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漢
摘要:研究分析了企業戰略管理缺失的表象和原因,提供了解決企業戰略管理缺失的策略和方法,為企業更好地進行戰略管理做出了深層次思考。
關鍵詞:組織效能;企業戰略管理;財務管理;結構體系
前言
當前企業在策劃和設計戰略目標和發展體系中存在不成熟、不系統等問題,造成戰略目標的不明確、管理工作的不系統、企業經營的不到位等問題。企業要正視這些問題,探尋解決企業戰略管理缺失的策略和方法,強化企業戰略管理工作,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紛繁復雜的企業運行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企業戰略管理缺失的表象和原因
1、戰略管理工作組織效能低下
無論是戰略管理者還是企業經營決策者在經驗上和認識上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和缺失,這導致戰略管理中不能形成系統、科學的規劃和方案,出現戰略管理的效能低下和結構障礙,特別在主觀意識上和日常工作中更因上述原因表現出戰略管理工作的組織效能不足,帶給戰略管理的制約和影響。
2、企業財會管理工作滯后
財會管理與戰略管理既存在相互的交叉,同時也有相互的獨立性,這就形成了二者間一旦出現一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將會造成另一個領域的低效和困難。如果財會管理滯后于企業實際,那么相關的戰略管理工作將難于開展,出現資金風險、經營風險對戰略目標的影響,不但會給企業造成經濟和收益上的直接損失,而且也會給戰略管理造成失控的風險。具體來講財會管理工作在兩個環節影響和限制戰略管理的實施和開展,一是,落后的財會管理會造成專業人員的技能和素質不適應戰略管理的問題,特別是財務人才和人力資源建設和發展上如果沒有交流、提升和激勵機制則會形成財務管理工作低效率、高風險,不能確保戰略管理的有效落實,企業失去穩定、科學發展的人才、工作和管理前提,影響戰略管理目標的實現。二是,財會管理工作與戰略管理出現相互的分離,一些企業機械性地割裂了戰略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沒能將創收、運營、成本等關鍵內容和核心工作列為戰略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企業出現了戰略管理與財務管理上的沖突和矛盾,導致企業資源的浪費和低效率,制約企業戰略目標和長期成長目標的影響,出現了企業管理方面、系統方面、戰略方面發展的制約。
3、企業戰略管理結構體系不完備
不完備的結構和不科學的體系對戰略管理工作的執行和落實無疑是巨大的制約和重要的影響,而很多企業沒有完善和優化戰略治理結構的認識,導致戰略管理失去與企業實際和行業特點的結合,失去戰略管理的科學性,造成戰略管理體系的冗余、低效等問題出現。典型性的問題有:一是,戰略管理工作沒有科學的定位和系統的分析,這是由于企業戰略管理者和實際經營者沒有科學管理的理念,不能緊跟發達國家和世界先進的戰略管理思想與理論,制定的戰略管理失去基礎性和共你高興,難于做到對工作準確定位和有效管理,制定的戰略管理方案和設計只是一系列陳舊方法的機械拼湊,實施的戰略管理規劃只是各類管理思想的簡單堆砌,造成戰略管理持續理論、體系、層次上的問題,在根本上造成戰略管理的缺陷和不足,影響戰略管理的準確性、規范性和方向性。二是,戰略管理的實施體系建設滯后,出現了戰略管理從制定到實施上結構不暢通,戰略管理從考核到反饋上體系不完整的問題,對于管理的環節和細節沒有得到戰略性的約束和系統性的控制,難于有效確保戰略管理的功能性,容易出現戰略管理的資源浪費和工作低效等問題,不能建立起適于企業和戰略管理工作具體強開的實施即從和平臺。三是,戰略管理缺乏實際控制體系的支持,戰略管理既沒有反饋機制的基礎,也沒有評估體系的支撐,戰略管理難于對企業實際工作進行系統考核、全面評估和科學看看,無論是企業領導層面,實際管理者還是具體執行者都不能得到戰略管理的有效指引和幫助,難于發現企業經營和戰略管理存在的問題、缺陷和困難,既不能確保企業戰略性目標的實現,也不能有效實施戰略管理工作。
二、解決企業戰略管理缺失的策略和方法
1、提高企業戰略管理的組織效能
一方面企業管理和決策者要解決來自于戰略管理者的主觀認知和長遠眼觀的問題,要建立戰略管理必要的科學理論支持和素質知識支撐,提升戰略管理者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提高戰略管理科學性和戰略管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從企業決策者和戰略管理者的層面入手將更多的徑流和資源投入到日常事務和管理環節,確立管理工作的落實方向和實施點上的重點和要點,進而完善戰略管理工作組織體系和提升管理工作組織效能,帶給企業戰略管理與實際的進一步契合和整合,最終建立起企業戰略發展的約束與規范、支持與保障方面的基礎,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2、加強企業財會管理工作
