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從山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了解到,山西在3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2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45個有扶貧任務的非貧困縣開展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檢查,8月10日結束。
此次重點檢查資金管理使用的規范性和資金的精準使用情況,如資金分配不透明,項目庫建設程序不規范,補助標準不明確,公告公示制度落實不到位,項目實施管理不嚴格,項目資金使用不精準等。特別是產業項目利益聯結機制落實不力,資產收益扶貧項目中簡單追求“短平快”“一刀切”忽視長遠效應,基礎設施項目招投標流于形式等問題。
本次檢查方式通過查閱文件檔案材料,資金臺賬,相關文件、會議紀要,進村入戶,訪談詢問等形式進行。
(李 晶)
入夏以來,全省各級供銷合作社充分發揮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扎扎實實抓好農資采購和供應工作,全力以赴服務“三夏”農業生產。截至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已購進各類化肥50.48萬噸、農藥6 330噸、農地膜12 000噸、農用機械價值7 305萬元,基本滿足全省“三夏”生產需要。
“三夏”期間,全省各級供銷社農資經營企業積極開展農用物資需求調查,準確把握農資供求特點,并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早安排、早行動、早準備。確保農資商品不斷檔、不脫銷,以充足的貨源保證農資價格的穩定,全力滿足全省“三夏”期間農業生產需要。
(張 婷 郎衛國)
7月9日,從山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獲悉,《山西省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試行)》(簡稱《試行辦法》)正式印發,其中提出,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全部收益為集體經濟,由貧困村進行二次分配,鼓勵貧困戶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獲得勞務收入,重點向老弱病殘貧困人口傾斜。
《試行辦法》明確,村級扶貧電站全部收益用于扶貧。村級電站扶貧收益,指發電收益扣除征占用土地(林地)費用、場地租金、各類稅費保險、運營運維等費用后的金額。
(據山西新聞網)
7月5日,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近日下達1.2億元,用于山西2018年第一批40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
納入范圍的40個傳統村落要按照保護規劃設定的項目,以瀕危傳統建筑修復、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防災安全等項目為重點,合理確定保護項目內容。同時,進一步加強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012年開始,全省已有174處傳統村落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省財政累計爭取中央資金5.22億元,用于支持生活污水處理、水源地保護、環境整治、保護修復等項目,極大改善了傳統村落人居環境。
(張 婷)
山西省于4-6月開展了松材線蟲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一共調查松林面積138.27萬公頃,發現枯死松樹52 265株,取樣11 995株,經檢測未發現松材線蟲。
松材線蟲作為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對森林資源構成嚴重威脅。各地按照普查規定和技術要求,以人工地面調查為主,根據當地松林分布狀況,設計出可觀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線,采取人工線路踏查、無人機等方法調查有無枯死松樹,或者出現針葉褪色、黃化、枯萎、呈紅褐色等癥狀的松樹。一旦發現松樹枯死、松針變色等異常情況,立即取樣鑒定,確認是否感染松材線蟲病。
(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