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供需格局
天然橡膠的產量受種植面積、單產、割膠經濟性、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球范圍來看,天然橡膠主要產區在東南亞國家,需求地主要在亞太地區。2010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為1 042.8萬t,消費量為1 080.6萬t,供需短缺37.8萬t;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為1 160萬t,消費量為1 250萬t,供需短缺90萬t;天然橡膠產量年平均增長率為3.15 %,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76 %。橡膠的需求主要在輪胎生產,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等地的輪胎產能占據全球總產能的50 %左右,這幾個地區人口密度大,對乳膠制品的需求也較大。
2 主產國的生產和進出口情況
天然橡膠的主產國主要有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印度、越南和中國,這幾個國家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4 %。下面分別看下這幾個國家的產量、進出口和需求情況。
產量方面,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天然橡膠產量最大的國家,2016年泰國產量為450萬t,印度尼西亞產量為315.7萬t。這兩個國家的消費量都較少,大部分橡膠用來出口,自己的需求量僅占總產量的10 %~20 %。
馬來西亞、印度、中國和越南四個國家的產膠量排在全球第二梯隊,越南的產量增速較快,最近幾年趕超印度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產量2016年為65.7萬t,馬來西亞最近幾年的橡膠產量處于下滑期,需求一部分是由進口來填補缺口,2016年馬來西亞的橡膠進口量達到86.6萬t。馬來西亞橡膠70 %的需求集中在乳膠手套的生產。越南的橡膠產量維持國內需求和出口。印度和中國是產膠國中的主要進口國,由于人口多,輪胎和汽車產業橡膠需求大,印度和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40 %和80 %。中國的橡膠主要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進口,2016年從泰國進口橡膠量達到256.4萬t。所以,泰國橡膠產區的價格、天氣、泰國政府對橡膠的出口政策及對農民的貼補政策都對橡膠市場有較大的影響。
IRSG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預計為1 385.5萬t,同比增長5.6 %;亞太地區產量增長5.3 %,其中,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產量分別為446.4萬t、304萬t、113萬t和88.8萬t,同比分別增長2.9 %、3.1 %、12.4 %和-0.6 %。中國產量為118.9萬t,同比增長9.2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7年非洲、南美洲地區的產量分別為67.1萬t和36.4萬t,同比分別增長11.5 %和4.3 %。
3 下游消費
天然橡膠的需求主要為輪胎、橡膠制品、乳膠制品等,輪胎占據橡膠需求的70 %左右。全球汽車工業經過2000~2010年的快速發展之后進入低速平穩發展期,但在千人汽車保有量相對較低的國家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全球汽車產量2016年達到9.4億輛,增速達4.7 %,相比2015年增速提升,主要受益于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歐洲汽車市場的回暖。全球汽車的主要生產國有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中國的汽車產量持續高速增長,歐美市場相對穩定,日本和韓國市場呈現高位回落后企穩走勢。
2016年全球輪胎產能達到4.4億條,輪胎產能增速為4 %,根據彭博數據,估計2017年全球輪胎產能將達到4.6億條,增速為4.6 %。全球范圍來看,輪胎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北美和西歐,國家上來看,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德國是主要的輪胎產地和需求地,這幾個國家的汽車產量也位居前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2016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共計94 697萬條,累計同比增加8.6 %。子午線輪胎累計產量68 643萬條。中國輪胎產量的近50 %用來出口,2016年共計出口46 848萬條,出口量增長5.4 %。
