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航
達州市中心醫院中醫康復科,四川達州 635000
頸肩腰腿痛是一種非感染性炎癥,患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患病位置持續性疼痛或腫脹、關節相關功能的實現受到限制,誘發因素多為慢性勞損或無菌性炎癥,比較常見的頸肩腰腿痛病癥包含骨質增生、肩周炎、頸椎病、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腱鞘炎等[1]。頸肩腰腿痛病癥發病初期比較隱匿,不具備典型性臨床表征,且患者此時疼痛感較弱,輕重程度不一,大多數情況下能夠實現自我緩解,因此發病早期極易被人們忽視,致使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該次研究將該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診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400例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對頸肩腰腿痛患者應用綜合療法展開治療的臨床治療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該院接收診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400例作為研究樣本,均為該院依據相關標準確診的頸肩腰腿痛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07:93,年齡在25~73歲,平均為 (38.65±0.43)歲,患病時間在 0.7~24 年,平均為(13.21±3.29)年;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05:95,年齡在24~74歲,平均為(39.83±0.54)歲,患病時間在 0.7~23 年,平均為(14.24±2.8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手段實施救治,主要包含牽引治療及針刺治療兩部分?;颊咚庴w位應將患者所需牽引處理位置作為考慮依據,待患者處于適當體位后,對患者患處實施牽引處理,牽引處理需借助于牽引器,牽引過程應注意牽引例數,以便確?;颊叩臓恳孢m度[2]。每次牽引過程持續時間為30 min,每日牽引操作2次,每個療程包含牽引操作10次。針刺療法中針刺穴位的選取應以患者機體實際情況及產生疼痛的部位作為依據。其中腰間盤突出患者應選擇針刺承扶穴、委中穴、腎俞穴、陽陵泉穴、解溪穴、環跳穴等,頸椎病患者應選擇針刺曲池穴、陽溪穴、風池穴、合谷穴等[3]。觀察組采取綜合療法開展治療工作,即在對照組常規治療手段基礎上增添中醫熏洗治療手段及運動治療方式。中醫熏洗治療手段中涉及到的藥材包含甘草10 g、牛膝15 g、獨活10 g、杜仲 10 g、細辛10 g、川芎25 g、防風10 g,將其與適量水混合后,置于砂鍋中煮開并晾至溫度合適,隨后用毛巾浸潤藥液并將其涂于患者患處,實施擦涂處理,1次/d[4]。以患者產生疼痛的部位作為基礎,指導患者完成對應動作,如肩周炎病癥患者可進行患者關節的相關旋轉動作、患肢向前伸屈動作及手指爬墻動作,每次運動時間保持在30 min作用,運動頻率為3次/d[5]。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及臨床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顯效:給予對應治療手段后,患者臨床表征全部消失,疼痛關節相關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表征表現為好轉跡象,疼痛關節相關功能基本恢復;無效:患者臨床表征并無顯著好轉跡象,甚至出現病情加重情形。
在該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都將會被保存在Excel文檔中,并且將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期間將會用到SPSS 13.0統計學軟件。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的方式來表達計量資料,同時對組間比較進行 t檢驗,使用[n(%)]來表示計數資料,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就該次實驗結果來看,給予對應治療手段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5%,相較于對照組對應數值85.5%,提升趨勢顯著(P<0.05)。 如表 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長期在辦公室工作且久坐不動的人群均為關節疼痛相關病癥的高發人群,進而致使患者出現頸肩腰腿痛對應病癥。頸肩腰腿痛對應病癥較為嚴重的時候,患者的患病關節可能會產生變形跡象。對頸肩腰腿痛對應病癥患者應用中藥熏洗治療手段,可以促進藥物的有效成分對患者患處部位產生直接作用效果,有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作用療效[6]。運動治療方式對患者血壓的微循環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促進患者關節相關功能的康復進程[7]。
該次研究選取該院接收診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400例作為研究樣本,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手段實施救治,主要包含牽引治療及針刺治療兩部分。觀察組采取綜合療法開展治療工作,即在對照組常規治療手段基礎上增添中醫熏洗治療手段及運動治療方式。研究發現,給予對應治療手段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對應數值,提升趨勢顯著。
綜上所述,對頸肩腰腿痛患者應用綜合療法展開治療,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對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患者相關病癥的恢復進程。
[1]張乾坤.頸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綜合療法的臨床效果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10):92.
[2]黃苑芬,賴文娟,曾秋華,等.中藥酒劑配合電磁治療儀治療頸肩腰腿痛效果觀察與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52-54.
[3]劉芳,呂客,宋一平,等.放散式沖擊波循經取穴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5(3):233-235.
[4]陳疆,梁清華.創傷疼痛快速愈合敷貼儀治療急性頸肩腰腿痛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4):710-711.
[5]王紅斌,彭小平,徐健,等.除痹通絡湯熏蒸聯合針灸辨治頸肩腰腿痛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5(3):330-332.
[6]劉永鑫,劉卓民,韋歡,等.改良溫針療法在頸肩腰腿痛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7):685-686,787.
[7]張青,傅衛紅,陳慧玲,等.飛行人員頸肩腰腿痛的綜合防治[J].解放軍醫學學報,2014(3):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