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王紅艷
加強黨員的管理、監督、教育和服務,這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相比黨員管理、監督和教育工作而言,一些地方的黨員服務工作尚存在定位不準確、思路不清晰、實際操作缺舉措等問題,影響了黨員內在動力的有效激發和先鋒模范作用的應有發揮,是當前基層黨建工作亟需破解的重要難題。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必須補齊“服務黨員”這塊短板。
1.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生活關心少新意。關心對象少新意,多數基層黨組織只是以高齡黨員和特困黨員為關心對象;關心時點少新意,多數基層黨組織只是在節日采取行動;關心方式少新意,多數基層黨組織選擇的只是走訪慰問。在黨員流動高頻化、黨員需求多樣化、社會高度風險化等背景下,這些做法沒有及時跟上經濟社會變化和黨員需求的變化,既不能切實滿足廣大基層黨員的實際需求,也不能充分表達和傳遞基層黨組織的溫暖與關懷。
二是學習關心欠賬多。一些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主要存在“兩低三缺三難”問題。“兩低”指的是專業化水平低、系統化水平低,“以會代課”現象比較突出,教育內容設計比較隨意?!叭薄敝傅氖侨睅熧Y、缺場所、缺課程??h(市、區)級黨校一般只有十多名專業教師和十來間教室,鄉鎮、企業黨校一般只是掛了牌子而沒有專門場所更沒有專業教師,能夠滿足基層黨員需求的專門教材更是嚴重匱乏。“三難”指的是教育培訓難覆蓋以及教育培訓內容難記住、難運用。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基層黨員教育培訓質量,直接限制了基層黨員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極大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實際權威性、號召力和戰斗力。
三是工作關心不精準。一些基層黨組織在關心黨員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有的缺乏關心黨員工作的意識,有的缺乏為黨員打造和提供發揮作用恰當平臺的意識,有的“只管部署任務不管工作指導”或只管“摘果”不管“栽培”,有的對不同類型不同特點黨員進行統一要求和不加區別的考核。這些問題使得廣大基層黨員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以及黨員的活力、能力和動力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和運用。
四是思想關心缺實招。一些基層黨組織在關心黨員思想工作方面缺乏了解和把握黨員思想動態的有效舉措和機制,“三會一課”“談心談話制度”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這種情況,一方面,導致黨組織不能準確掌握黨員隊伍思想動態,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黨員思想上存在的錯誤傾向;另一方面,導致黨員的真實思想和深層困惑不能在黨內得到充分表達,繼而導致黨員對黨組織產生隔膜感、疏離感,甚至出現“找教堂”“進佛堂”等情形。
2.導致“短板”形成的認識偏向。服務黨員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與對服務黨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清有著直接的關系。改變當前這種局面,需要糾正以下三種偏向,進一步明確服務黨員工作的科學定位。
一是“服務黨員工作可有可無”的偏向。導致這種偏向的原因在于不懂得服務黨員工作之于黨建整體工作的價值意義。黨員管理、監督、教育和服務共同形構了一套完整的實現黨組織預期目標的耦合機制,如若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影響黨組織預期目標的順利圓滿實現。此外,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一定程度上源自黨員對黨及其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向心力。而培育、鞏固和提高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向心力,離不開貼心到位的服務黨員工作。缺乏服務黨員意識的黨組織,往往缺乏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陷入“黨員不應享受服務”的誤區。導致這種偏向的原因在于將開展服務黨員工作與為黨員提供特權享受混為一談。開展服務黨員工作指的是從生活、學習、工作和思想方面關心黨員,充分尊重黨員作為各類不同主體的主體地位,全面落實黨員各項基本權利,更好增強廣大基層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綜合能力,而不是為黨員提供特權享受。
三是不知如何開展服務黨員工作的迷惘。導致迷惘的原因在于不清楚服務黨員工作的特點。應重點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黨員,同時也可以從服務入手開展加強和優化黨員管理、教育乃至監督等各項工作,將服務意識貫穿到黨建各項工作當中去。
3.提高服務黨員工作科學化水平。一是關心黨員要創新方式方法。基層黨組織要建立面向所有黨員的政治思想生活服務機制,不能將某個黨員或某些黨員拒之門外,確保每一個黨員在政治、思想、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有地訴說”“有手可拉”。
二是基層黨組織要建立黨員全參與的服務機制。關心黨員,不僅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更是全體黨員的責任。黨員之間互相關心,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組織氛圍,有利于建立親切的同志關系,有利于化解矛盾,提升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和信任感。黨組織除了給予關心對象資金上的救濟之外,還要給予政治上、思想上、心理上的關懷以及解困思路和辦法的支持。
三是學習關心要適應黨員需求結構的變化。黨員的學習場所、集體學習團組、時間安排,應當在堅持便利黨員的前提下進行靈活設計,不應拘泥于正式的場所、固定的支部成員、統一的時間。例如,青海省西寧市嘗試在社區內建設“家庭黨校”,按照就近原則將每個社區范圍內關系在地黨員劃分為若干黨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合適”的黨員家庭作為該片區黨小組黨員集中學習的固定地點。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把“支部建在值上”,方便支部組織集體活動;檢修公司考慮到檢修崗黨員在兩千多公里流域上的各電站流動工作的特點,打造了“智慧黨建”數字平臺,開發了“三會一課”“道德講堂”等學習欄目,確保全體黨員都能及時參加教育培訓活動。
四是黨員學習的內容,應當考慮黨員的知識水平和思想實際,使黨的主張真正入腦入心和落地踐行。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嘗試創建了一個“微黨校”基層黨員教育培訓體系:一是以基層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為基礎,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將區域范圍內的各種活動場所整合起來建立“微黨?!?;二是將縣委黨校教師、學校教師、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等整合起來建立“微黨?!睅熧Y庫;三是由縣委黨校牽頭成立“微黨校”課程開發組,有組織有規劃地開發“黨性+”系列課程。
五是工作關心要科學劃分責任和給予恰當激勵?;鶎狱h組織應當了解黨員的能力特點和資源優勢,為他們發揮作用設計類型化的和精細化的履職平臺,有效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如湖南省平江縣黨員百分制分類量化管理制度和青海省海晏縣金灘鄉東達村好事壞事計分制度。前者按照“因類而異”和“各司其職”原則,在全縣農村黨組織中,以支部為單位,根據職業特點和身體狀況等條件將黨員劃分為在職黨員、無職黨員、流動黨員以及榮譽黨員四種類型,并從“支持村級工作”“搞好家庭教育”“遵紀守法”“承諾兌現”四個方面對每類黨員提出不同標準的要求。后者按照“良莠有別”和“獎懲分明”的原則,每年根據黨員所做好事壞事情況進行加減分數和開展優劣評比。
六是思想關心要“治未病”。一方面,繼續做好常規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和談心談話制度,使之真正成為有效掌握黨員思想動態的常態化、規范化的暢通管道;另一方面,抓緊抓好“微小問題黨員”的思想關心工作,防止“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王馬社區推行了包括“黨員思想波動必到”在內的黨組織“六必到”制度,明確規定“社區黨員有思想情緒波動的,樓道黨支部書記要帶頭做好疏導教育工作”。浙江省浦江縣鄭家塢鎮黨委組建一個“黨校支部”(也稱“整轉支部”),專門負責“微小問題黨員”的整轉工作,構建“9+1”的思想幫扶模式,由9名鎮機關黨員干部合力幫扶一名“微小問題黨員”。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endprint