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上白云飄,白云飄在半山腰。清凌凌的泉水石縫縫里冒,綠茵茵的山珍地皮皮上鋪。誰不說咱五臺好,中藥材是咱致富的寶!……”今年62歲的耿鎮村民張林鵬一邊哼唱著自編的“信天游”,一邊在自己培植的臺參地里‘打尖’,他高興地說:“去年種臺參一畝,凈賺7000元。今年種了一畝二分,收入8000元應該沒問題,咱家二口人,早就脫貧啦!”
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地處 “華北屋脊”,最高海拔3 058米,最低海拔624米。年均氣溫在零下5度至零上10度,太陽總幅射量為125至135千卡,全年日照為2 400至2 700小時。巨大的地理落差、溫差、時差,以及腐殖質酸性土壤構成了適宜各類藥材的生長環境。2016年初,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出生在五臺縣溝南村的農民企業家張軍,看中了家鄉這片得天獨厚的天然寶地,毅然放下了日進斗金的建筑市場,找到了耿鎮這塊風水寶地,投資3500萬元,建設中藥材基地,進軍國內外藥材市場,成立了山西百草綠源中藥材有限公司。
當隆隆的機械聲震醒了這一方土地和人民,五臺縣委、縣政府又進一步出臺了《關于推進 “一村一品一主體”產業扶貧的實施意見》,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中藥材和育苗進行補貼。敲定了“種植一畝補貼300元、育苗一畝補貼500元”的惠民策略。由公司與種植戶簽訂保護價收購協議,以上年市場平均價為當年保護價。如當年市場價高于保護價則按市場價收購,如當年市場價低于保護價則按保護價收購,確保種植戶獲得穩定收益。
公司采取了“基地+農戶+合作社”的運作模式,重點是幫扶貧困戶脫貧致富。耿鎮北月池村百味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有社員25人,其中貧困戶16人,種植中藥材17.3公頃,育苗2公頃。2017年有4公頃獲得收益11萬元,2018年大部分到了收獲期,預計創收47萬元,社員人均1.9萬元。社長張永紅說:“農忙季節,還要雇用臨時工,最多時60多人,男人日工資80元,女人日工資60元,日落回家時兌現,決不拖欠一分。”本村貧困戶戎建平也看好這個項目,2018年也種臺參0.13公頃,起早摸黑勞動在地里,預計2018年可收入1.4萬元,2019年脫貧大有希望。
在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1 120萬元的基礎上,2018年公司種植中藥材436公頃,輻射全縣13個鄉鎮77個村。一是訂單收入。全縣種植訂單中藥材436公頃。其中,有508戶貧困戶種植34.86公頃,預計畝均年純收入達到3 000元。二是租地收入。公司流轉土地直接種植133.3公頃,畝均年租金500元,涉及891戶。其中,有貧困戶361戶。三是勞務收入。公司長期用工317人,其中貧困人口196人,年人均收入22 500元。還有臨時用工610人,其中貧困人口321人,年人均收入18 700元。基本實現種植1畝脫貧1人,就業1人脫貧1戶。
公司又引進一條先進的中藥材加工生產線,通過旋轉著的機器瞬時間將各種藥材裝進了透明的包裝盒內,通過微信、電商、互聯網、實體店、旅游隨購俏銷國內外。年可加工銷售中藥材200萬千克,又使很多人走上了勞動崗位。如今的“百草綠源中藥材基地”已成了五臺縣27.6萬余農民心目中的 “財源”、脫貧的“搖藍”、致富的“黃金產業”、生態建設的“綠色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