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提升規劃。縣級政府要按照貧困村退出的標準,針對制約貧困村脫貧的短板,按照退出優先、批次推進原則,逐村編制貧困村提升規劃,制定提升工程任務圖、時間表。對2017年退出的2270個貧困村要優先安排,保證年底完成提升任務;對2017年以前退出的貧困村,要進行短板補課;對2018—2020年退出的貧困村,統一規劃、批次推進,確保對所有貧困村全面實施提升工程。縣級要主動與上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協調,建立提升工程項目庫,確保項目落到實處。
(三)保障資金投入。縣級政府要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為平臺,使用好貧困村提升工程的政府專項債務資金、切塊下達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資金、財政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投入和統籌整合的各類財政資金,對貧困村提升工程給予集中投入、傾斜支持。 同時要積極做好扶貧周轉金和產業發展基金的承接,高效運作,保障貧困村提升工程所需資金。
(四)創新提升機制。縣級要加大財政資金的統籌整合力度,積極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等方式,撬動更多的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貧困村提升工程。鼓勵支持包村單位、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貧困村提升工程建設。發揮好貧困村和群眾首創精神,鼓勵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推進貧困村提升工程實施。
(五)嚴格監督考核。將貧困村提升考核納入到縣級黨委、政府脫貧成效考核體系。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要對照年度貧困村退出任務,加強貧困村提升責任落實、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監管,規范執行公告公示制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構建多元化的監管機制,確保貧困村退出真實可信,經得起群眾、社會和歷史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