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菊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金秋過后,草木凋零,寒冬來臨。花卉愛好者也要考慮,應當怎樣讓自己家養的盆花安全過冬。
冬季的氣候特點主要是氣溫低、日照時間短。各種花卉因原產地和習性的不同,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亦不同。原產熱帶、亞熱帶的花木,如白蘭、米蘭、茉莉、扶桑和草本的麻葉繡球等,要放在室內窗前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好夜間拉上窗簾,以防寒氣,室溫宜保持在15℃以上。桂花、碧桃、蘇鐵、南天竹等花木較為耐寒,能忍受0℃低溫,把它們安置在不會結冰的房內,就可安全過冬了。文竹、吊蘭、龜背竹、棕葉和麥冬等觀葉植物比較耐蔭,可放在室溫不低于0℃的室內離窗稍遠處。而較為耐寒的花卉,如迎春、山茶花、梅、牡丹、春蘭、寒蘭、三色堇、金魚草等,放在室外避風向陽處也可安全越冬。至于仙客來、君子蘭、瓜葉菊、秋海棠等花卉在冬季依舊枝葉青蔥,對于將在春節前后開花的,一般應在12℃以上的室內環境中養護。
冬天,把盆花放廚房內好嗎?廚房內尤其煤爐旁,溫度雖然略高,但是,廚房內油煙熏烤,空氣污濁,對花卉沒有好處。花木應放在空氣流通的室內,但也不要放在對門的“風口”上,以免因室外冷風的吹襲而發生“感冒”。
在嚴冬季節,花木一般處于休眠狀態,吸水力弱,葉的蒸騰作用不大,盆土的水分蒸發很慢。因此,盆土宜稍干,不宜過濕。一般不需每天澆水,只需看盆土干濕情況5~7天澆一次水就夠了。所澆水的水溫宜與室溫相近,不要過冷過熱。澆水后的第二天,如果盆土過于板結,可松土一次。冬季養花切忌澆水過多,使盆土長期過濕,花木易爛根而死亡。常見許多家養盆花冬末死去,人們多以為凍死,其實大多是盆土過濕而爛根的緣故。
冬季由于花卉長期放置室內,葉面上常積滿灰塵,既不美觀,又有礙葉的光合作用。應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洗去灰塵,保持清潔。
花木在冬季一般可不施肥,但對在冬季開花的花卉,如仙客來、君子蘭等,可在冬天撒些和砂土混合的腐熟餅肥,這樣易被花木吸收,也不會污染室內空氣。
至于在春節前后吐艷噴香的水仙花和山茶花,不同于一些休眠的花木,生理機能還是很旺盛的。為了使孕有花蕾的山茶花如期開放,入冬后可將花盆放在室外的暖和避霜處,或置于塑料薄膜棚內,使其不受凍。開花前可施稀薄的氮磷肥一兩次,以增加開花時所需的營養。盆土應保持微濕潤,不要過干過濕。這樣,就能使山茶花在春節前后綻蕾怒放。
水仙花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如陽光不足,溫度過低,就會使葉片徒長瘦弱,不易孕蕾開花。把買來的水仙頭(鱗莖)進行水培,在每天日照4小時和溫度l0℃~20℃條件下,一般約40~50天可以開花。為了使水仙在春節開花,應在春節前四五十天開始水培。如遇天氣變化,氣溫過高或過低,水仙會在春節前或春節后開花,可采取在節前加冰水,干放幾天,或加注溫水、套塑料薄膜袋等辦法,進行降溫或升溫,以控制花期,使水仙在春節時吐艷怒放,為節日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