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岑
【摘要】當今社會,市場經濟愈發繁榮,物資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還保障著企業的正常運營。本文對物資管理的定義、特點和意義做了簡要概述,并結合當前的工作實踐,總結了企業物資管理的有效途徑,旨在提升企業物資管理水平,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物資管理;有效途徑
一、物資管理的定義和特點
物資管理是指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對所需要的物資進行采購、存儲和使用等環節進行的計劃、組織和管控工作。物資管理的首要目的是通過對企業的物資進行有效管理以削減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進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物資管理的特點主要包括:第一,周期長。物資管理涉及企業產品生產到交付的整個過程,不僅管理的種類多樣化,還貫穿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第二,范圍廣。由于涉及產品生產到交付等環節,各個環節均關聯著不同的職能部門。第三,要求高。企業為了提高生產率,還需要制定合理的物資管理目標和計劃,甚至是詳細的操作流程。
二、加強企業物資管理的意義
從物資管理的定義和特點可知,物資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而且也與企業的效益密不可分。企業加強物資管理,一方面,能夠使得企業的物資供應管理、物資保管和物資發放領用等工作環節合理有序進行,及時調整企業物資活動、周轉和消耗流程,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能夠間接有效的控制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從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三、有效進行企業物資管理的途徑
(一)規范物資管理制度,強化監管執行
制度是行為的準則,因此企業物資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從而保障物資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在制定制度的過程當中,參與制定人員要結合部門的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因素來考慮實施過程,對制度的可行性進行分析驗證,確保制度切實可行。
為了促進制度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企業需要開展員工培訓并加強考核工作,使員工規范地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制可依、職責明確、量化到人,也可以建立員工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參與到制度培訓和改善工作當中,提高員工的業務素養,不斷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同時,企業還需要根據新的需求和變化,對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訂,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物資管理效率。
(二)以物資計劃為基礎,提高物資保障效率
科學合理地制定物資計劃,不僅有利于物資及時并保質保量的供應,滿足企業安全生產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安全庫存的保障,加快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減少其他支出費用,降低采購成本,增強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
企業各生產單位需要結合企業的生產銷售計劃以及目前企業的庫存狀況編制科學合理的物資管理計劃,避免浪費,節約成本。企業物資人員應對常用物資的價格、供貨周期和渠道等情況有著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及時根據市場上出現的變動進行預警,有效預防供應中斷,達到企業生產良好銜接的效果。
(三)以物資采購為重心,降低成本
采購管理是物資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采購的物資供貨周期短、價格低、質量好,既可以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的需要,又可以避免企業財產的隱形流失。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優化物資采購丁作:
1.優選供應商
企業在進行規范化的采購前,必須通過對供應商管理,技術等方面的詳細調查分析,以確保供應商的資質與產品質量符合企業生產要求。然后,企業應對供應商實行考評制度,定期召開供應商考評會議,對于考評優秀的供應商,建議納入優選供應商目錄,對于在進度、質量等方面表現不良的供應商進行通報。
2.嚴控采購成本
在采購物資面臨在生產廠家較多、采購量大的情況時,可實行公開招標、競標等方式,利用供方競爭的方法,從而達到擇優采購,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四)規范庫存物資管理,調整庫存結構
物資庫存管理除計劃與采購管理外,庫存物資的管理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庫存物資的管理,可以使用盤活庫存的方式,以達到為企業降低成本的目的。企業可采取以下方式把控庫存物資:第一,嚴格管理物資入庫。庫房管理人員按照可接受入庫標準,對物資進行驗收,確保人庫物資符合管理要求,減少不良物資的積壓。第二,加強庫存物資保管。為了使得庫存資金合理使用,庫房需要確保帳、卡、物一致,定期進行核對檢查。第三,嚴格遵守物資出庫制度。根據物資出庫和發放程序,按照出庫和領用中請準確、及時發放物料,遵循采購先進先出原則,加快物資周轉,保證物資管理的合理性。
(五)健全物資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管理效率
在當今企業的物資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統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信息化、高效化和科學化的物資管理系統可以對企業的物資管理活動進行系統、規律的總結。因此,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科學的物資管理系統,將計劃、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構建成完整的管理網絡,在信息資源共享的條件下,以保障企業內外部信息交匯的流暢、迅速。同時,伴隨物資管理系統的建設,各部門管理能夠有機融合,提升企業運轉效率,最終達到創造運營利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