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貴軍
敖漢旗四道灣子鎮四德堂衛生院,內蒙古赤峰 02433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發病后,患者會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隨著病情的發展,膝關節的生理功能逐漸降低[1],造成行走困難,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臨床上治療本病的常用方法為膝關節置換術,雖然在術后膝關節功能有所恢復,但是治療中的高額費用給患者帶來了很大負擔,所以尋找出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對患者有著重要意義。在該次調查中選取2012年10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了玻璃酸鈉注射的方法,結果發現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現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84例,分成對照組42例和實驗組42例,對照組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54~73歲,平均年齡(63.5±2.3)歲,單膝患病有20例,雙膝患病有22例;實驗組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55~71 歲,平均年齡(63.1±3.1)歲,單膝患病有 23 例,雙膝患病有1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病情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在臨床治療中必須進行膝關節置換或者需要關節鏡治療的患者;對于激素存在過敏史的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肝、腎臟器衰竭疾病;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溝通者。
對照組給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批準文號HC20120008)治療,口服3次/d,500 mg/次,連續治療6周。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玻璃酸鈉治療,囑患者屈膝并保持90°,對外側或者內側膝眼部進行嚴格消毒[2],并以其作為穿刺點,經過關節間隙后穿入關節腔,在出現突破感之后,抽吸無回血后,將100 mg 2%的利多卡因注入關節腔,確認注入后在將25 mg玻璃酸鈉制劑,注入完畢后處理好針孔,1周治療一次,連續治療6周。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遠期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
臨床控制:治療后臨床體征和癥狀消失,關節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指標改善率高于90%;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勞累和行走后仍然會出現疼痛,指標改善率為70%~9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3],關節出現輕微疼痛,活動功能有所改善,指標改善率高于3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指標改善率低于30%。治療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使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標準進行評價,患者得分越低,代表其膝關節功能越差。
收集實驗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s)描述,組間分別采用 χ2檢驗和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的有效率為97.62%,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0.9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3個月的膝關節Lysholm評分為(67.58±3.51)分,9 個月評分為(76.41±2.49)分,1 年后評分為(84.65±6.49)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3個月的膝關節Lysholm 評分為(59.84±4.58)分,9個月評分為(62.16±3.98)分,1 年后評分為(71.46±5.13)分,實驗組患者的遠期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一種慢性關節炎疾病,病情較長,經常出現腫脹、疼痛的感覺,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目前臨床上常用藥物為非甾體消炎止痛藥和激素類藥品,雖然能夠緩解臨床癥狀,但是停藥后即發作,并不能阻止疾病發展,臨床效果不能達到患者滿意[4]。在該次調查中采取玻璃酸鈉注射治療,結果發現其效果良好,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的有效率為97.62%,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0.95%(P<0.05),其主要原因與玻璃酸鈉的治療機制有關 ,玻璃酸鈉在應用中能夠提高玻璃酸在關節液大分子中的含量,促使關節粘液彈性的恢復,在重建玻璃酸分子的作用下,能夠有效的保護關節軟骨;玻璃酸鈉能夠使受傷的軟骨恢復,并且能夠減少關節液的滲出,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同時其能夠改善關節的內環境,為自身合成高分子玻璃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該次調查中還發現,實驗組患者治療的長期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之所以玻璃酸鈉對患者的長期治療效果較好,主要是由于在注射玻璃酸鈉時,藥物能夠直達病灶,減少炎癥對組織的刺激,進而減少了組織水腫、增生以及肌肉緊張,改善了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5],緩解關節的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延緩了疾病的進展。當膝骨性關節炎發展到后期時,關節軟骨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傷,并且無法逆轉,此時如果在進行玻璃酸鈉注射治療,也無法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患者膝骨性關節炎處于中期,關節軟骨沒有受到破壞,則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在使用玻璃酸鈉治療時,要注意其關節軟骨是否完整無損傷,避免影響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明顯,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并且遠期治療效果明顯,臨床應用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蘇永春,何峻龍,汪振宇,等.關節鏡與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早期膝骨關節炎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478-2480.
[2]丁英奇,劉英飛,李耀華,等.關節鏡手術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半月板損傷臨床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4,13(1):85-87.
[3]樊勤學,陳玉明.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聯合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4,9(4):529-531.
[4]陳明生,張毅,唐曉蘭,等.鹽酸氨基葡萄糖片聯合玻璃酸鈉治療退行性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2,40(5):1082-1084.
[5]韋雋.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