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梅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產科,山東青島 266109
近幾年,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完善,醫院對產婦的關注越來越重視,女性正常分娩以及妊娠過程中常引起產婦的內分泌失調,使盆低肌肉軟組織的結構受到損害,最終導致女性盆低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臨床上常表現為尿失禁、大小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脫垂等,嚴重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1]。目前,產后盆低功能障礙性疾病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產婦在產后采用有效的康復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2]。該次選取該院接收的18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肌力和陰道緊縮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該院接收的180例產婦,并運用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和參照組。治療組90例,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1±2.3)歲,孕周 35~41 周,平均孕周(37.9±1.6)周;參照組90 例,年齡 22~37 歲,平均年齡(26.7±2.2)歲,孕周 35~41 周,平均孕周(37.7±1.4)周;經過婦科的相關性檢查所有產婦均正常,將患有泌尿系統感染及有陰道炎的孕婦排除[3]。相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參照組 給予常規的盆底康復訓練進行治療,并利用陰道啞鈴做一些簡單的收縮肛門動做,主要就是對肌肉感覺以及收縮功能鍛煉,并每天進行1次盆底肌肉訓練,每次15 min即可,連續訓練3個月。
1.2.2 治療組 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主要采取的治療方法包含電刺激及生物反饋[4]。主要治療過程為:產婦在治療之前將大小便排除干凈,并在床上平躺靜止4 min,使產婦適應周圍的環境,降低產婦心里不良的情緒,指導產婦對腹部收縮法、陰收縮法和Ⅰ類肌纖維收縮法有初步的了解并進一步掌握,采用2 cm的陰道電極,并將電極長度調至13 cm實行電刺激;Ⅰ類肌纖維的頻率維持在9~32 Hz,Ⅱ類纖維刺激頻率維持在30~80 Hz;運用自動刺激的方式,電刺激的強度依據產婦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除此之外,每周實行兩次的模擬場景,主要為Ⅰ類肌纖維收縮、Ⅱ類纖維以及生物反饋訓練于腹部~會陰部的收縮,實行 20 min/次[5]。
觀察兩組產婦治療后的盆底肌肌力有效率、陰道緊縮度有效率、陰道肌電電壓以及夜尿次數。
①觀察兩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采用會陰肌力測定法進行評價,運用0~5級來評分,有效:經過治療后產婦的盆底肌力提升至3級以上;進步:經過治療后產婦的盆底肌力提升至1~3級之間;失效:經過治療后產婦的盆底肌力無明顯改善。有效+進步=治療總有效率。
②觀察兩組產婦的陰道緊縮度,有效:陰道未發生膨出,并陰道前后壁合攏效果較好;進步:陰道發生膨出并在陰道中存在,陰道前后壁合攏不明顯;失效:陰道發生膨出較為明顯,陰道前后壁未見合攏。進步+有效/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兩組患者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 χ2檢驗對計數資料[n(%)]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改觀情況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改觀情況[n(%)]
比較兩組產婦的陰道緊縮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比較兩組產婦的陰道緊縮度[n(%)]
比較兩組產婦經過治療后的陰道肌電電壓和夜尿次數治療組產婦的夜尿次數明顯低于參照組,陰道肌電電壓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產婦經過治療后的陰道肌電電壓和夜尿次數比較(±s)

表3 兩組產婦經過治療后的陰道肌電電壓和夜尿次數比較(±s)
組別陰道肌電電壓/u V 夜尿次數/次治療組(n=9 0)參照組(n=9 0)1 7.2 4±6.9 5 9.0 7±2.4 1 1.1 9±0.4 1 2.6 7±0.6 3
產婦的生理功能較為復雜,孕婦在妊娠以及分娩過程中的產程時間較長,會造成羊水過多,而導致盆底肌肌力降低。促進盆底再次造成傷害[6]。為了使孕婦在分娩中能夠適應張力性的出現,應當及時采用有效的恢復,主要防止盆低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從而避免了尿失禁、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的出現。雖然產婦采用的是剖宮產的方式,但產婦在妊娠期間的子宮會擴大,致使右側骼靜脈受到壓制,血液回流過程中遭到妨礙,導致盆底組織在代謝過長中發生紊亂,最終盆底功能受到傷害[7]。
該次主要采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肌力和陰道緊縮度進行觀察。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產婦的盆底肌肌力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產婦的陰道緊縮度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產婦的夜尿次數明顯低于參照組,陰道肌電電壓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有效提升總體效果,盆底肌肌力和陰道緊縮度有效改善,夜尿次數明顯降低,運用電流對尿道外括肌進行刺激,可有效控制孕婦的尿意,使膀胱表面的肌肉與神經受到影響,推進膀胱收縮能力降低,提高孕婦膀胱的貯存功能,同一時間對肌肉收縮進行電刺激可起到預防作用。產婦的軀體功能以及內臟經過生物反饋治療后起到調節作用,陰道收縮壓利用側壓測試后有效識別了特定肌群,條件發射生成,孕婦可自主鍛煉盆底肌肉,有助于盆底肌的恢復,降低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生[8]。
綜上所述,孕婦產后采用盆底康復治療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和陰道緊縮度,促進了產后的恢復。
[1]李博,胡少娜,邱彩霞.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在增強盆底肌肉肌力及提高陰道緊縮度中的意義[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12):45-46.
[2]禢少平,余潔,周光麗.電刺激及生物反饋康復治療對產后盆底肌力和疲勞度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4,26(5):636-638.
[3]楊寒.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0):289-290.
[4]楊品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5):765-766.
[5]楊媛嘉,朱宇媚,YANG Yuan-jia,等.產后盆底康復療法對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9):119-121.
[6]鄧曉云,于雅,吳秀娜,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力恢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0):2393-2395.
[7]高偉.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后盆底肌力異常的療效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6(10):125-126.
[8]歐璐,黃浩,王小婕.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后盆底肌力影響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