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隆冬時節,黑龍江省的農民多數都會在家里“貓冬”。不過,2017年黑龍江省望奎縣的農民不僅沒有“貓冬”,而且在秋收后開始了一場新的播種,但這次播種不是在黑土地上,而是在廣東湛江的紅土地上。
早在2015年,望奎縣龍薯聯社的農民就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種植馬鈴薯商品薯5000畝。2016年,望奎縣龍薯聯社在遂溪縣種植的馬鈴薯產量達5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200萬元,獲得利潤達600萬元。2017年,龍薯聯社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流轉土地達1.3萬畝,他們采取“政府搭橋、合作社經營、農戶兩地生產”的方式,組織27戶貧困戶和40臺套大型機械,進行“北薯南種”,每年10月中旬南下種植馬鈴薯,第二年2月末收獲,接茬種植青貯玉米,然后4月末北上返鄉種大田,蹚出了“一年三熟”種田致富的新路子。
由于在南方種植的馬鈴薯薯型好、芽眼淺、口感好,加之反季上市,商品薯可賣到6元/公斤,原料薯可賣到2元/公斤,畝均純收入高達3000元,1.3萬畝域外種植基地5個月創收1500萬元,聯合社純收入達到150萬元,貧困戶戶均收入8萬元。通過推廣從種到收“一條龍”作業的現代化大農業經營模式,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雙贏。在農忙時節,聯社每天雇用當地農民300多人,平均每天工資在70元以上,加上土地流轉的收入,一年就為當地農民創造利潤達500多萬元。
種得好,也要賣得好。望奎縣以小土豆為媒,把優質的農副產品聚集到了廣東湛江,在這里開起了望奎·農產品體驗店,讓消費者品鑒,讓消費者追捧,實現多層次、立體化銷售渠道。現在,望奎農產品實現了四種銷售模式:入駐大型連鎖超市,通過與廣東昌大昌超市聯系溝通,“望奎大米”已進入9家昌大昌連鎖超市,產品已上架;入駐物業公司,通過與遠東廣場物業協調,望奎大米已進入遠東廣場、城市假日等物業公司,實現望奎大米上門銷售;實行體驗展示,通過望奎·農產品體驗店對望奎縣農產品進行展示,并在體驗店可以品嘗望奎大米做出的米飯、米粥,通過體驗宣傳,實現在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進入批發市場,積極與湛江市大米經銷商洽談溝通,望奎大米已與湛江大米批發市場的經銷商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目前正在與望奎大米生產企業聯系供貨價格、運輸渠道等相關事宜。

龍薯聯社農民在紅土地上精耕細作
望奎縣把小土豆,從黑土地種到了紅土地,也把黑龍江現代農業的成果展示在了南粵大地上。期待今后越來越多的黑龍江農產品在南粵登陸,讓黑龍江現代農業之花開遍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