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媛
會計是一門理論系統性與實踐應用性并重的學科,而《企業財務會計》是繼《基礎會計》之后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只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才能系統、全面地理解會計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學會進行企業日常經濟業務處理,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專業理論的抽象、復雜深奧常常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掌握。而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剖析會計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會計實踐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就談一下教學過程中會計案例教學法運用的一些體會。
一、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會計專業的課程并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借助于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現搬現用就能得出全部答案的學科。特別是現在的中職學校學生,基礎較差,接受知識的能力較慢,雖然他們在學校能夠較好地學習和掌握會計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但是對于如何用會計理論來指導實際工作、如何來處理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各樣復雜問題,則往往顯得束手無策。案例教學法能夠將掌握理論知識與發展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引入到社會實踐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知識,充分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以便他們一出校門就能上崗。通過案例的分析與探討讓學生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會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及實際工作的能力,這也正是會計案例教學法所能達到的效果,也體現了這種方法在會計教學中的必然要求。
二、會計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一)案例的選擇
案例的選擇是會計案例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設計案例時,應圍繞課程總體教學目標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首先,案例的內容必須適應具體教學環節的需要,與會計理論相關。會計案例的選擇要反映會計職業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實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涉及某一特定單位或組織的經濟利益,給學生提供可參與的場景。其次,要選擇具有實務性的會計教學案例,可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提供會計職業實際情景特征,讓學生感受真實事件。最后,會計案例的選擇要做到難易適度,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內容太簡單,問題一目了然,就不需要討論了;如果內容太復雜,難度太大,超越了大部分學生的知識范圍和分析能力,可能會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從而產生畏難情緒,不會積極地參與案例的分析與討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案例的運用
案例的運用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步驟,主要是在課堂內展開和進行的。例如:在《企業財務會計》教學中,關于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方法的講授中就可以這樣設計:(1)教師引入案例:首先以大明公司為例介紹6月份企業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并將與本課所涉及的各種票據和明細賬通過有形的實物展示,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增強學生感性認識。(2)引導學生分析。根據資料分析企業業務特點,并將學生分為四組,每一組用一種方法進行存貨實際成本計價的核算。(3)啟發思考:根據學生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和綜合分析,讓學生自己總結大明公司存貨按不同計價方法所計算出的結果有什么不同,哪一種更適合企業。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每一種計價方法的核算而且還懂得了每一種方法的適用類型及優缺點。(4)教師概括與總結:通過以上討論分析,學生充分理解了存貨實際成本計價的主要內容,并掌握了每種計價方法的運用,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掌握了教學內容。而且也可以帶動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
(三)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的實質。會計案例討論旨在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學生可以分別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一會計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辯論,形成熱烈討論問題的氣氛。教師應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使學生緊緊圍繞著案例的主題。例如在債券學習的案例中,讓學生去討論買方和賣方不同的賬務處理方法,老師則在學生討論比較成熟的時候提出新的問題,如當債券以不同的價格發行時,雙方又該如何處理?這樣來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對會計案例廣泛地討論后,應要求學生在獨立進行案例分析和進行賬務處理時,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分析和討論后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拓展思維,理順賬務關系,掌握方法。
(四)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案例分析報告是學生對案例思考與討論后的總結,是對所學知識的歸納,因此,每次案例教學后都要求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這樣可以加深對案例的認識,強化職業道德和經濟意識,并且能極大地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領。”實踐證明,會計教學中引用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所學知識,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使教師從整個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改進了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形式。因此中職學校企業財務會計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對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會計專業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