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11月7日在上海開幕。在機器人展區,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紛紛展出前沿技術、創新產品、全面綜合的解決方案,共同演繹“讓世界了解中國智造”的主題。
在業內人士表示看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國產機器人有望強勢崛起。隨著人工成本的升高和對產品品質追求的提高,中國作為制造大國,未來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主戰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9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3085臺/套,同比增長103.2%;從增量來看,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躍居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快,但始終存在著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指出,一是技術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率低;二是機器人使用密度低。目前我國制造業萬名工人擁有的工業機器人只有40臺,不及發達國家的15%;三是低水平重復建設普遍。國內不少機器人企業不夠重視技術研發,關鍵零部件、元器件缺失。
在談及國產機器人的優勢時,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文彪認為,相對國外機器人而言,國產機器人能為客戶提供創新集成方案,針對中國市場的應用也比較多。和國外同類型機器人相比,價格便宜20%?30%。而且從國家戰略層面考量,現在都在提倡重點行業高檔裝備采取中國制造,盡可能避免工藝數據泄露的風險。
“通過這幾年的研發,我們在機器人控制系統、運動學算法、減速機等核心技術上持續研發,獲得了重大突破。核心零部件控制器已批量生產、減速機小批量生產,用于部分機型,已處于國產機器人的前列。”周文彪分析說,“國外的工廠規模一般較大,但國內的工廠規模相對較小,部分國外機器人公司不愿意做這塊市場。瞄準這一點,錢江機器人將策略轉向為國內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他們打造有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使得我們的機器人在整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此屆工博會還舉辦了“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 E I D)高峰論壇”“全球城市信息化論壇”“中國制造2025國際合作論壇”“2017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邀請全球各地區的城市管理者、決策者和城市政府代表、世界著名大城市市長、中外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強企業CEO、產業界的行業領袖、國際組織和聯合國機構的高級官員和專家共同交流深入探討,搭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交流平臺。
圍繞落實國務院關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此屆工博會首設“AI人工智能”專區,呈現中外最新科技創新和應用成果,助力《上海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落實。被總理點贊的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世界上第一塊用于智能手機的人工智能專用芯片都引得大家駐足圍觀。
據悉,明年是工博會創辦20周年,第20屆工博會將于2018年9月舉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