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運,鐘英,巫定明,唐榮武,曹金昌,姚佳
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四川江油 621700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并發癥,發病年齡段在50~60歲為主。發生高血壓腦出血后,高血壓血腫會嚴重破壞血腦屏障,損傷腦組織,釋放出血管活性物質,壓迫腦組織,迫使腦組織移位,進而損害機體神經功能,可致偏癱和言語障礙等重要后遺癥,給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影響[1]。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提高,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方式也有所增多,治療效果也略有不同。此次為了觀察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救治時,術后應用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后,對患者神經功能影響及預后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將研究定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間,選擇神經外科收治的5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n=25)與觀察組(n=30)。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 54~73 歲,平均年齡(60.5±4.5)歲;主要有外囊區出血11例,皮層下出血2例,殼核區出血4例,丘腦區出血2例,內囊區出血6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55~73歲,平均年齡(60.5±3.5)歲;主要有外囊區出血10例,皮層下出血1例,殼核區出血4例,丘腦區出血5例,內囊區出血10例。納入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腦內血腫量 30~70 mL,出血時間<24 h,無嚴重意識、智力障礙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神經疾病患者[2]。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55例患者手術治療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療、腦保護劑治療、脫水處理及維持酸堿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及營養支持治療等預防并發癥處理。對照組常規治療,主要是實施心理干預和神經內科常規的治療方法。觀察組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高壓氧治療方案: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采用單人純氧艙內,預先調整壓力為0.2 MPa,升壓時間為20 min,確定壓力處于穩定水平時讓患者帶面罩吸純氧1 h,以收縮壓純氧加壓至0.20 MPa,加壓20 min,穩壓20 min,后逐漸減壓20 min出艙,期間每吸氧20 min便休息5 min,控制減壓時間為30 min,對患者進行1~3個療程的高壓氧,1個療程10 d[3];康復治療:在患者病情穩定后48 h后由康復醫師進行康復治療,在康復醫師指導和協助下進行康復治療,(1)運動療法:①在患者臥床期間,進行良肢體位抗痙攣,協助患者患側被動運動,平臥、半臥位、側臥位進行翻身訓練,后進行坐位平衡訓練,具體的康復強度需要按患者病情狀況進行選擇,遵循康復循序漸進原則;②在患者可基本坐位平衡訓練后,拍打、按摩皮膚肌肉,實施床上移行、步態平衡練習、橋式運動,訓練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同時疏導患者的擔憂心理,增強治療依從性,配合康復訓練。(2)日常生活動作練習,日常生活動作主要有吃飯、穿衣、洗臉、洗手及整裝等,隨著患者病情的逐步好轉,指導患者進行吃飯、穿衣、洗臉、洗手,上洗手間等基本生活技能,在康復訓練時,盡可能的讓患者獨立完成,減少患者依賴他人幫助日常生活活動的習慣,不斷激發起患者記憶功能的恢復,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語言訓練:在患者康復治療時,使用語言刺激的方法進行語言功能恢復,由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與患者交談,鼓勵患者家屬與患者談家常、講故事等方式,盡可能多的日常口語對話,每天都要堅持練習語言,從周圍熟悉的人名、稱謂等開始,然后逐步進入到指認物品名稱等[4]。
參照《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NIHSS)評定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定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日常活動能力[5]。
對該研究數據應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患者年齡、性別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研究中所涉及的其他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為(27.33±3.24)分,對照組患者的 NIHSS 評分為(26.87±3.34)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5 d后,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為(12.34±2.24)分,對照組患者的 NIHSS 評分為(19.54±3.21)分,治療后15 d觀察組NIHSS評分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MOCA、ADL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MOCA、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 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MOCA、ADL評分對比[(±s),分]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MOCA、ADL評分對比[(±s),分]
組別M O C A評分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A D L評分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參照組康復組統計值P 7.3 4±2.2 3 7.6 5±2.1 2 0.4 1 2 0.6 8 1 2 5.4 4±3.2 1 1 9.1 2±4.6 2 2 5.4 0 0 0.0 0 0 6 4.7 4±9.6 4 6 5.3 7±9.6 4 0.4 1 2 0.6 8 1 8 6.3 2±6.7 1 7 2.3 6±8.5 2 2 5.4 0 0 0.0 0 0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嚴重并發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每10萬人中大約有12~15人出現高血壓腦出血,發病人群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主要集中發病于50~70歲的中老年人[6]。發生高血壓腦出血后,會直接影響機體大腦局部神經功能,是一種致殘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的高血壓并發癥。目前,對高血壓腦出血都是采用手術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手術,清除腦內血腫,解除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重要臨床治療方式。手術后的輔助治療一方面是確保手術療效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也是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的重要保證。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應用高壓氧輔助治療,能促進損傷的血管內皮細胞恢復,對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表達有重要作用,通過高壓氧作用使缺血組織血管擴張,增加病灶區血供與氧含量,從而糾正患者腦缺血缺氧,促使部分細胞功能恢復[7]。早期康復治療主要是通過運動療法、日常生活動作練習、語言訓練等康復指導,幫助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從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開始,逐步恢復患者的生活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高壓氧聯合早期康復治療,促進患者的細胞功能恢復,幫助患者恢復基本生活技能,從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在此次研究中,對照組常規治療,觀察組除接受常規治療外,還同時進行高壓氧治療、早期康復訓練,經過相同治療時間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MOCA評分、ADL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MOCA評分、ADL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證實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應用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對減少高血壓腦出血腦神經損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高血壓腦出血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8]。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應用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療效顯著,一方面可以可減少后遺癥及致殘率,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預后效果較優,值得臨床應用。
[1]李超,宋志悅,吳丹,等.早期康復治療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5):72-73.
[2]馮燕紅.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7):63-64.
[3]王宇.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2):246-247.
[4]郭培,繆石榴.康復治療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探討[J].當代臨床醫刊,2015,28(5):1666.
[5]薛莉娜,姬改梅.高血壓性腦出血藥物治療加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5(2):191-192.
[6]林敏.早期康復治療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2):1-2.
[7]葛玉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4(7):32,34.
[8]廉曉宇,劉曉霞.高血壓腦出血早期高壓氧康復治療的療效[J].臨床醫學,2014(6):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