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津
摘要:掃碼停車是智能化停車場在網絡信息技術支持下,利用手機終端APP進行停車費用繳納的停車場收費管理新模式。相比與傳統的人工收費,掃碼停車實現了無人化或少人化管理,降低了停車場管理成本,提高了停車計費的準確性和繳費的便捷性。使停車場管理更加規范,更具現代化,停車場車位使用效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方便了人們出行。目前,掃碼停車已在越來越多的停車場得到推廣應用,成為未來城市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對智能化停車場掃碼停車以及未來城市智能化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掃碼停車;智能停車場管理;智能城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也在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方便了居民出行。而與此同時,城市停車難、停車貴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在城市中開車出行,尋找車位成為一件讓普通居民頭疼的問題。這一方面與汽車保有量快速增加和機動車停車位建設不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停車場管理落后,車位使用效率不高有關。近年來,在城市智能化和共享經濟的發展推動下,智能停車場逐漸在一些城市中得到推廣應用。智能停車場管理下掃碼停車的方式,不僅使用戶停車繳費也更加便捷省事,同時實現了停車場管理的無人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困擾城市居民出行的“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目前,以智能化停車場為代表的智能交通成為推進城市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一環。
一、從“共享經濟”到“掃碼停車”。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資源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城市資源供給下,滿足更多人的使用需求呢?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共享”的概念。在“共享單車”取得成功之后,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共享經濟”也就成為了緩解城市發展資源矛盾的有效途徑。面對近年來城市車位緊張,停車難的問題,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浪潮的沖擊下,“共享車位”、“掃碼停車”應運而生,催生的智能化停車管理也為傳統的停車業帶來了劃時代的影響。
智能停車管理最主要的特點是實現了停車費用的掃碼支付,用戶利用智能手機掃描停車場內的二維碼即可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輕松快捷地完成付費停車的全部程序。這種網絡化、智能化的停車收費方式,不僅減少了停車場管理人員和管理成本,提高了車位使用率,同時也方便了用戶。用戶在掃描二維碼的同時,車輛和車位信息也會及時通過無線網絡上傳云端的實時大數據平臺,然后通過后臺管理系統實現了停車場功能的拓展,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智能化的停車服務功能。
二、停車場智能管理的優勢。
智能停車管理是基于互聯網功能,通過對車輛和車位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和處理來實現的。其功能的多樣化,服務的便捷性是傳統人工管理方式下難以實現的。智能停車管理的優勢主要有以下:
1、快速掃碼停車繳費。目前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來進行支付結算,避免了過去現金交費方式的諸多不便。用戶用手機掃描停車場二維碼后,可在手機上選擇車位號并繳納押金后,相應的地鎖就會放下;離開時,根據停車時間,系統會自動從押金中扣除相應的停車費用。掃碼支付,隨到隨停,準確計費,從而實現停車場的快速停車繳費,方便了用戶。
2、車位導航。智能停車場采用智能車位鎖控制車輛停放,并可實時向后臺系統遠程傳輸車位的各種狀態數據。駕駛員通過手機上網即可查詢停車場的內部行駛路線和車位使用情況等信息,從而可以以最便捷優化的方式選擇就近的,合適的停車位。車位引導有效節省了駕駛員為尋找車位而耗費的時間,緩解了由尋車位而造成的車流擁堵,提高了停車設施使用率。
3、反向尋車。在一些大型停車場內,由于空間較大,標志及環境類似,方向不易辨別,車主有時會在場內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車。智能停車管理則消除了此類問題,車主通過手機可以在停車場信息平臺快速查詢到車輛所停位置和引導線路,從而使車主可以很快找到車輛,節省時間。
4、專屬車位管理。專屬車位管理是智能化停車場的一大特點,可以避免特殊車輛需要停靠時無法找到車位的問題。專屬車位管理利用車位感知、視頻識別等技術,在停車場入口即可識別特殊車輛,并引導其進入專屬車位;當專屬車位被其他車輛占據后,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提示。
5、停車場安全管理。停車場設有帶自啟動功能的數字錄像機,當有車輛進出停車場時,電腦會自動將該車入場和出場照片進行比對,同時將影像信息自動存儲,以備交管、物管部門查詢使用。再配以場內攝像頭,從而使監控人員能夠實時監視車輛安全情況,保證停車場安全管理。
三、“掃碼停車”與城市智能化管理。
城市智能化概念的提出是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發展而來的,是把互聯網和基于感應器的物聯網整合起來,通過計算機對網絡信息的分析處理,實現對網絡內各類資源的實時掌控,從而促進城市資源的合理調配和高效利用。智能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智能交通。智能化停車“掃碼停車”網絡支付的方式,在實現停車場無人化管理的同時,可對停車場車位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并上傳至管理云平臺,從而使人們可以準確掌握停車場車位情況。
未來,在智能化城市建設中,應建立一個覆蓋全市的智能停車場信息網絡,在云端平臺實現對所有智能停車場車位的統一收費、統一監管、統一運營、統一服務,通過網絡向全社會免費發布車位信息。這樣,用戶無論身處在城市的各處,即使是在車位緊俏的醫院、學校附近,也能夠通過手機快速找到最近的車位,輕松完成停車付費。此外,用戶還可通過網絡預定停車,或是將私人車位在限定時間內對外開放共享,從而提高車位使用率,使城市停車難問題得到緩解,減少因此而造成的城市擁堵,營造城市順暢的交通環境,促進城市交通智能化發展。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門在行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各項職能的過程中,智能交通也可為其提供決策依據,實現對城市的智能化、科學化管理,創造和諧的橫式生活環境,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曉珂.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研究.中國公共安全,2007
[2]宋夕陽,張忠.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1(10)
[3]陸化普.李瑞敏等.智能交通系統概論[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