀對于學生的難度,增強學生的閱讀效率。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低,對于難度偏大的閱讀資料不能很好的閱讀和理解,長此以往會降低小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意識懶散,缺乏積極性,無法融入到課堂中,甚至產生抵觸心理,最終影響學生的進步。針對此類現象,情境閱讀法應運而生,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來促進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學習的能力,旨在促使小學生快速理解閱讀內容,確保學習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在情境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展示閱讀情境的豐富性,避免單一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影響情境閱讀的發揮效率。要不斷的豐富情境閱讀的內容,如可以采用游戲情境,使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閱讀的快樂,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快樂的投身于學習之中。還可采用故事情境,使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體會閱讀的快樂,并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或者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等充分激發小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這對于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十分有利。情境閱讀法的實施,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環境,讓每位孩子都能夠快速的融入到學習之中,集體之中,對于促進學生閱讀十分有效。
三、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空間
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學習的起始階段,對于學生來說在這個階段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畫圖”的良機,為此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閱讀方法、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技巧等方面的培養,同時積極為學生創造閱讀的機會,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空間,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們的閱讀起到實效性的收獲。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和學生共同協商,建立一定的讀書匯報制度。比如說堅持在語文課課前5分鐘,,安排一到兩名同學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同時與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共同探討自己在閱讀中的問題或者疑惑,這樣補給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矯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不足,而且還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為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空間,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定一定的閱讀制度。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天性好動,喜歡玩耍,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的閱讀需要教師監督。當然督促學生閱讀這在課內會很容易實現的,但是在課外卻不容易得到保證。為此,教會可以對學社能夠的閱讀指定明確的制度要求,比如說要求學生每天摘抄一些自己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優美的詞、句,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每周定性考量的作樂之一。又比如說指定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并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等方式檢驗其閱讀結果,從而不斷督促學生開展閱讀。相信在教師的督促下,學生的閱讀就有了時間和空間的保障,時間一長學生也能逐漸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從而為學社能夠的終身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對于小學語文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小學生學好語文的決定性因素,小學生要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提高學習效率和提升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從而實現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質的飛躍。教師在教學方式中應秉承著不斷創新的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質量,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提供夯實的基礎,以及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李海燕,臧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2]李芙蓉.情感,讓語文教學如此美麗[A].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
[3]王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5):89-89.
[4]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5):325-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