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就深圳近年來對口合作模式和經驗進行了認真調研和總結,以期對哈深對口合作提供有益借鑒。

建立以深圳方為主導的 “兩市黨政聯席會議——對口合作領導小組——對口合作平臺公司”的工作機制。兩市黨政聯席會議定期舉行,研究、部署對口合作過程中的重大發展戰略;對口合作領導小組由兩市分管經濟、建設、產業等方面的副書記或副市長擔任組長,規劃、國土、發改、工信、科技、住建、環保、國資委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研究解決對口合作體制機制創新、理念創新、政策創新、產業對接、人才交流、重點任務及重大項目的部署、利益分享、考核機制、資金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對口合作平臺公司發揮市場運作能力,負責落實重點任務、重大項目的建設及領導小組安排的其他工作。
哈爾濱市政府在對口合作中承擔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解放思想,統一認識,主動作為,發揮引導帶動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強化組織協調,優化政策環境,為兩市對口合作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兩市政府在合作過程中,建立橫向聯動、縱向銜接、定期會商、運轉高效的多層次、寬范圍、廣領域的合作關系,充分考慮兩市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發展水平,在產業及改革創新文化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關系。建議主要從以下方面探索合作共建關系:
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哈爾濱地區廣袤的發展資源和巨大的市場前景的對接;哈爾濱地區農業和綠色食品與深圳消費市場的對接;深圳生產性服務業(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物流等)與哈爾濱地區實體經濟的對接;深圳改革創新文化與哈爾濱當地特色文化的對接;深圳科技創新與哈爾濱當地高校院所的對接。
同時,兩市政府在市級層面、區級層面、國資國企以及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力量方面廣泛參與合作,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充分對接和流動。
建議兩市在整體規劃、全面對口合作的基礎上,采用“重點突破、示范帶動”策略,共同劃定區位條件較好、交通便捷、用地有保障的合作示范區。并在此基礎上探索發展“飛地經濟”模式,在合作示范區范圍內推行深圳先進的市場觀念、管理理念、政策環境,鼓勵深圳企業按照“總部經濟+生產基地”的方式參與“飛地經濟”建設。在GDP、財政稅收等方面兩市建立分享機制,按一定比例進行分成,兩市稅收分成部分在園區建設前5年留在園區,支持園區發展。
同時,建議兩市政府在人才、教育、住房、醫療、稅收、行政審批、土地供應、招商引資、產城融發展等方面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打造哈爾濱“特區”。
在對口合作期間,雙方通過成立合資平臺公司的方式,負責合作示范區的建設工作,賦予合資公司園區規劃權、園區開發收益權(含土地出讓收益和生產性企業的稅收返還)、土地優先開發權、特許經營權等。合資公司由深圳方主導,引進深圳的先進理念、管理團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兩市政府及相關出資人充分信任和放權,發揮合資公司的投資與運營能力,建議哈爾濱市政府以“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勇氣,從開發理念、注資、綠色審批、土地保障、政策支持、產業招商等園區綜合開發各個方面支持合資公司的工作。兩市政府在合資公司運行前3年內配置優質資源(如土地資源、旅游資源及特許經營權等),保障合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并通過靈活多樣的資本運作等方式輔助合資公司上市。合資公司產生的利潤雙方股東前5年不分紅,用于園區滾動發展,將兩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成為國家區域合作的樣板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