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輝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內蒙古包頭 014010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會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臨床癥狀主要是尿失禁,其主要類型是壓力性尿失禁。臨床上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主要是盆底肌肉訓練,目的在于提高產婦盆底肌功能,改善產婦的生活質量[1]。盆底康復訓練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產婦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價值。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220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產婦采用盆底康復訓練,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220例陰道分娩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產婦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30.2±3.2)歲,分娩時體重 54~91 kg,平均體重為(65.9±7.1)kg,分娩總時間為 1.5~17.6 h,平均分娩時間為(8.9±5.1)h,其中初產婦 76 例,經產婦 34 例,觀察組產婦年齡 21~37 歲,平均年齡(30.3±2.9)歲,分娩時體重 55~90 kg,平均體重為(65.7±6.8)kg,分娩總時間為1.3~17.8 h,平均分娩時間為(8.6±5.3)h,其中初產婦79例,經產婦31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分析。
對照組進行常規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飲食、下床活動等,觀察組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具體為:給患者采用電刺激和生物反饋進行盆底肌肉訓練,2次/周,30 min/次,連續訓練1個月。然后進行陰道椎體盆底肌肉收縮鍛煉,每周2次,連續鍛煉1個月。
采用盆腔器官脫垂(POP)分度[2]對兩組患者產后1、10個月的盆腔器官脫垂情況進行評價,觀察兩組患者產后1、4個月以及10個月的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
以上數據資料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來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對比展開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產后1個月,兩組患者的POP分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10個月,兩組患者的POP分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OP分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在產后1個月為 12.7%(14/110)、 產后 4 個月為 2.7%(3/110)、產后10個月為4.5%(5/110),對照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在產后1個月為15.5%(17/110)、產后4個月為 12.7%(14/110)、產后 10個月為 15.5%(17/110),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盆底肌肉功能損傷是產后產婦最常出現的一種癥狀,會引起產婦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以及產后恢復[3]。因此,產后產婦需要進行有效的盆底康復訓練。醫護人員根據產婦不同的身體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電刺激和盆底肌肉輔助生物反饋。產婦需要進行盆底肌肉收縮協調性訓練,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盆底肌肉的收縮,防止產婦腹部、臀部以及大腿部肌肉的收縮[4]。產后產婦會因為身體困乏和情緒低沉不愿意配合康復訓練,醫護人員要給產婦及家屬講解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對產婦身體的好處,使產婦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康復訓練,從而緩解病情,縮短產婦產后的出院時間,及早康復出院。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220例盆底肌功能患者進行產后盆底康復訓練,結果表明,產后1個月,兩組患者的POP分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10個月,兩組患者的POP分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盆底康復訓練可以減輕患者盆底器官脫垂情況,使產婦身體逐漸好轉。觀察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在產后1個月為12.7%、產后4個月為2.7%、產后10個月為4.5%,對照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在產后1個月為15.5%、產后4個月為12.7%、產后10個月為15.5%,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采用盆底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壓力性尿失禁情況,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促進產婦及早出院[5]。因此,臨床上對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的產婦需要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提高產婦身體的恢復能力。
綜上所述,產后盆底肌功能采用盆底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改善產婦的盆底肌張力,提高產婦盆底肌功能,減少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促進產后產婦身體的恢復,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但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據產婦的身體情況制定康復訓練的強度和時間,避免強度過大、時間過長對產婦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游尊玲,李應梅.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5,10(30):153-154.
[2]王明芳.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9中旬版):188.
[3]王菊華.盆底康復訓練結合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9):170-171.
[4]楊健.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6):75-75.
[5]王芳,路彬.盆底康復訓練結合心理護理對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7(2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