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方
秦晉之好、退避三舍、奉公守法……大家都知道許多成語來源于歷史典故,但是多數人不清楚,這些成語大多與山西的一個地方有關,那就是曲沃縣。
2016年12月16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曲沃縣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成語之鄉,典故之美,這不由得讓人對孕育華夏古文明的山西又增添了一份文化自信。當地對成語文化的弘揚,也讓人看到地方政府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努力與創意。
先秦文化,燦若星河,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產生于這個時期。其中,許多與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有關。
曲沃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曾是晉國的都城,據統計,《漢語成語大辭典》中收錄的5500多條成語中,出自曲沃的就有300多條,與曲沃相關聯的有1500條以上。
這里不僅盛產成語典故,而且地下文物豐富,曲村一天馬遺址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就再現了晉國的霸業雄姿。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古文明的汁液流淌在三晉大地的每一道褶皺里,就連申遺成功的二十四節氣,有專家也認為其由來與晉南一帶的農事活動有著密切的關聯。但是,往事越千年,我們今人又該如何可感可觸?如何傳承這些彌足珍貴的遺產?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保護和傳承傳統遺產時反復說:“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沒錯,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兩年前,曲村一天馬遺址上建起了晉國博物館;今天,當地人又在成語之美上鉆研和經營。讓文物為歷史說話,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媒介邂逅,都是我們留住歷史根脈、傳承華夏文明應有的擔當與創新。
據了解,曲沃當地已經把許多成語典故融進了地名路牌、詩詞楹聯,還滲透進了曲沃琴書等地方藝術之中。同時,還準備建造中國成語文化城,立志把這個文化城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成語文化產業開發基地、成語文化教育基地、成語文化旅游勝地。
成語典故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尊重典籍,尊重歷史,才是對成語文化最好的弘揚。這就要求今人在演繹時,不曲解,不生造,不浮滑,講好歷史典故,講好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山西故事,傳播好其中的正能量。
成語有著漢語之美,又有著故事之美,雖古老卻極富張力,讓成語這樣的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會是一件趣事,也會是一件雅事。如何讓人身臨其境,易于參與,而又不落俗套,這挑戰著人們的創新與智慧。如今名聲大噪的華陰老腔就是因為融入話劇、搖滾等多種現代藝術形式中,才被人們所熟知,重新找回了傳統藝術的自信。
活起來,才能活下去,文化遺產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它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與這個時代的人共舞共鳴,才能與未來共享共榮。但是,同樣不能急功近利,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本真。
成語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成語之鄉,發揚光大成語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打造區域特色文化、發展特色旅游中,也是切中肯綮。我們期待一個生動優雅的成語之鄉漸漸成為地方的名片,成為一個游人慕名而去的地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