全球的天然橡膠生產集中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印度、越南,輪胎生產集中在中國、北美、西歐、日本和韓國,因此天然橡膠的物流貿易基本是從東南亞運往中國、美國和西歐,同時中國的輪胎又主要出口到美國、墨西哥、英國、澳大利亞、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加拿大。汽車消費和輪胎消費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和人口集中的區域,如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天然橡膠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物流呈現以東南亞為輻射地,以原材料或成品的形式向世界各地輸送的格局。
4 下半年價格展望
2017年上半年,上期所橡膠期貨在2月中旬出現最高價格22 000元/t,之后步步下跌,最低下跌至12 215元/t一線,下跌幅度和速度都較快。下跌的原因主要有流動性收緊、PMI見頂、輪胎庫存累積、合成橡膠價格大跌、天然橡膠庫存累積等。從2017年6月初達到低點12 200元/t附近后,最近一個多月都在12 200~13 500元/t低位振蕩,已經三次探到低位12 200~12 500元/t,短期呈現上漲走勢。橡膠走勢比較膠著,上漲和下跌都呈現快拉急跌走勢,而波動區間較前期大幅縮窄。
下面我們分析近期天然橡膠的供需面。下半年橡膠進入供給旺季。首先,2017年橡膠總開割面積相比2016年增加4.69 %至917萬hm2。ANRPC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預計增加5.5 %至1 275.6萬t。其次,橡膠生產有一定的季節性,從6月開始不斷增加,10月達到最高點,高產持續到次年1月。過去5年從7月開始主產國的平均月產量會達到95萬~104萬t,2017年1~6月橡膠月產量平均數值在72萬t~96萬t,從季節性來看下半年橡膠供給端的壓力會比上半年增加10 %左右。ANRPC報告顯示,2017年1~6月,全球(含非ANRPC國家)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增長5.8 %至572.9萬t。
天然橡膠在輪胎生產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全鋼胎和半鋼胎,其中汽車配套需求占據25 %,重卡和卡客車替換需求占據75 %。
從汽車產量和貨運需求來看,2017年1~5月,中國汽車產量共1 135萬輛,累計同比增加15 %;1~5月中國汽車銷量共1 118萬輛,累計同比增加4.1 %,汽車產銷增速下滑。1~5月重卡產量47.6萬輛,銷量48.6萬輛,分別累計同比增加68.7 %和73.4 %。
2017年國外的汽車生產市場表現一般,1~5月美國汽車產量累計同比減少3.2 %;歐洲機動車注冊量累計同比增加2.2 %;日本汽車銷量同比去年增加8.4 %,日本汽車產銷經過幾年的回落逐漸回暖。整體上中國汽車產量存量不錯,增量降速,美國汽車產量降低,歐洲和日本汽車市場表現不錯。
天然橡膠中下游庫存累積,反彈高度有限。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在上半年大幅增加,從10.6萬t升至27.8萬t。輪胎經銷商庫存從春節過后一直保持高位,輪胎企業經歷了被動增庫存和主動減庫存等過程,輪胎企業經營不佳。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較高,預警指數處于警戒線之上。汽車經銷商庫存為133.6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4.78 %。
運輸方面,公路貨運量和公路貨運周轉量累計同比增速仍在回升,5月公路貨運量和公路貨物周轉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9.3 %和8.7 %,相比去年均有提高,貨物運輸略有好轉。
宏觀面來看,貨幣增速同比不斷下滑,金融去杠桿仍在進行,美國加息和縮表預期存在,流動性緊縮對商品的影響偏負面。
近期橡膠市場上利多利空膠著,利多因素:一是宏觀預期好轉;二是下半年汽車產銷旺季;三是橡膠大幅下跌反映輪胎庫存較高和橡膠庫存增加等利空;四是技術面多次探低而未創新低;五是天氣變熱輪胎替換需求有望好轉,貨運有所好轉。
利空因素:一是美國加息和縮表預期存在;二是橡膠進入生產旺季;三是青島保稅區庫存高位,同時上期所倉單壓力較大;四是汽車和重卡產銷環比下降,汽車經銷庫存較高;五是輪胎企業開工率偏低。
從上述因素來看利多利空的理由均較充分,因此,我們認為在7月或8月中旬前利多因素中的一、四、五條會發揮主要作用,未來價格區間有所抬高后將會反應利空因素中的一、二、四等,未來天然橡膠將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反彈高度關注14 200元/t壓力位。
(文章來源:和訊,2017-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