財會管理使發現企業財務風險,系統分析企業狀態,有效避免企業損失的重要工作,對于戰略管理來講財會管理是整個體系中基礎性的核心環節,因此加強企業戰略管理必須要從加強企業財會管理工作入手。一方面,企業要制定財會人員的發展戰略,建立起財會部門和人員學習、培訓與考核的體系,不斷強化戰略管理對財會人力資源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升財務人員工作治理和業務水平,將更多的財會骨干力量送入龍頭企業和培訓機構,使他們獲得戰略思維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同時要將外部財務技能型人才和理論專家引入到企業財務與培訓體系之中,發揮“外腦”的優勢,豐富財會工作的主體,提升財務工作水平,夯實企業財會管理的工作基礎和前提,通過“送出”和“請進”兩條路徑的實施和整合,提高財務水平和管理質量,促使戰略管理工作進一步地落實,達到企業科學、高效、穩定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企業財會部門要建立與戰略管理工作的協調機制,在努力實現財會管理價值,達到企業財會管理目標的基礎上實現戰略管理目標和企業運營效益。要以企業成本核算、企業創收、企業運營等關鍵工作和系統目標為基礎展開戰略管理,從而有效控制企業運行成本,擴大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戰略價值和促進意義,在提升財會管理水平的同時,優化戰略管理的實質和內容,增加企業的現實性、系統性、戰略性的收益。endprint
3、優化戰略管理的結構體系
結構是組織功能實現的前提,優化管理結構有利于企業管理工作的落實,也有利于戰略管理目標的達成。針對企業實際和行業特點,當前優化戰略管理結構體系應落實在具體的細節之中,這樣才能確保體系的合理性和結構的科學性。一方面,要以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結合體為基礎建立起戰略管理的研究規劃機構,緊跟世界戰略管理理論的動態,有效覆蓋戰略管理的各項細節,使企業戰略管理能夠得到系統分析、準確定位,讓戰略管理規劃和設計方案符合戰略管理科學的發展趨勢,彌補一些企業在制定戰略管理中機械拼湊和簡單堆積而造成的管理理論、管理體系、管理戰略的缺陷和不足,進而提升戰略管理的工作準確性和方向引導性。另一方面,要優化戰略管理的實施體系,要理順戰略管理從制定到實施,從監督到反饋的組織關系和邏輯層次,使管理工作的實施進一步合理,使戰略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體系的約束和控制,提升戰略管理的有效性,避免戰略管理出現浪費、低效等問題,建立起適于戰略管理工作實施的基礎平臺和系統。此外,要加強也戰略管理的實際控制體系建設,要以戰略管理的反饋機制和評估體系建設為基礎,實施對戰略管理工作全面考核、系統評估和有效反饋,幫助企業找到戰略管理工作的問題、困難,確保戰略管理能夠堅定而全面地得到實施,幫助企業實現預定的戰略管理目標,實現企業戰略性可持續發展的任務。
結語
戰略管理是各類型企業推動自身成長,獲得戰略發展的管理工作基礎,由于我國各個企業存在發展歷史和管理經驗上不足的問題,戰略管理意識、戰略管理經驗、戰略管理體系上存在亟待提升、豐富和完善的部分,因此要建立企業戰略管理的研究、執行和監督部門,借鑒國外先進戰略管理思想,結合企業特點、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制定出企業科學的戰略管理策略、方針和體系,提升戰略管理的科學性,使戰略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和諧與完善,達到規范和促進企業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冉茂順.淺析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缺失與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01(17):66.
[2]鄭天龍.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缺失與應對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4,01(08):76.
[3]方超林.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缺失與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3,01(08):102.
[4]梁馳.分析企業戰略管理缺失因素與應對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3):125-126.
[5]樓文龍.引導銀行資源在支持小微企業成長中發揮積極能動作用——以北京銀行業為例[J].銀行家,2012,(04):231-232.
[6]呂永霞.我國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的發展戰略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2):98.
[7]趙晶鑫.加強現代企業的戰略管理策略的有效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08):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