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媛媛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工作的進行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傳承和發展,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能夠更好地符合廣大學生的思想特征以及教學事業發展的潮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中的手機、電腦以及互聯網等先進的新媒體形式,給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圍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的路徑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分析和了解新媒體和教學范式改革進一步推動在新媒體時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路徑研究
一、針對新媒體時代優勢的分析
首先,我們先來詳細了解一下新媒體時代的主要優勢。新媒體時代具有時效性、交互性以及覆蓋力的優勢。其中新媒體時代的時效性能夠有效的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的進程,新媒體時代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能夠在當前各個平臺上進行傳播,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時效性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改善,增加學生們對實時新聞的了解和認識。新媒體的覆蓋性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的影響力,但是在利用新媒體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其傳播形式和途徑是非常廣闊的,并且信息傳播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因此也就可能會引發難以受控和不能滿足教育要求的局面。這就需要合理的利用新媒體時代的覆蓋性,促使傳播碎片化傾向,讓新媒體更好地從各個立場切入學生的生活。
新媒體時代的交互性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因為新媒體時代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成本低等特點,所以就可以更好的切入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和教師有效的交流和探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針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路徑的分析
(一)改革路徑要順應當前教育職業的發展方向
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就一定要順應當前教育職業的發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主要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注重事物應當隨社會發展而不斷進步和完善的原則,也就是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也是順應現代教育長遠發展的體現。在新媒體時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一定要更加注重學生創造性以及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能夠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識和想法,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話中合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最終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認同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改革路徑要和各高校學生的思想特征相互融合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高校開始進行擴招政策,那么大學生就不再是社會中特殊的群體。作為一名90后的學生,從步入學校就被貼上獨特的標簽,他們在相對比較安穩的學校中接受教育,在安定的社會中生活,擁有幸福的家庭,正是種種上述因素的存在,讓很多學生形成了創新思維和早熟思想,并且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新媒體時代下學生的思想性格特征正在不斷地變化,導致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不再適用,所以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的路徑一定要和各高校學生的思想特征相互結合。
(三)改革路徑要合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矛盾
雖然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地位很高,但是依然存在著矛盾。
首先,教學方法不夠理想,太過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而在很大程度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其次,教學內容太過復雜,因此不能有效地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通過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就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教育方法中存在的矛盾,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結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意識到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傳統教學觀念和方法正在漸漸地被多樣化的教學觀念和方式所替代。新媒體是一種信息交流和知識傳播的主要載體,它不僅能夠對我國信息科技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還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的路徑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一定要順應當前教育職業的發展方向,與各高校學生的思想特征相互融合,并合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矛盾,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范式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海菊.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J].南京社會科學,2015,(5).
[2]曾瑜;李祥.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6,(3).
[3]邱杰.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探[J].延邊黨校學報,2012 (3):124-126.
[4]高聽.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 (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