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輝
【摘 要】隨著中國國內的信息交流日趨頻繁,音樂選秀節目對國內的信息傳播影響力日益增大,特別是網絡的出現,使其對國內進行信息傳播越來越方便和暢通。本文主要是通過借鑒音樂選秀節目的優勢,從而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方面得到突破性的啟示。
【關鍵詞】音樂選秀節目;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
中圖分類號:J61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35-02
“音樂選秀節目”是指一種以音樂為表現內容,以聲樂或器樂為表達方式,以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絡為傳播媒介,以比賽為競爭方式來選拔優秀音樂人才的節目形式。
隨著中國國內的信息交流日趨頻繁,音樂選秀節目對國內的信息傳播影響力日益增大,特別是網絡的出現,使其對國內進行信息傳播越來越方便和暢通。而高校“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群體的外語水平較高,對網絡的使用頻繁,使得其對國內媒體的接觸相對較多,加之其對新生事物接收快,因此音樂選秀節目在大學生當中的影響力也就相對較大。
音樂選秀節目在傳播先進的思想和理念的同時,也會夾雜一些不良的價值觀念,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音樂學”專業大學生思想非常活躍,一旦有重大的聲樂選秀賽事、器樂比賽、鋼琴比賽等等就極易參加報名。如國內的湖南衛視的明星學院、超級女聲、超級男聲,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中央三套的星光大道、青年歌手大賽、青年器樂大賽等;國外的美國達人、英國達人等。它們的出現體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價值觀以及在文化多元化情況下不同人們心理需求的多樣化和平民意識、自我意識的崛起。
因此,通過音樂選秀節目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的啟示研究,來幫助我省高校和相關政府部門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更好地發揮音樂選秀節目對我省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的正面作用,積極培養和鼓勵我省高校“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學習和參加這樣的賽事,從而推動我省音樂文化事業的發展。但最主要的還是要借鑒音樂選秀節目的強大優勢,來思考如何改善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的專業培養,從實踐教學方面可以得到很多啟示。
一、提倡舞臺實踐教學中的多元評價機制
筆者通過對音樂選秀節目的研究,發現大多成功舉辦的音樂選秀節目都會有目的性地選擇相應類型的導師以及相應類型的選手,采取的評價標準既有專業導師或者專業評委的評價,也有媒體、觀眾還有網友的評價。評審團也分為專家評審團與大眾評審團。甚至還參考親友團與粉絲團的參與意見。音樂選秀節目中通過運用多元化評價機制而走出來的優秀選手如:梁博、平安、陳楚生、張靚穎、朱之文、劉大成等嶄露頭角并逐步被大眾接受而喜愛。相反單一的以專家評審的一些地方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卻火不起來。多元評價機制對音樂選秀節目很重要,同時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也是十分關鍵的。
(一)多元評價機制在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教學中的實施。在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中可以借鑒音樂選秀節目的多元化評價機制進行實踐教學,例如:音樂學專業中的聲樂專業學習,打破原有的一個固定聲樂專業教師教授一個聲樂專業學生,可以按照班級授課的形式,以月為單位,按照不同的時段安排不同的聲樂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在聲樂實踐教學中真正地實行多元評價機制。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接受到不同的聲樂專業教師所給的聲樂知識,吸取眾多聲樂專業教師的精華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聲樂演唱水平。
(二)多元評價機制在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考試中的運用。在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中也可以借鑒音樂選秀節目的多元化評價機制進行對音樂學專業學生的考核,可分為全體教師評價、教師對不同教師的學生相互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不同專業教師的評價等多方位、立體式的綜合評價,讓評價更合理。同時,可以建立導師制,增加學生與教師接觸的頻率,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導師所給出該學生的指導意見也將作為該學生的最后考試評價的參考。
二、增強舞臺實踐教學中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指個體對共同行動及其行為規則的認知與情感,是合作行為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人的合作意識是隨人整個心理和行為活動能力的增強而逐漸發展的。合作意識需要通過某種活動,通過人和人的交往過程,通過共同完成任務與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責任的共同承擔的關系去培養。通過對音樂選秀節目的思考給了筆者很多啟示,音樂選秀節目中的表演,不光是自彈自唱,自我欣賞,更需要團隊合作。事實上,只有團隊合作相對較好的節目才能取得成功,比如口碑較好的《中國好聲音》與《我是歌手》,從評委、歌手到編曲、樂隊、企宣、樂評人等全方位合作,最后才讓這兩個節目從眾多的音樂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
在舞臺實踐教學中更要增強合作意識。首先,音樂學專業大學生需要培養多能型人才,增強課程設置之間的合作意識,要改變原有的“一專”培養模式,從而要培養一專多能型的人才,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郭聲健教授在《美國音樂教育考察報告》介紹,美國注重音樂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必修課少,選修課多。將基礎課程視聽練耳、音樂理論、音樂史,在考試中設置相應的級別。選修課包括音樂技巧課,有聲樂、鋼琴、器樂、舞蹈、作曲、編導、伴奏、器樂編配等。一進大學校門除了上必修課,還需上選修課,并需要經過嚴格的考試與實習,才能獲得中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書。其次,在實踐教學中要注意合作意識的培養,在聲樂專業學科中應注意培養合作意識的方面比較廣泛,例如:聲樂教師與聲樂專業學生的合作意識,演唱者與伴奏者的合作意識,排練二重唱、三重唱、小合唱、大合唱中的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都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內容。
三、加強舞臺實踐教學中的實戰訓練
音樂選秀節目中的舞臺實踐是可以充分借鑒的,表演者在舞臺上的表演是非常到位的,可以鼓勵學生盡可能地參加各級各類音樂比賽和演出來提高學生們的舞臺實踐水平。舞臺實踐教學中的實戰訓練可采取音樂選秀節目中的導師制手段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點評,讓學生自己做實踐演出匯報的表演者和主持人,鍛煉他們的舞臺表演和主持實踐能力。
郭聲健教授在《美國音樂教育考察報告》描述了一場美國普通中學高水平音樂會,介紹了音樂會的組織者是大學二年級的一名實習生。雖然組織者一是大學二年級學生,他的音樂實踐經驗卻十分豐富,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有上舞臺表演的機會,這就充分說明了一定要加強學生們的舞臺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活動對于舞臺實踐教學中的實戰訓練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綜上所述,音樂選秀節目對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專業培養的啟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實踐教學方面是彰明較著的,有了專業培養啟示后的實施過程是十分漫長的,需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和努力。對音樂選秀節目要實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正確審視它,為音樂學專業大學生的專業培養獲得更寬泛的研究思路。
參考文獻:
[1]郭聲健.美國音樂教育考察報告[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劉京林.大眾傳播心理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3]戴元光.傳播學研究理論與方法[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4][美]艾爾·巴比著.社會研究方法(第十版)[M].邱澤奇譯.華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