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摘要】線性代數歸屬于理工類別,是高職院校理工類專業教學當中一門至關重要的基本定理課程,可是因為這個課程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思維邏輯性比較強,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功底太弱,所以導致教學成效并不是特別的理想。文章圍繞著高職線性代數教材應該具備的特色,首先說明了要重視基礎性同時滲透實用性;接著敘述了在內容的安排上層次分明和確立重難點、關注基礎、提升學生的基礎運算水平;最后詳細闡述了要立足例題的典型性。
【關鍵詞】高職 ?線性代數 ?特色
【中圖分類號】O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252-02
引言
高職教育屬于“能力本身”教育并不是學科型、探究型的教育,所以高職教育一定要展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引導觀念。高職線性代數課本關注基礎性、滲透適用性是讓學生領會基礎的數學技巧、數學方法同時讓基本課程給專業課程服務的客觀需求。
1.重視基礎性、滲透適用性
1.1新內容的導入自然順暢
課本形式有很多種,大致上主要有兩種:一是學術式,二是學導式。前一種適用于基礎比較好層次比較高、能力比較強和素養較高的人才,像本科生、研究生。而后一種的觀點是幫助、指引學生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學習,來提升學習成效和效率,適用于本科學歷以下的學習對象。所以,高職線性代數課本的編制要按照高職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定律,便于他們接受,比如:從學生熟悉的求解含兩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著手導入二階行列式。利用相似的方式,經過探討含三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問題,能夠導入三階行列式,并且根據它的定義,掌握規律,繼而推出定義n階行列式。
1.2新觀念的定義簡單清晰
線性代數課本中有許多關鍵的理念,像:矩陣的秩、向量組的秩、其詞線性方程組的基本解釋、方陣的特點值和特點向量、對角化、二次型和標準形、正定二次型。在很多課本中有關矩陣的秩和向量組的秩的概念分別憑借著最高階非零子式和最大無關組,學生的接收成效不足。為了這個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做法:經過例題探討矩陣初期轉換,導入行階梯形矩陣、最簡單矩陣的觀念,同時驗證對同一個矩陣通過不同的初期行轉換,可以作為不同的行階梯形矩陣,可是所得的不同行階梯形矩陣的非零行的行數是相同的。
1.3新理論的介紹明確透徹
“理論指導實踐”在線性代數里有很多定理和推論,經過學習,讓高職高專學生得到基礎的數學素養,把握計算方式、計算方式技巧,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所以,對理論知識的解決不追溯數學自己的思維邏輯、嚴謹性,只需要用實際例子詳細表明是怎么樣的情況就可以。這就需要課本在語言表述上深入淺出,通俗易于理解。能夠憑借例題解釋理論內容,講解要具體,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可是,課本也無法直接給出一個方式,像天上掉餡餅似的,需要從詳細的案例中總結方式方法,所以課本在表達上要特別重視分析問題和啟迪式教學形式,這不單單易于老師備課,還易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在內容的安排上層次分明
線性代數中理念的建設、結果、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維,而高職學生大部分數學底子較差,新知識接受速度比較慢,自主學習能力、解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遠遠比不上本科生,所以,課本里關于內容的編排要盡力落實到層次分明,易于學生觀看學習;除此以外,每個章節的復習題里除去安排各種各樣基礎題型,還可以適量地填補拔高型的習題,很多證明題、線性代數在現實生產或者生活中的簡單運用等。
3.確立重難點、關注基礎、提升學生的基礎運算水平
把職業教育的培育目標作為出發點,線性代數的教學要以運用為基礎,以夠用為限度,將培育學生運用有關知識處理現實問題的水平擺在首位,不用太過重視數學的單純理論性。所以,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要讓學生做好職業崗位中所必備的知識,著重掌握基本理念、性質、基礎計算、部分復雜的證明、簡單理論性的推導、抽象的觀念和運用都能夠省略不做講解。
4.立足例題的典型性
目前在課堂教學依舊是教學活動的首要途徑。現在解題教學作為數學教學關鍵組成部分,不單單是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的方式方法,同時還是完善學生思維品德的關鍵路徑。所以,為了更好地展現課本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課本在例題的選取上需要具備典型性,易于學生真正落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深入掌握問題的普遍規律和解決問題的目的[1]。
結束語
高職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創新伴隨高等教育改革的開展正在慢慢加深,課本的建立是教學創新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持續歸納教學經驗,探究課本創新改革的方式,對提升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程度上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殷家新.對職業學院線性代數教學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4(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