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寶瑩 沈業 黃志歆 鐵紅丹 閆英慧
【摘 要】從情感化設計的角度出發,探索當代城市文化景觀設計在特色城市形象規劃中與情感化設計相融合的途徑,并以“寒地黑土”區域綏化市為例。希望在未來文化景觀設計過程中,更加關注人類的情感,使未來的城市文化景觀設計更加人性化,更加深入地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提升城市的獨特文化形象。
【關鍵詞】“寒地黑土”;城市品牌文化;文化景觀;情感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05-01
人們會對身處的環境形成客觀的感受,這種客觀的感受通過人們的視覺、聽覺、味覺等反應所表現,再加以運用人們的肢體動作或情感思想體現出來。人們周邊生活的環境因素有時會把人們的思想帶回到舊時記憶和美好生活之中。人的情感就這樣與城市的文化景觀有了密不可分的關聯。情感化設計初次被提出是在計算機用戶中心設計和產品設計領域,而后才進入家具、室內空間等方面。人的大腦中的情感支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一次科學實驗中表現為:人的大腦思想情感在很多無法避免的形式之中起著重要作用,除了這些感性的因素,理性的決策有時也會被支配。人們這些感性需求便是促使情感化設計融入到文化景觀設計的關鍵。
一、文化景觀設計情感化三個層面的表現
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提出,在景觀的設計情感中,把人對事物的情感水平從淺至深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本能層面,其次是行為層面,最后是反思層面。進而產生人們所指的感官感受、行為感受、思想感受。因此也可以將其運用到景觀設計領域之中。景觀設計不僅包含建筑設計、規劃設計,還包含其他諸多設計的思考,例如有自然的因素和人工的因素。其中自然和人工因素中共同包含的有色彩和形狀等,在最后的反思層面中人們的情感會得以輸出。下面我將從三個層面分析情感表達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一)感官層面景觀設計的情感表現
人們在文化景觀設計之中往往是通過事物的感受而獲得的,即外在形式的感受。人們通過視覺、聽覺、味覺等形成對外在事物的客觀感受。例如在自然要素中,人們通過視覺看到綠樹成蔭,通過嗅覺感受遠處的陣陣花香;在人工要素中,人們在山野之中看到樓亭等,通過這種感官上形成的對外在客觀世界的感受。除此之外景觀設計還可為人們提供功能性的作用,例如公園中的景觀建筑大多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二)行為水平層面景觀設計的情感表現
人們在行為水平層面中,更多的把事物的外形和行為聯系起來,然后在一定的情景中將行為與造型相關聯。數碼產品的產生是人的情感與功能碰撞的火花,通過行為控制功能的設計,例如在屏幕的感觸上;在文學手法當中,也同樣會有應用,例如情景交融。作家也會把景觀設計運用到文學之中,通過景觀來表明現實生活是十分不錯的手法,例如,春夏秋冬的自然因素可用以表示時光的推移,還可以通過特定節氣里所具有的特定氛圍來表現。同時在景觀設計之中創造意境還體現在時間的融合,觸景生情。
(三)反思層面景觀設計的情感表現
景觀設計的反思層面在于情感之中事物上的情感形式的象征,事物設計的外形與其要表現的功能、文化、情感密不可分。景觀設計暗藏著城市中文化的內涵和思想。文化形式有多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對聯就屬于其中一種;在藝術形式方面,依然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墨畫和書法作為代表。景觀的反思層面從情感上表現著城市的文化,將城市的歷史與觀念融入城市之中。
二、以“寒地黑土”區域城市綏化市為例
在世界版圖中有三大片廣裹無垠的黑土地,綏化市就是一個典型。本文以綏化市為例,研究文化景觀在規劃特色城市形象中的情感化表達。為此綏化市還創立了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將寒地黑土作為城市特色,在建筑、景區的設計上,也最大程度地彰顯了寒地黑土的特色,并且通過媒體的形式,大力打造寒地黑土的城市標志。還鼓勵作家對寒地黑土進行文學創作。一大批的以寒地黑土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應運而生。綏化市還通過對外經貿活動叫響“寒地黑土”這一品牌。為突出寒地、黑土、綠色這一主題,精心開展系列活動,使綏化“寒地黑土”成為會上一道靚麗風景線。真正實現了文化景觀在特色城市形象規劃中的情感化表達。
三、結語
通過三個層面在情感上與文化景觀的融合,人們的情感在城市的文化景觀創作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情感寄予事物然后通過創作形成景觀,是使世界景觀繁復之多、各具特色卻依舊源源不斷地發展到今天的重要源泉。文化景觀創作的存在改變了現代城市所帶來的冰冷,在生活之處為人們增添著絲絲溫暖。城市文化景觀與文化相結合,更好地彰顯了城市的特色,使城市與城市之間各具不同,在文化景觀設計之中保留和發揚城市的人文氣息文化景觀。在此,希望通過本文對文化景觀設計與情感的解讀,能夠為未來的文化景觀設計的深入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培.城區景觀規劃與地域視覺識別設計研究[J].西北大學,2012(01).
[2]王婷婷.從微電影傳播看微時代城市文化的構建[J].青年記者,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