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荷花競爭艷,萬叢荷葉碧連天。盛夏的微山湖荷花飄香、綠葦搖曳,鷺舞燕翔、蛙鳴魚躍;南陽古鎮熱鬧非凡,碼頭前不時有游客拿出手機、相機拍攝荷葉連天、荷花映日的美景。而在南陽古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踏著青石板路,在一間間明清時期的青磚瓦房前,感受運河古鎮500余年的歷史滄桑。在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微山湖,游客們住漁家民宿、品漁家美食,體驗撒網和下籠捕魚的樂趣……
昔日 “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的微山縣,從 “賣地下資源”踏上 “賣湖上風光”的新途。今年上半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283萬人次,同比增長7.1%,實現旅游總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8.2%。
微山縣因煤而興,煤炭儲量占山東全省的四分之一,產業結構也是以煤炭采掘等傳統產業為主,這讓微山縣的經濟發展患上 “煤炭依賴癥”,來自煤炭的利潤曾一度占全縣工業經濟利潤的90.6%。伴隨著微山湖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調蓄水庫和 “清水走廊”以及國家最嚴格的環保制度、生態紅線制度的實施,生態環保的門檻越來越高,微山縣境內的煤礦相繼關閉、停產。在做好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培育壯大的同時,微山把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大打生態牌,生態環境發生了極大改善,微山湖內的水生物明顯增加,多年絕跡的毛刀魚、小銀魚、鱖魚等魚類重現水域,鳥類由原來的10多萬只增加到現在的近20萬只,微山湖濕地公園也被評為 “國家級濕地公園”。
好生態給漁民帶來了好 “錢景”。“‘大盤子、小盤子、魚絲魚片魚丸子’,咱這里的 ‘全魚宴’爽、嫩、滑,好多游客提前預訂?!痹谖⑸綅u開了12年漁家樂的漁民殷茂富在自己的餐館里忙得不可開交,談話間,預訂用餐的電話鈴聲響個不停,院子前停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殷茂富給記者算了一個細賬,原來打魚一年最多能賺到8 000多元,現在經營漁家樂一年收入10多萬元,還少了風吹日曬的苦。 “游客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200多人,平時最少每天也能接待三四十人。”
微山縣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圍繞環微山湖生態休閑旅游經濟帶規劃建設,微山縣持續加快微山島景區、南陽古鎮景區、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的基礎設施及配套功能建設,加快微山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微山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步伐。同時,他們采用 “旅游+”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吸引力。據微山縣旅游局局長、微山縣文旅突破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褚新介紹,他們推動“旅游+農漁業” “旅游+美麗鄉村” “旅游+創意文化”的發展,積極融合一二三產業,不斷創新豐富微山湖旅游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